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1 .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403月,中共中央关于政权建设问题的党内指示中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权,“在人员分配上应规定共产党占三分之一、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是中间分子占三分之一。”其中,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和贫农,非党进步分子代表小资产阶级,中间分子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陕甘宁边区政权是一个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

——窦红莉《试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创新》

材料二   毛泽东指出: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19477月至9月,刘少奇在西柏坡主持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敌后抗日根据地民主建设的措施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共的土地政策在解放战争时期出现的新变化,并分析该时期中共开展土地改革运动的原因。
2 . 1941年,毛泽东鼓励党内同志加强对中国史的学习,为响应这一要求,《中国通史简编》在延安出版,其主旨在于“组成一部简明扼要的,通俗易懂的中国通史。”这一做法(     
A.适应当时民族解放的需要B.扩大了边区政府阶级基础
C.旨在促进传统文化的复兴D.意在揭露统治阶级的罪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38年6月,陕甘宁边区银行发行了“边币”,作为国民党“法币”的辅币流通于边区境内,以满足市场交易时买卖双方找零的需要。“边币”的发行(     
A.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B.动摇了国民党“法币”的地位
C.瓦解了日本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D.维护了抗日根据地的经济运行
4 . 下面的历史照片记录了1943年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给陕甘宁边区政府送匾的珍贵场景。这表明边区政府的举措(     
A.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B.实践了人民民主专政
C.探索了民主政治建设D.推进了土地革命进程
2023-12-0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局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政策主要侧重于宣传抗战救亡思想,揭露围民党的不抵抗阴谋;在全国抗战时期,中共重建党报系统,扩大期刊发行,使更多民众接触到党的政策;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中共完善党的新闻宣传系统,使人们认识到日本必败的前途。据此可知,抗战时期中共新闻政策的调整(     
A.旨在激发敌后抗日热情B.巩固了国共合作的基础
C.适应了战争形势的变化D.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
2023-11-26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24届高三11月联合考试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6 . 1941年通过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中国共产党实施“三三制” (     
A.推动了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B.加强了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建设
C.体现了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D.巩固扩大了抗日民主统一战线
7 . 1944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在《解放日报》上刊发了《边区政府办公厅通知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十九周年》,安排孙中山的相关纪念活动,并借助纪念活动表达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该活动意在(     
A.重新解释新三民主义B.强化中共的领导地位
C.唤醒国民的民族意识D.增强抗战的民族共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20世纪40年代初期,中国史学界关于边疆史地的研究形成热潮。据统计,仅关于边疆史地的期刊就达到180种之多。这一时期的边疆史地研究涉及范围相当广泛,地域涉及西南、西北、东北以及东南(台湾),领域涉及边疆的历史、地理、文化、民族、经济建设和开发。这一史学研究热潮(     
A.使历史研究出现新领域B.有利于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
C.顺应了民族抗战的需要D.实现了边疆史地知识的普及
2023-10-28更新 | 154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考历史试题(A卷)
9 .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较量。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关系并未骤然破裂……经过谈判、政协及其通过的各项决议,为中国的发展展示了一个美好的前景。一度激烈的国共内战在关内基本上停止了,政协为中国提供了这样最可珍惜的宝贵机遇,为中国带来了和平的新气象……战后国内和平的基础是脆弱的,和平已远离中国大地。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1)结合相关史实对材料一中的观点进行解释。
(2)材料二中图一到图二反映了中共土地政策的什么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


     
                                图一、减租减息                         图二、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材料三:有一个谜……曾令斯大林和杜鲁门百思不得其解:从胡宗南攻占延安算起,到蒋介石下野,短短700天,中国历史发生了惊天逆转,为什么看上去很强大的一方瞬间垮掉?而弱小的一方却迅速取胜?

——摘编自邓贤《大转折——决定中国命运的700天》


(3)根据材料三,为什么“弱小的一方却迅速取胜”?
2023-10-26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向明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下表所示为1941年上半年华北地区边区政府颁布的部分措施。这些措施(     
   
A.彰显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意义B.解决了边区的物资匮乏问题
C.顺应了抗战形势发展的需要D.培养了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
2023-10-18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