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朱元璋采取鼓励垦荒政策,至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全国人口数大约为7270万,清朝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增长,至道光二十年(1840年),人口总数增至4亿3千多万,达到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高峰。人口的快速增加导致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当时的学者洪亮吉觉察到这些问题,提出了调剂人口的思想,但没有被重视。

民国初期,国事衰败,“人满之患”的弊端日渐暴露。以《东方杂志》为代表,众多报刊积极刊登人口研究文章。这些文章运用西方马尔萨斯人口论和社会调查的方法,反对人口增殖的传统人口观,试图通过人口品质提高、优生手段达到民富国强的目标。

下表为《东方杂志》涉及人口研究的文章统计表:

文章篇数(部分)涉及人口理论9篇,强调生育控制4篇,人口调查15篇文章作者(部分)陈长潇、潘光旦、孙本文、乔启明(人口学者),竺可帧(气象学家)、彭家元(农业学家)、张荫麟(历史学家)

——摘编自任惠玲《洪亮吉人口思想与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比较及启示》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呈现阶段性特征,人口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变化。50年代经济建设中“深深感受到不是人口太多,而是人手不足”,彼时“人多力量大”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加上受苏联鼓励人口增长的影响较深,党和政府对生育行为进行嘉奖。“鼓励”性人口生育政策带来的人口过快增长与社会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不断凸显,1957年马寅初著作《新人口论》深入剖析了当时中国的人口问题,60年代国务院首次提出计划生育。1978年“实行计划生育”第一次被写进《宪法》,国家明确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21世纪后,我国又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剧、年轻劳动力短缺等问题,2016年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摘编自马红鸽、贺晓迎《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口生育政策变迁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人口快速增长的历史背景,概括民国初期人口研究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后影响我国人口政策变化的主要因素。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历史上人口发展变化带来的启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
年代全民集体公私合营私营个体手工业
开始年41.53.2430.720.6
结束年54.517.127.20.041.2
该表反映的是(     
A.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建立B.社会主义改造正在进行
C.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D.改革开放取得明显成效
2023-12-15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下表为1952—1956年全国各种经济成分(包括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所占比重(%)的变化。其中,①和④分别代表的是(     
经济成分
1952年1.50.719.171.86.9
1956年53.47.332.27.10
A.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B.国营经济、公私合营经济
C.国营经济、资本主义经济D.国营经济、个体经济
2023-10-17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涉县中学等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反映了1949-1964年中国粮食产量情况。

年份粮食产量(万吨)同比增长(%)年份粮食产量(万吨)同比增长(%)
1949113181957195051.19
19501321316.741958200002.54
1951143698.75195917000-15
19521639214.08196014350-15.59
1953166831.781961147502.79
1954169521.611962160008.47
1955183948.511963170006.25
1956192754.7919641875010.29

——摘编自林兆木等《经济周期与宏观调控》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农业政策演变”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立论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表述成文,叙述完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所示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部分言论。这些言论(       
11952年,刘少奇认为“除开必要的国防”,应该是“首先恢复农业及一切可能恢复的工业,其次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以及少数必要的重工业,然后发展重工业”
21953年,周恩来在谈论“过渡时期总路线”时称;“只看到重工业而不看到轻工业,那就会犯错误”,“必须相应地发展农业”,“农业发展的速度要与工业发展相适应”
A.肯定了苏联模式的优势地位B.要求不同产业协调发展
C.助推了国民经济的复苏步伐D.强调工业的主导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是1952年-1955年农村供销合作社供应业务发展情况表。据此,农村供销社的建立(     
1952-1955年农村供销合作社供应业务发展情况
单位:亿元
年份1952195319541955
供销社零售总额36.9063.52112.26108.96
占农村市场零售(%)20.529.750.444.5
生产资料零售额6.4510.1116.2119.90
占供销社零售总额(%)17.515.914.418.3
生活资料零售额30.4553.4196.0589.07
占供销社零售总额(%)82.584.185.681.7
A.满足了民众物质生产需要B.推动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变革
C.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D.背离了农业生产发展的实际
2023-10-10更新 | 68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菁师联盟)榆林市靖边中学、绥德中学、府谷中学2024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下表为1956-1958年陕西西安供电区电价,这可以用来说明(     

年度

                     

普通工业[元/(千瓦·时)]

非工业动力用电[元/(千瓦·时)

       灯(1千伏以下)[元(千瓦·时)]

       度电       价(1~10千伏)[元/(千瓦·时)]

                     

按用电设备计              算·月1

按受电计算[元/(千伏·安·月)]按用电负荷计 算[元/千瓦·月)]

1956

0.075

5.5

6.5

7.8

0.13

0.13

0.25

1957

0.07

5.5

6.5

7.8

0.12

0.12

0.22

1958

0.075

5.5

6.5

7.8

0.13

0.13

0.25

A.国家推进工业化的决心B.西安地区电力基本普及
C.陕西省发电量增长有限D.重工业耗电量逐渐降低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表为“一五”期间河北省各年工业及其他产业总产值表(单位:万元),按1957年不变价格计算。

年份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1957年
工业305724388247458874483344587193640113
农业369930314411336867383549344102387819
建筑业214973285536204359535632765701
交通运输邮电业286384076550425519555067551388
商业7602610223292847753578515079511

——据河北省统计局《河北省国民经济统计提要(1945—1958)》(1959年9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3-10-0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青桐鸣大联考(周口市项城市五校)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人民画报》是新中国第一种用图片来报道新闻的刊物,下表为该刊不同时期涉农主题报道情况统计。   
时间主题1234567
19491956类型生产生活丰收图景互助合作文教体卫农业科技城乡关系政治参与
篇数3931302213119
19571976类型革命公社集体政治叙事文教体卫大跃进工农关系农业科技
篇数111775652452418
19771999类型农村生活政治叙事联产承包农业科技文教体卫乡镇企业开放投资
篇数86543534201717
20002016类型新农村现代农业政治文教体卫问题报道生产生活农村金融
篇数4736332016135

——据卜新章《<人民画报>涉农报道中农民幸福的媒介话语建构研究》整理


选取材料中两个以上时期的信息,自拟论题,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3-06-10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5月模拟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2年7月10日首任民国教育总长蔡元培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开幕词中指出“民国教育与君主时代之教育,其不同之点何在?君主时代之教育方针,不以受教育者本体上着想,用一个人主义或用一部分人主义,利用一种方法,驱使受教育者迁就他之主义。民国教育方针,应从受教育者本体上着想,有如何能力,方能尽如何责任,受如何教育,始能具如何能力”。在他看来“当民国成立之始,而教育家欲尽此任务,不外乎五种主义,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公民道德、世界观、美育是也”。

——摘编自张天搓《蔡元培五育并举思想及现实意义》

材料二1952—1953年间,新中国以高校为主体开展了轰动一时的院系大调整运动,逐渐形成了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下表为全面调整工作结束后,各类别高校的数量变化情况。


——摘编自刘金霞《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院系调整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蔡元培倡导的民国教育方针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初期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高校院系调整的原因。
2023-12-2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2024届高三12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