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是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对敌作战的数据,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防御阶段

八路军、新四军对敌人作战千余次,歼敌5万多人,牵制了40万侵华日军。

相持阶段

八路军、新四军抗击着侵华日军的64%和伪军的95%以上。

反攻阶段

中国共产党的军队抗击着侵华日军的69%。
A.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B.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C.国民政府抗战的态度较为消极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主导作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39年9月,国民政府公布《战时健全中央金融机构办法》,把原来只办理有限具体业务的四大银行组成的四行联合办事处扩大为四行联合办事总处,简称四联总处。蒋介石自任总处理事会主席,总揽一切事务。四联总处的任务是设计和布局全国金融网,负责法币发行的调度等事宜,总揽战时物资的调剂以及后方贷款。由于银行资金大量被政府占用,没有能力向民族工商业开展存放款业务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1937年10月,陕甘宁边区银行成立。1941年国民党政府停发八路军和新四军军费后,边区银行遂积极主动落实边区政府禁止法币流通,发行边币的法令,截至1944年6月共发行边币38亿元。陕甘宁边区银行还以大量资金支持机关部队开展大生产运动,发放农业贷款和青苗贷款,同时对公营工商业进行投资和贷款。边区银行在抗战时期开展信贷业务的建设过程中,总结了一套金融事业发展的好办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风,围绕生产的业务方针,民办公助的群众路线,事业需要的贷款原则,德才兼备的干部政策。

——摘编自陈争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教程》

材料三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不再兼办工商信贷,并将人民银行的工商信贷部分出来,建立中国工商银行。人民银行主要集中加强信贷资金管理。同时,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国家外汇管理局,统一管理外汇,充分利用国际信贷制度,为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1991年4月,基于卫星通信网的全国电子联行系统开始试运行,这为人民银行更好的执行国家信贷政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1995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首次以国家立法形式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地位。

——摘编自谢川波主编《新中国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制度的变迁》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四联总处”设立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陕甘宁边区银行的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的发展趋势。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现代以来金融建设的认识。
2024-03-03更新 | 265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中共中央指导下,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冀中民运干部学校、蒙藏学校等纷纷建立。这些学校不仅培养了党的抗日干部,开展国防教育和抗战教育活动,还培养军队、妇女、少数民族的抗日干部。这些活动(     
A.旨在粉碎日军的包围和封锁B.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C.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决心D.加强了各阶级的抗日大联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陕甘宁边区于1938年开始抓工业生产,出现兴办公营企业的热潮,到1943年已经发展到82家。边区还扶持合作社工业,到1945年7月,各种合作社发展到253个,社员2920人。到1944年,工农业生产所需工具大部分已能自造。边区工业发展(     
A.巩固了苏维埃政权B.有利于坚持长期抗战
C.推动工作重心转移D.扩大了中共阶级基础
2024-02-2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历史试题
5 . 1942年,法国海军中尉乔治·乌尔曼进入边区,他以亲眼所见证实,“政府本着真正的民主精神”“并为未来的大众代表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的评价最有可能基于(     
A.反“扫荡”斗争胜利B.大生产运动开展
C.“三三制”原则落实D.《论持久战》发表
2024-02-27更新 | 56次组卷 | 3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1-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安徽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为1943年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下辖的太行区对村干部的调整情况。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阶段

项别

赞皇

临城

内邱

元氏

昔东

和东

平东

井陉

调整前

脱离生产的村干部

166

106

48

42

93

45

90

33

调整后

脱离生产的村干部

79

37

25

25

56

34

57

16

A.应对日军囚笼政策B.落实精兵简政原则
C.“三三制”的推行D.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38年3月20日,毛泽东在抗大讲话时指出:“三民主义的第一个口号是民族独立,第二个口号是民权自由,马克思主义与三民主义结合的地方就在这里。所以说今天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就是三民主义者”。这表明(     
A.三民主义是合作抗日的政治基础B.民族战争扩大马克思主义影响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不断完善D.抗日战争推动民族意识的觉醒
8 . 下表为中共在陕甘宁边区实施的部分举措,这些举措的实施(     
时间内容
1939年1月召开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
1941年11月正式通过《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1942年5月召开文艺工作者座谈会,阐明革命文艺为人民服务。
1942年12月开展“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大生产运动。
A.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B.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为国民大革命奠定了社会基础D.促进了“三三制”的贯彻实施
2024-02-23更新 | 29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二)历史试题
9 . 陕甘宁边区除政府直接经营工业外,还推行了新的工业经营政策,如定边新塞工厂、靖边毛织工厂、盐池元华工厂等工厂,在1943年的扩大投资中,公家投资占扩大资金总额的72.73%。当地商人与其他群体的投资则占扩大资金总额的27.27%。这一新政(     
A.有利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B.抵制了官僚资本的扩张
C.践行了“三三制”的基本原则D.调动了民众抗战的热情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关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分别考察的文章、著作已经相当可观了,而把决定20世纪中华民族命运的这两场最重大的“外战”和“内战”联系起来,考察二者的内在联系、二者的历史逻辑分工、二者的组合影响,应说是一个新视角,也是一个极有价值、意趣颇深的课题。

——摘编自金泽《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历史逻辑透视》


根据材料,就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从二者的内在联系角度,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2024-02-20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