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7 道试题
1 . 1942年,“三三制”政权改革的目标是着力控制各级政权中共产党员所占的比例。通过改选或共产党员的自动退出与非党人士的补充等方式,边区大部分县、乡政权在人员结构上实现了“三三制”。这一改革(     
A.加强了中华苏维埃政权建设B.适应了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C.践行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D.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2023-11-26更新 | 73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2 . 1938年8月1日,红军在延安召开抗战动员运动会,在升旗仪式上镰刀斧头与青天白日两面旗共同升起,大会筹委会还勉励将士们“发扬十年来百战百胜之传统,威风横扫倭寇,为民族争光,为国家雪耻。”这次大会的召开(     
A.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企图
B.顺应了抗战形势发展的需要
C.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D.标志着全民族抗战路线形成
2023-11-24更新 | 34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20世纪40年代,广大根据地民众积极响应毛泽东“组织起来,发展生产”的号召,陕西“刘秉温生产方式”得到大力推广;山西根据地涌现出了平顺县李顺达、郭玉恩等人组成的农业生产模范互助组。这一时期的“发展生产运动”表明,抗日根据地(     
A.实行“减租减息”的政策B.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
C.日军进行“三光”大扫荡D.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023-11-22更新 | 260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4 . 下表为抗日战争时期某根据地的财政来源情况。根据表格,可以推知(     
1938年1939年1940年
外援(%)52.7481.8674.0
其他(%)47.2618.1426.0
A.日军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失败B.根据地开展经济建设具有必要性
C.国民党加大对抗日根据地支持D.根据地财政对外援依赖全面扭转
2023-11-21更新 | 95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五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5 . 1941 年1月,美国《租借法案》出台,总统特使劳克林·居里博士于1941 年2、3月间访问重庆后向罗斯福提出了一个详细的访华报告,建议美国加强援助中国继续抗日,促使蒋介石进行经济和政治改革,防止内战。之后,美国较大规模地援助中国。美国对华政策调整(     
A.意在抬举中国,壮大美国势力B.源于中华民族的英勇抗日
C.利于促蒋联共,稳定中国政局D.使中国赢得国际社会尊重
2023-11-20更新 | 11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1月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110日,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少数民族学府——延安民族学院成立了,校址设在延安大砭沟。学院受中共中央西北局领导。学员有陕公民族部及中央党校藏彝青年班共200多人,分别来自四川、贵州、陕西、宁夏、青海、甘肃、绥远、察哈尔和内蒙古东部等地。学员一部分是随红军长征而来,一部分因反抗国民党民族压迫起义而归,一部分曾参加家乡的革命斗争。学期以战争形势、工作需要而灵活掌握,有的1年分配工作,有的3年毕业,有的学了4年。民族学院的教育方针是根据抗战形势与任务,学校的性质、学院的特点以及党对少数民族干部和从事少数民族工作的汉族干部的要求制定的。学院体现出各民族间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大家庭的缩影。建院不久,学员们民主选举成立学生会,协助校方的教学及生活管理。并选举出自己的陕甘宁边区参议员候选人,参加延安地区的竞选。1944716日,民族学院与三边师范、三边地委干部训练班合并成立了三边公学。三边公学民族学院仍保持原建制。冬季,西北局陆续从三边民院调大批干部、学员赴绥蒙及西北民族地区工作。

——摘编自甘旭岚《抗战时期延安民族学院的创立及其变迁》

(1)根据材料,概括延安民族学院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创立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如果让你设计一个延安民族学院的校徽,请写出你的设计方案中的元素并说明理由。
2023-11-1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宏图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抗日根据地内往往有这样的情形: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农救会员,大儿子是工救会员,媳妇是妇救会员,小儿子是青救会员,孙子是儿童团员,在各自岗位上分工合作。这种情形(     
A.得益于土地革命的推行B.反映了妇女地位的提高
C.推动了民族革命的进程D.体现了统一战线的性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20世纪40年代初,陕甘宁边区确定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强调以发展农业为主,协调畜牧业、工业、手工业等生产事业,实行“公私兼顾”、“军民兼顾”,并运用互助合作的形式,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这些政策(     
A.团结了地主阶级联合抗日B.体现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内涵
C.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政策D.战略上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
9 . 1940年4月,共产党的机关报《新华日报》在10天之内对郭沫若、卫聚贤等人在重庆发现汉墓并主持发掘的工作进行了6次报道,而国民党仅以一篇新闻带过。《新华日报》此举旨在(     
A.服务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表明了共产党对考古工作的重视
C.凸显重庆汉墓在考古中的价值D.向世界展示中国考古取得的成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43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召开劳动英雄、模范生产者代表大会,并在报刊上积极宣传这些代表的先进事迹。此举旨在(       
A.巩固革命统一战线B.落实“三三制”原则
C.发展社会主义经济D.稳定边区民主政权
2023-11-13更新 | 72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