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2 . 下图所示是反映陕甘宁边区生活面貌的木刻版画。据此可知,这些木刻版板画
A.鼓励民众提升素养积极抗战B.倡导军民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C.宣传军民合作共同保家卫国D.折射出政府注重生产保障民生
2021-05-03更新 | 375次组卷 | 14卷引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3 . 20世纪40年代初,日本华北方面军认为剿灭中共武装短期内难以做到,因为“居民对有关八路军的情况,均不轻易出口”,侦察谍报网在群众中巧妙地扎下了根,很快就会侦悉日军的动向,立即采取回避转移行动。这反映了
A.华北战场日军处于劣势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扩大
C.敌后战场成为主要战场D.全民抗战发挥实际成效
4 . 据统计,1938年-1944年,陕甘宁边区政府举办了四届大型工农业生产展览会,每届都要评定展品等级并给予奖励,一般还要邀请有经验的人介绍自己的经验和体会。边区政府这种做法
A.有利于巩固工农革命政权B.有利于缓和边区的阶级矛盾
C.开创了中国博览文化先河D.适应了民族革命战争的需要
5 . 1939年,陕甘宁边区政府规定“凡属边区农民,无论男女老少,只要赞成并能遵守本社一切规定者,均得加入本社为社员”,这一规定将贫困人口完全纳入了互助社组织,使人民树立起积极参加生产、努力脱贫的意识。当时边区政府成立互助社的直接目的是
A.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B.配合根据地的土地改革
C.废除农村土地私有制D.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6 . 1941年,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中说,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最广大的人民是中间阶级。如果不顾及中间阶级的利益,不尊重中间阶级的参政权利,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是不可能的。此文意在
A.缓和与国民党之间的矛盾B.动员人民群众积极反蒋
C.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初步建立基层民主制度
7 . 百团大战的胜利振奋了全国抗战军民,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心。这次战役的直接指挥者是
A.毛泽东B.周恩来C.朱德D.彭德怀
8 .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以“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其他党派的真诚合作,抗日民主政府的各级领导均由参议会选举、罢免,并对参议会负责,由此可以看出
A.参议会是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最高权力机关
B.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政权缺少监督机构
C.陕甘宁边区政府是多党派的联合政权
D.陕甘宁政府是全国抗战的最高领导机构
2019-10-1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1938年初,中国共产党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它
A.是八路军正面战场的战区之一B.壮大了新四军的力量
C.是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D.是敌后战场的组成部分
2019-06-08更新 | 3396次组卷 | 38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包钢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
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D.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
2018-06-09更新 | 10427次组卷 | 123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第四中学分校2021-2022学年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