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的英国,中产阶级财富急剧上升,妇女的思想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女权主义思想感染下,面对妇女无权的社会现实,中产阶级妇女自我意识逐步觉醒,并广泛参与到当时的女权运动中。作为中产阶级的知识女性,她们大多受过教育,对英国自由主义的传统了解较深,广泛参与19世纪的激进运动则使她们积累了许多政治斗争的经验,获得了最初的政治参与经验,许多中产阶级妇女和她们的女儿都成了妇女运动的先驱者和积极分子。19世纪的英国,中产阶级妇女在为全体女性争取婚姻生活权、工作权、受教育权和财产权斗争中充当着主角。她们的维权和参政活动改善了妇女自身的生活和精神面貌,重塑了妇女在资本主义公共领域中的角色定位,建构了妇女自我意识觉醒发展的新内涵,并由此推动了英国民主化进程。

——摘编自杨帆《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妇女维权与参政活动的背景和影响》

材料二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动员一切力量支援抗战,倡导形成妇女抗日统一战线。山东省妇女救国联合总会成立后,便积极动员和组织根据地妇女群众。山东妇救总会开展妇女工作,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策略。在妇女生产运动中,通过建立纺织合作社、设立妇女工厂、开设纺织局和奖励劳动模范等形式开展工作。在开展妇女教育工作中,能够通过冬学、识字班、夜校、农村俱乐部等方式动员妇女,实现女性的解放。山东妇救总会是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建立的,只要有根据地,就要将妇女联合起来建立妇救会,妇救会由我党的妇女干部领导。在动员妇女参加生产、慰劳部队、除奸反顽等方面做出了大量贡献,这些都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摘编自张晓琳《抗战时期山东省妇女救国联合总会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妇女维权与参政活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时期山东省妇女救国联合总会的特点和贡献。
2024-04-19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44年,苏北财委成立各级工商管理局,规定“直接的军用品及自给不足之物产暨足以影响民生之物产均应禁止出口”,为根据地“军事上或工业必须之用品又为敌人所禁止者”则免税入口;还采取了以物易物的办法,鼓励商人搞活根据地与敌占区的物资流通。这一做法(     
A.全面破坏日本“以战养战”部署B.使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C.创新了农村革命根据地斗争形式D.表明中共经济政策具有灵活性
2024-03-28更新 | 110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3 . 日本随军记者藤原彰曾记述道,“如果看到日军拥有优势兵力,八路军就回避;发现日军处于劣势时,就预设埋伏,全歼日本士兵,然后夺走他们的所有武器装备。”后来他总结说,不论日军如何在冀中地区实施无人区计划,八路军都是无法被消灭的。藤原彰的记述和总结(     
A.体现出中国国民党采取消极抗日策略B.反映出日军侵华手段极端残忍
C.印证了敌后战场战略战术的灵活有效D.旨在揭示中国民众的英勇无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41年5月,《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在尊重中国主权与遵守政府法令法律原则下,允许任何外国人到边区游历、参加抗日工作,或在边区进行实业、文化与宗教活动。”这一规定(       

A.旨在建立抗日民主政权B.丰富了统一战线的内涵
C.响应了国民党对外政策D.扭转了敌后抗战的困境
2024-03-21更新 | 123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44年,中国共产党的部队规模已从抗战初期的不足5万人发展到了60万人,1945年春则发展到90余万人,根据地已遍及敌后10余省近亿人口,党组织也由抗战初的2万余人一举扩展到了121万人。抗战期间,中共力量不断成长主要得益于(     
A.苏联及共产国际的支持援助B.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建立
C.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不断发展D.坚持全面抗战方针路线
2024-02-29更新 | 266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参战部队达到100多个团,约20万人,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多次,毙伤日伪军2万多人,取得了重大胜利。该战役是(     
A.百团大战B.太原会战C.武汉会战D.淞沪会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0年以前,在太行抗日根据地,为了牵制日军,我党对敌占区实行了严格的完全管制贸易政策,禁止边区粮食出口,不与敌占区开展贸易。19404月召开的黎城会议上,中共中央北方局确立了“对外统制,对内自由”的经济与贸易政策,“对外统制”是指根据地的出口贸易必须在根据地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有计划地进行,商品的出口必须换回根据地所需的必需品;“对内自由”是指除特别规定的违禁品外,在根据地内允许商品的自由流通。1943年,随着各项政策的日趋完善,根据地在贸易统制的基础上开始利用市场,采取统制与市场相结合的粮食统制政策:“恢复粮食自由集市,根据地内粮食买卖贩运完全自由。”由此,太行区以粮食交易为主的集市贸易开始蓬勃发展。

——摘编自杨建中《太行抗日根据地的粮食统制政策研究》

材料二   1953年是中国进行大规模生产建设的第一年,尽管得到了苏联等国际力量的支援,但要想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仍需在综合考量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开展经济建设,从具体国情来看,1953年,我国市场上多次出现各类日用消费品供不应求的情况,其中粮食领域的消费状况最为严峻。1953年,国家只能完成310亿斤的收购,而统销数量则需要567亿斤。城镇地区的用粮需求也在进一步增加,1953年城镇人口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5765万增加至7725万人。加之自由市场上粮食倒卖、投机倒把等现象频发,严重影响着居民的日常消费。1955825日,国务院通过《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使用暂行办法》。之后,全国第一套粮票正式流通,拉开了长达38年之久的“票证经济”的序幕。

——摘编自高倩《凭票供应制度对居民消费的影响(1953—1978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抗战时期太行抗日根据地粮食政策的演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实行粮票制度的原因。
8 . 1942年7月7日,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出版《晋察冀画报》,以摄影照片的形式展现根据地军民的生活、战斗情况。画报上出现的部队和人物,表示要更勇敢地多打胜仗,而没上画报的部队纷纷以“打胜仗,上画报”“下次战场见,看谁上照片”作为战前动员口号。由此可见,《晋察冀画报》的创办(     
A.提升了共产党员干部素质B.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C.鼓舞了边区军民抗战斗志D.保障了敌后战场的地位
2024-02-26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晋察冀画报》(创办于1942年)是解放区第一本以照片为主的新闻摄影画报。下表是画报中关于战争的摄影报道(部分),据此可知(       

期刊

报道主题

报道图片数量(张)

第一期

坚持华北敌后抗战,保卫晋察冀边区的八路军

30

一千五百万人民在战斗中生活,在战斗中锻炼

11

第二期

摧毁敌伪巢穴,加紧反蚕食斗争

5

血战在大平原上英勇顽强的冀中军民

28

第三期

突破伪满国防线、转战在长城内外的冀东区子弟兵

35

第四期

晋察冀八路军的战斗与胜利

14

狼牙山血火深仇

9

第五期

站在斗争最前线

27

边区兵民配合主力作战

6

控诉!复仇!

5

第六期

主动配合正面作战——晋察冀八路军克复城镇摧毁堡垒

50

A.中共工作重心发生转移B.边区重视新闻舆论建设
C.根据地重视革命与生产D.抗战逐渐走向相持阶段
2024-02-24更新 | 2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中国近现代史
10 . 中国共产党为推进中国民主制度建设进行了不懈努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在共产党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之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94151日)

材料二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建设的原则,并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定的根本政治制度并简析宪法颁布的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共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