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图2、图3、图4分别为中共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旗帜、臂章和胸章。


   
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紧扣图1至图4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逻辑线索,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阐述清晰)
2023-10-12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1940年,中共中央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中明确规定,实行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政权的原则。凡年满18岁的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党派、文化程度,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些规定(     
A.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创造了有利条件
B.削弱了国民政府在抗战区的力量
C.反映出中共开始重视民众在抗战中的作用
D.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2023-09-25更新 | 571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普高联谊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1942年7月7日,《晋察冀画报》创刊号在平山县碾盘沟出版,刊载新闻一照片150余幅,中英文对照说明,全面反映了晋察冀边区抗战5年来的战斗和生活。下图为《晋察冀画报》中的部分报道。这些报道(     
A.推动了全民族抗战的实现B.适应了中国民族战争形势的需要
C.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气焰D.表明中共重视根据地文化的建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44年6月9日,包括英、美等国记者在内的外国记者团抵达延安,展开了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的访问。陕甘宁边区军民体现出的高尚精神,得到了记者团的高度赞扬,稍后美军也组成了观察组访问延安。这次访问(     
A.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B.推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
C.加深世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D.促成美国与中国的军事合作
2023-09-17更新 | 246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龙媒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023·辽宁·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1939年6月,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除积极加紧生产以谋自给外”,各机关部队和所有公营企业的收支“不得于未报解中财经部以前,自行开支”,并“想各种办法节省”。此举旨在(     
A.促进军民团结B.完善财经制度C.巩固苏区政权D.坚持长期抗战
2023-09-15更新 | 2765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下图所示事件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这一事件(     

A.推动了国民革命的胜利B.彰显了国共合作的成果
C.践行了人民战争的路线D.促进了抗战重心的转移
2023-09-15更新 | 94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中国近现代史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近代意义上的妇女解放运动开始于戊戌变法时期。甲午战争后,伴随妇女的逐渐觉醒,妇女解放作为变法图强的一部分,将矛头指向封建陋习。不缠足运动引起国人的思考,废除缠足成为女性解放的一个重要标志。维新派在戊戌变法时期提出的废缠足、兴女学这两项措施,拉开了近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序幕,促进了社会变革。戊戌变法时期妇女解放运动是由男性倡导发起的,各种妇女解放的问题是由男性提出的,女性成为男性的跟随者。

——摘编自张晓宇《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妇女解放运动的历程与启示》

材料二   1939年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提案写道:“不发动占全国人口之半的妇女群众参加到抗战中来,最后胜利是困难的。”抗日民主政府通过多方途径力求解除妇女身上的封建束缚。一是确立了以生产为中心的妇女运动方针,明确提出组织妇女参加生产是各根据地妇女工作的新方向。二是在争取抗战民主自由的过程中反对一切封建束缚与压迫,在组织妇女参与民族民主革命中全面推进妇女各项权益等。三是建立妇女解放制度。重视制度建设是这一阶段妇女解放的重要经验。抗日根据地颁布了《陕甘宁边区禁止妇女缠足条例》《提高妇女政治.经济、文化地位案》等法律法规,提高了妇女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

——摘编自马蕾《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妇女解放的历史性飞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戊戌变法期间妇女解放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根据地开展妇女解放运动的意义。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911月,国民党召开五届六中全会,决定“军事限共”,并开始制造事端。陕甘宁边区处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民党的包围中,中共为了克服重重困难,巩固边区和鼓励各阶层人民抗战,提出了若干抗战政策,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政策即为“三三制”。“三三制”政权的特点表现在人员分配方面,规定了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以及中间派分别占三分之一,是抗日战争时期统一战线的具体形式。

——摘编自杨明《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延属分区基层民主建设研究》

材料二   解放战争时期,毛主席十分重视农村基层的民主建设。他指出,“在一切工作中,命令主义是错误的,违反了群众的自愿原则”。他还提出了要由下而上地展开整党工作,要把党的正确制度、正确作风建立起来,提升党的形象和改变党的面貌,重点是净化基层党组织。他还发现“有些领导机关,个人包办和个人解决重要问题的习气甚为浓厚。重要问题的解决不是由党委会议做决定,而是由个人做决定,党委委员形同虚设”,这一现象对基层党组织的民主建设危害最大。在反奸清算的斗争中,他认为对人民并无好处且为广大群众所极端痛恨的恶霸分子应该予以严厉惩处,这样才能为解放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扫清障碍,建立良好的民主秩序。在土地改革运动中,他指出必须坚持贫雇农团的领导,这样才能赋予广大的贫农雇农以政治经济权利。

——摘编自赵新波《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农村基层民主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三制”政策提出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农村基层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全面抗战时期及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基层民主建设的历史经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晋察冀边区在1940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当年反击日军春季扫荡活动中,农民积极踊跃地支援前线,全力配合主力军作战。据统计,当时17个县参战的农民多达2万人,配合作战达33次,袭扰敌人达287次,破坏敌占区交通20千米以上。据此可知,这一现象(   
A.有利于统一战线的形成B.受益于土地政策的演变
C.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D.配合了正面战场的斗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去完成后一个革命,想要“毕其功于一役”是不可能的。这一思想(       
A.揭示了抗战胜利的根本力量B.为中国民主革命指明了方向
C.旨在于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D.开启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