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9 道试题
1 . 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年代尺相关史实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都涉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B.都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C.都是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调整D.都推动了基层乡村的发展和建设
2023-10-03更新 | 290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太白中学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纵观中国近代历史,阻挡和压榨中国民族工业的无疑是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商品倾销,但这种状况在一战期间有了缓和的机会,“实业救国”思潮也在此时迅速崛起,同时也出现了规模较大、影响较大的群众性抵制洋货运动,使得外国商品在中国国内市场上严重滞销。民国初年,中国工业产品的增加,除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外,还要满足帝国主义战争的需要。如面粉业和冶铁业,由于帝国主义战争的需要发展得较快,纺织业由于进口的减少也得到较快发展。但一战结束后不久,面粉进出口马上转为入超;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在这期间,纺织业由战前的231家增至1920年的475家;而冶炼业由战前的8家增至20家。另外,列强仍然通过直接或间接投资来控制整个中国的工业。如纺织业和采煤业,到1919年,外国资本仍然控制着近60%的布机和75.6%的机械采煤。

——摘编自吴才军《简析20世纪初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春天”短暂的原因》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认为苏联的经验对新中国有示范意义,只有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依靠内部积累迅速建立起强大的重工业,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各种必要的装备,使现代工业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主导和支柱,才能加快推进新中国的工业化。国家制定的“二五”计划中指出,中国工业化建设在继续以重工业为中心,加快农业和轻工业发展,加强工业布局调整的同时,对国家急需的科学技术领域进行部署,集中力量发展航空、电子、船舶、兵器、核能、航天等系列新兴工业。

——摘编自孙星《论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形成和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并概括其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与近代中国工业化的不同。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来的女拖拉机手》1954年,李慕白作
结合所学知识,自选角度,对画作《新来的女拖拉机手》进行解读。(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3-10-0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联考(一)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图所示是1952-2012年我国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的分布结构,其分布呈现较强的规律性。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部分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3-09-29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镇安中学等11所重点校2024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下图是1955年8月国务院通过《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提倡粮食节约的宣传画。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建设得以全面的推进B.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C.工业化建设增加了粮食的需求D.农村土地改革取得巨大的成效
2023-09-24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3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的年画《劳动归来》。这一绘画(       
   
A.反映了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主要力量B.蕴含了国家崇尚劳动的风气
C.体现了国家重视提升农民生产积极性D.再现了新农村的现代化建设
2023-09-2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一   人类最早关于啤酒的文字记载出现于6000年前南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在世界上首部文学巨作《吉尔伽美什》史诗中就有一段关行啤酒的叙事诗,这首诗认为:当人们开始加工并食用面包,酿造并饮用啤酒时,便脱离了野蛮,走向了文明。

史料二   在苏美尔遗址出土的《乌鲁卡尼纳法典》,这部已知最古老的法典(公元前2300年)中提到:啤酒是支付和赎罪的基础单位。

史料三   第喝啤酒的中国人是清朝第一位驻欧公使郭嵩焘。他在1877年的日记中曾提到在伦敦时当友人用“苦酒”饯行,并把这种苦酒翻译成“皮爱”。这也是啤酒第出现在汉语的文献中。

材料二   在古埃及,啤酒还曾被当作劳工的“报酬”发放。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人在递造Giza金字搭时,劳工的标准薪资是每人每天3/4条面包和4升啤酒。

现代人熟知的啤酒都是由大麦麦芽、酵母、水、啤酒花四种原料制成。然而,古埃及和苏美尔文明的啤酒中是不含啤酒花的,因而无法长期保存。人类第人工种植并在酿酒中大量使用啤酒花大约是在9世纪的德国。

1516年巴伐利亚公国的威廉四世公爵颁布了德国《啤酒纯酿法令》,规定德国啤酒只能用大麦麦芽、啤酒花、水和酵母四种原料制作。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以法律的形式给啤酒下了定义。

德国巴伐利亚的啤酒酿造师将啤酒发酵工艺带到了捷克的皮尔森地区,随后于1842年生产出了世界上最早的金色啤酒,它便是现在所有工业啤酒的前身。

工业革命之后,啤酒也开始了工业生产,产量可以轻松达到百万吨的水平,啤酒成对城市工人的最爱,因而风靡全球。

1904年。中国人自己在哈尔滨开办了东三省啤酒厂;1914年,在北京建立了双合盛啤酒厂;1935年,广州五羊啤酒厂成立。

1958年,我国在天津、杭州、武汉、重庆等城市投资建设了一批大型啤酒厂。改革开放后,更多的啤酒厂在中国兴起,遍布中国大江南北。

——根据【美】汤姆·斯丹迪奇《六个杯子的历史》整理


(1)根据材料一的三则史料探究啤酒的历史,指出其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啤酒的历史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9-17更新 | 20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一五计划”期间,广西某市实际完成项目投资829.85万元,涉及机械制造、有色冶金粮油加工、日用化工等十余个行业,全市工业企业由1952年的34家发展到1957年的161家,全市工业总产值的年平均递增率达到24.1%,达到7738万元,工业发展居广西各城市之首。这些成就(       
A.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B.得益于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实施
C.体现该地经济领先全区D.体现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
2023-09-15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柳州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一些民族资产阶级为表明自己新的阶级立场,也纷纷脱下西装,换上中山装。不少服装店开办了改西装、长袍为中山装的业务,就连衡量裁缝手艺的标准也变为谁能做好中山装”,该情况最可能出现于(     
A.1911——1915B.1924——1927C.1949——1956D.1978——1992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70年大事表(部分)

时间

代表性事件

1949— 1959年

开国大典(1949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1950年 10月);第一座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1956年7月)

1960— 1969年

周恩来访问亚洲六国(1960年4月至5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10月); 我国自行设计和施工建造的南京长江大桥全面建成通车(1968年年底)

1970— 1979年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1971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恢复高考(1977年8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8年12月);深圳蛇口港和蛇口工业区开始建设(1979年7月)

1980— 1989年

中央一号文件为“包产到户”正名(1982年1月);法定教师节确立(1985年1月)

1990— 1999年

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1992年1月至2月);香港回归(1997年7月);1998年抗洪 抢险(1998年夏)

2000—2009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12月);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2003年10月);成   功举办北京奥运会(2008年8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提出(2005年8月)

2010—2019年

中共十八大胜利召开(2012年11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2013年6   月);“精准扶贫”概念首次提出(2013年11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通过 (2015年4月);首艘国产航母下水(2017年4月);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 坛(2017年5月);中共十九大胜利召开(2017年10月);首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2019年5月)

——据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新中国七十年大事点读(特别策划)》等整理

表格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些代表性事件。任选一个阶段,围绕这一时期的时代主题或时代精神自拟论题,并另举史实加以阐述。(要求:阶段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