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按《荀子·君道》的解释,“治理”即“统治、理顺”,治理思想在中国广博而久远。西周重视宗法礼治,认为“礼崩则乐坏”。孔子生于乱世,推崇克己复礼,孟子突出民本主义,认为维护人民利益才是治理之道。汉帝国则把军事力量与文明教化结合起来,外儒内法,巩固大一统。明清坚守德刑兼济的治理思想,各自延续国祚二百多年。

——摘编自蓝志勇《东西方历史经验中的治理思想》

材料二 在伯里克利看来,治理关心、参与。他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表达了雅典城邦最盛行的治理思想: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就是那些最忙于他们自己事务的人,对于一般政治也是很熟悉的。

——摘编自晏绍祥《任人评说的古代希腊民主治理体系》

材料三1949~1956年,“进京赶考”的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方面向人民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她建立了亚洲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开创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制度,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并在工业生产领域有了重大建树。七年间中国表现出从未有过的自信与坦然,世界为之侧目,昭示着这片古老土地上新的复苏。

——摘编自马晓军《走出寻梦的历史阴影》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治理思想的精髓。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古代雅典的治理思想。
(3)根据材料三,用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外治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 . 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中国1949-1978年的部分建设成果。由此可以概括出该阶段成就的特点是
A.具有开创性、奠基性意义B.基础建设走在世界的前列
C.自力更生,实现了工业化D.国防高科技跃居世界首位
3 . 下图漫画题为《快乐的竞赛—加油,追上来了》,生动地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建设。该漫画的寓意是
A.“大跃进”运动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B.人民对“一五”计划的建设热情高涨
C.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农民的积极性
D.工农业竞赛推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2021-01-21更新 | 360次组卷 | 3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宝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解放战争时期,为解决农业生产下降和龙动力、耕畜及农具不足的问题,东北解放军探索农业互助合作,并形成了自愿两利、梳理典型与加强扶助等原则。这一探索
A.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借鉴B.表明中共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C.开启了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D.彰显了农村土地改革的意义
2021-01-15更新 | 203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三贤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据表可知,当时
“一五”时期新建、扩建城市数量统计表(单位:个)
类别京广铁路以西京广铁路以东东北地区
新建城市5l0
大规模扩建城市1127
一般扩建城市372017
A.铁路交通决定城市的区域分布B.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日渐衰退
C.中西部落后面貌得到根本改变D.工业化推动城市布局发生变化
2021-01-13更新 | 238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6 . 1953年,国家法令规定“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必须贯彻节约用地的原则。需要举办的工程,在征用土地的时候,必须精打细算,严格掌握设计定额,控制建筑密度,防止多征、早征,杜绝浪费土地。”但法令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和执行。法令没能很好贯彻执行最有可能是因为
A.此法令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B.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初创阶段
C.适应国家工业化快速发展需要D.受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2021-01-13更新 | 125次组卷 | 4卷引用:中国近现代史专题09现代中国的经济、思想理论、教育与成就-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必备知识梳理与模拟演练(统编版)
7 . 1949年9月20日,华北局作出《关于建立村区县三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决定》,指出:为了进一步建设与加强华北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起见,决定不论老解放区或新解放区,一律于今冬明春普遍建立起来村、区、县三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并准备明年召开各省人民代表大会。这反映了
A.村民自治等民主形式发展B.人民民主原则得到了贯彻
C.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途径的确立D.中国共产党对根本政治制度的探索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对农村人民公社的所有制和分配关系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调整,允许社员发展家庭制业和手工业生产;改进商北政策,农村集市贸易有所恢复,有些大中城市出现农贸市场,对于补充城市供应和促进小商品生产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19651978年间,自由市场基本绝述。城乡之间是找不到公开经营粮食、蔬菜、禽蛋和水产品的小商贩的。

——摘编自靳德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练摊”指本钱不多下海摆地摊的行为。20世纪80年代初,“练摊”和“个体户”“倒爷”一样都是贬义词。随着下乡知青陆续返城,社会上出现了大批“待业青年”。他们在路边摆摊出售“大碗茶”,内心十分忐忑,只能偷偷摸摸干。一些农民把人民日报文章剪下来贴到扁担上,作为“合法”的依据,挑着农副产品去赶集。在看重“单位”的年代,练摊实在是走投无路之举,和主流社会格格不入。一帮“闲散人员”组成的练摊族开始倒服装、倒电器,硬是发了,成为改革开放之后第一波“万元户”。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尝到了练摊的甜头,纷纷下海。一些城市也开始建立自由市场吸纳摊贩,发展马路经济。

——摘编自任仲平《亿万人民的共同事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我国个体私营经济的曲折发展历程,并说明20世纪60年代初农村和城市集贸市场得以恢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90年代“个体户”社会地位的变化,并分析导致变化原因
9 . 1956年到1960年中国城镇人口共增加3888万人,其中自然增长1034万,其他原因增长2854万;1957年只有176个市,1960年达到199个市。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发展战略性调整的影响B.经济困难迫使农民进城谋生
C.人民公社化推进城市化进程D.鼓励生育政策促进人口增长
2020-12-04更新 | 15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启东市东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图是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的宣传画(妈妈开着拖拉机来了)。该作品
A.倡导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风尚B.歌颂了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就
C.表达了对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期待D.说明妇女成为国家建设主导力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