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陕甘宁边区民主政府实行奖励和扶持移民、难民的政策。从1937年到1942年夏,仅由于移民、难民开垦荒地而增加的耕地面积达200万亩以上。在边区,“平时一无所有的移民,一年后就可打下生产基础,两年即成为自耕农,三年以后即成为中农”。该政策的实施(     
A.增强了民族战争的社会力量B.突破了国民政府的军事封锁
C.推动了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D.改变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
2023-01-29更新 | 423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高三下学期2月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2 . 抗战期间,在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实行了“三三制”原则。具体指:共产党员、党外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中国共产党制定这一制度是基于(     
A.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B.加快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C.反对国民党一党专制D.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40年3月,中共中央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华中等地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是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该政权工作人员中,实行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政权制度。由此可知,抗日民主政权建设(     
A.废除了农村的封建剥削制度B.有利于全民族的团结抗战
C.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D.奠定了抗战胜利的物质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44 年,中国共产党颁布的《苏中区改善农业雇工生活暂行条例草案》中规定,在雇主家做工15 年以上的长工,解约时如果体力未衰老者,雇主应给予3 年的生活费,已经衰老的应给予养老费。这表明(     
A.中共探索发展社会保障B.养老制度的建立利于抗战
C.苏中区发展了资本主义D.政府重点关注低收入群体
2023-01-16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45年7月,一位民主人士对自己的延安之行深有感触:他们(中国共产党)知道贫农的要求,(贫农)不一定在乎自有其田,只在乎有田可耕,下是减轻租额;他们知道贫民要求有钱可借,于是不禁止债主放债,但严定减租保息。这可以印证,延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     

A.抛弃了“耕者有其田”的纲领B.实事求是地调整了土地政策
C.鼓励民主党派人士建言献策D.肯定并保障地主的民主权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37年10月,八路军分赴山西、河北、察哈尔等地,在当地建立战地动员委员会、抗日救国会等抗日组织,武装群众,扩充军队。中国共产党旨在(     
A.有效贯彻全面抗战的路线B.消除各阶级之间政治分歧
C.推动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D.增强国民党军队抗日力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表为陕甘宁边区庆阳、合水、镇原等地17个乡432家佃户减租情况统计表,材料体现的政策(     
时间减租(石)
1939年405
1942年150
1943年131

(数据来源于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毛泽东思想年编》)
A.实现了“耕者有其田”B.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D.体现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这次奇袭完全出乎我军意料之外,损失甚大,需要相当的时日和巨额经费才能恢复”,日本华北方面军决定,“以治安第一为基调”、“一切施策均集中于剿灭中共势力”。此后(     
A.抗战很快迎来伟大的胜利B.敌后战场成为全国主战场
C.日本不再大规模军事进攻D.国民党放弃消极抗战政策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至迟在汉武帝时期,汉代就已设立掌管民间俗乐的“乐府令”。根据《汉书. 艺文志》:“自孝武设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 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乐府机关汇集了大量的民歌和贵族、文人的创作,并加以分类编排予以演唱。从数量来看,仅仅是西汉时期,《汉书.艺文志》巳著录28家314篇。东汉乐府史籍不载,当也不在少数。从作者看,汉乐府包括贵族创作、文人创作和民歌三个部分。贵族和文人创作多是歌功颂德,文学价值不高,两汉乐府的精华在民歌。

——摘编自罗宗强、陈宏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

材料二   1937-1945年期间,抗日根据地的文学得到很大发展。特别是1942 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文艺的工农兵方向,强调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之后,新的主题、新的人物涌进了文艺领域,根据地的文学在“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中起了积极作用。1942 年之后,根据地的文学在工农兵文艺方向的指引下,大放异彩,佳作迭出。如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都是其中的佳作.

——摘编自吴宏聪、范伯群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新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例如《乔厂长上任记》为代表以改革创新为主题的改革文学;以贾平凹《高兴》为代表的关于农民工进城的文学书写。而徐则臣的《王城如海》,则设计了一个以世界、全球化为叙述空间背景的新故事.新时期文学在不断向外开放、学习各种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同时,发起了“寻根文学” 的文学思潮,来重建当代文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血脉关系,为当代文学发展提供深厚的文化土壤和精神滋养。

——摘编 自张丽军《改革开放与新时期中国文学四十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乐府诗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根据地文学的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后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背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2022-08-20更新 | 2762次组卷 | 194卷引用:吉林省舒兰市第一高级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