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如图为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推行的“三三制”的示意图。据此可知(     
A.革命统一战线逐渐得到巩固B.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探索民主政权建设
C.三类人士代表共同阶级利益D.党外进步人士被团结进民国中央政府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图为抗战时期山东曹州木版新年画——抗战门神。该年画改变了传统门神的形象,战斗英雄和劳动英雄取代了秦叔宝和尉迟恭。据此可知,抗战时期的新年画创作(     
A.强调了国共合作与持久抗战的重要B.体现了民间艺术与政治宣传的结合
C.得益于军民合作与战略反攻的实现D.达到了破除迷信与思想启蒙的目的
2023-03-24更新 | 347次组卷 | 8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图是1933年和1938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主要成分比例情况。这一变化(     

1933年中共党主要成分比例1938年中共党主要成分比例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开展B.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促使国共两党走向合作D.表明党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4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71944年陕甘宁边区粮食产量统计表       单位:万石

年份19371938193819401941194219431944
粮食产量11161221175415261456148418121817
增长指数1001094157213671305133016241628

——摘编自黄正林《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粮食问题研究》

材料二   1952年下半年开始,全国许多地区出现抢购粮食的现象,这种粮食紧缺的态势一直延续到1953年上半年。同年10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20世纪5070年代,农民种粮靠计划、粮源靠统购、消费靠统销、余缺靠调拨、供应凭票证,国家力争实现粮食供需平衡。

——摘编自毛佳《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安全财政政策的演进及其当代启示》等

材料三     种子是农业产业链中的源头,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种子需求国,但世界绝大多数种子供应已被美、法、德等西方国家种业公司垄断。1989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颁布,对种子选育和审定、种子生产等方面做了具体规定。到1994年,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已经提高到32%。目前,相比于国外,我国具有独立研发能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仍然不多,提高种子的科技含量及育种水平是当下农业科研最主要的任务。

     ——摘编自徐豪《种子安全,才有粮食安全》等


(1)概括材料一中陕甘宁边区粮食产量变化的总趋势,并结合史实分析其原因。
(2)分析材料二中国家粮食政策实施的历史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确保粮食安全做法的认识。
5 . 军事作战中弹药是必不可少的,如表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弹药来源与消耗情况。下述变化(        
时间主要途径消耗情况
1937~1939年购买、缴获和国民政府发给弹药获取大于消耗,有大批积存
1940~1942年缴获、自造和购买弹药积存锐减
1943~1945年自造、缴获和购买获取逐渐多于消耗
A.说明根据地经济形势的持续好转B.缘于革命统一战线日益扩大
C.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D.深受政治和军事形势的影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主政权建设是抗日根据地建设首要的、根本的任务。中国共产党提出,根据地政权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边区(省)、县参议会既是民意机关,也是立法机关......抗日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这样做,可以容纳各方面的代表,团结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各阶级、阶层。抗日民主政权普遍采用民主集中制,各级抗日民主政权机构的领导人都经过人民选举产生。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材料二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所建立的国家,同一切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一样,是人类历史上最民主、最有效率、最巩固的国家......要知道:无产阶级专政不但需要无产阶级对于国家机关的坚强领导,而且需要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对于国家机关的积极参加,二者缺一不可。无产阶级只有同广大的可以接受社会主义的群众结成联盟,才能形成最大多数人对于反动阶级的专政,才能实现社会主义,这难道不是异常清楚的道理吗?......无产阶级专政总是一定形式的阶级联盟,这一点是无可怀疑的。工农联盟是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础。

——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1956年9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过渡时期民主建设的主要成就。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民主建设的共同之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41年,中国共产党指出:“针对着敌人企图吸收法币,收括现银,滥发伪币的金融政策,政府银行应发行地方货币并确定为当地唯一通行的货币本位,以便打击伪钞,保护法币,阻止现银与法币流入敌区。”这在当时(     
A.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形成B.有利于发展抗日根据地的经济
C.保障了双减双交政策开展D.间接加速了国统区经济的崩溃
8 . 陕甘宁边区政府提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A.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转型B.适应了民族战争形势的需要
C.促进了国民革命的顺利发展D.巩固了土地革命的社会基础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八七会议后,革命应该走什么道路,成为摆在党面前的根本性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通过首先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而必须首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积蓄革命力量,在条件成熟时夺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等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简史》的目录节选。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投身大革命的洪流
第二章   掀起土地革命的意义
第三章   ……(A)
第四章   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国性胜利
第五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曲折发展
第七章   ……(B)
第八章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选择的革命道路,并简述其意义。
(2)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在A、B中任选其一,编写一个章节标题,并说明理由。
10 .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时代产生了不同的革命精神。你认为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五四精神②延安精神③井冈山精神④长征精神
A.①③④②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①④②③
2023-02-06更新 | 81次组卷 | 64卷引用:2015-2016学年吉林松原油田高中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