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语言学界认为“世界上的一些古老文字大都是以象形符号为基础形成的”,“表意符号丧失其表意作用而成为单纯的表音符号即是字母”。下图为古埃及象形文字到拉丁字母的演变。据此可知(       

古埃及象形字母

腓尼基字母

早期希腊字母

希腊字母

拉丁字母

A

B

G

E

K

M

N

O

R

T

S


A.希腊字母是希腊化时期的产物B.字母文字最早起源于腓尼基
C.埃及古文字是字母文字的基础D.文明交融是文化发展的源头
2023-02-03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汤池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以儒家为国家意识形态,核心是大一统。从哲学上说,是天人感应;从政治上说,是中央集权;从制度上说,是文官治国;从伦理上说,是三纲五常。中国的“奉天承运”和西方的“君权神授”不同。罗马的“皇帝神格化”是为了论证其统治的神圣性,但“神意”与“民意”无关。中国的天意要通过民心来体现。“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因为强调“权力”的最终来源是“责任”。有多大权就要尽多大责,不尽责就会失去权力的合法性。这一套意识形态也不断塑造着共同的身份认同和集体意识。中国社会的各阶层,都拥有对“天下”的强烈责任感,对“大一统”秩序的强烈认同,士农工商莫不如此。汉朝有完整的基层政权并深入基层的文教事业。郡守设学,县官设校,配备经师,教授春秋,用儒家文化慢慢将不同地区的基层人民整合起来,聚合成一个大文化共同体。即便中央政权崩塌,基层的人民还能看懂同样的文字,遵循同样的法度,理解同样的文化。唯有这样的人民基础,大一统王朝才能多次浴火重生。

材料二   罗马帝国注重建立稳固的国家意识形态和“罗马民族认同”。例如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后,号召以罗马的传统美德,即对家庭、国家和本土神灵的忠诚与责任来凝聚人心。维吉尔创作史诗《埃涅阿斯纪》,构建“罗马民族”认同;李维写《罗马自建城以来史》,批判分裂的派系主义;贺拉斯作《讽喻诗》,号召社会回归对家国的责任感。然而,罗马治国思路是只管上层,不管基层。只有行省的贵族和官僚才说拉丁语,基层群众基本不会说,更谈不上融合相通。高卢和西班牙并入罗马300年后,农民还在说自己的凯尔特语。罗马苦心建构的“民族认同”,由于拉丁语仅停留在贵族圈里而从未抵达基层人民心里,因此一旦上层崩盘,基层人民就各自发展,把罗马抛到九霄云外。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潘岳《秦汉王朝与罗马帝国比较》序言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与古代罗马在国家治理上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代与古代罗马国家治理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一书中描述:没有一个地方能像希腊城邦,首先像雅典那样勇敢正视人类精神和社会机体二者间的复杂关系了;人类精神通过社会机体得以充分体现,社会机体则变成了一片人性化了的景色,或者叫作一座城市。芒福德意在说明(     
A.民主政治造就雅典文化的辉煌B.希腊市民推崇公共意志
C.城市建立在经济繁荣的基础上D.雅典城邦凸显人文情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古丝绸之路见证了陆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也见证了海上“船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华。在这条大动脉上,资金、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商品、资源、成果等实现共享……罗马、安息等古国欣欣向荣,中国汉唐迎来盛世。这说明(     
A.亚非拉文明具有共同特征B.交通是文明传播的必然前提
C.文明交融能促进社会发展D.商品贸易促进了社会的转型
2022-12-11更新 | 1452次组卷 | 22卷引用: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西方有“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说法,中国古代也有“处处有路透长安”的谚语。这两句话蕴含的历史信息是(     
A.长安城的设计借鉴了罗马城市布局B.长安和罗马两地之间的交通网络密集
C.古代商路便利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D.长安和罗马都曾经是帝国交通网络的中心
2022-09-08更新 | 5192次组卷 | 42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如表为古代雅典五百人议事会成员就职时宣誓的部分誓词。据此可知,古代雅典(     
1我将根据法律发表意见
2我将把最好的意见贡献给城邦/贡献给雅典人民
5我将揭发那些被抽签选中任命而据我所知不适合服务于议事会的人(公元前403/402年添加)
10我将不会投票支持任何违背法律之事
A.城邦崇尚法治B.实行直接民主制C.注重权力监督D.官员的选拔严格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梭伦改革时,五百人理事会被赋予起草将在集会上提出的法律责任,并通过从属于它的委员会执行管理职能。集会和法庭由被称为执政官的行政官员主持。执政官继承了古代国王的祭祀职能,主管宗教仪式.夫妇间的家庭关系、去世者的财产继承和遗嘱的执行。这说明梭伦改革(     
A.践行了依法治国的基本理念B.构建了朴素的城邦民主政治体系
C.具有了三权分立的基本特征D.调动了城邦居民参与政治积极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赫梯帝国的统治者除了继续任用王室后代出任祭司职位外,还接纳异族的神职人员参加赫梯宗教活动,甚至将被征服者胡里人的神灵泰苏普和女神海帕特奉为主神。赫梯帝国的做法主要目的是(     
A.强化王室对政治特权的垄断B.充分发挥宗教的基层治理功能
C.减少被征服地区民众的反抗D.增强宗教文化认同以巩固统治
9 . 农耕生产的增长率,大于游牧生产的增长率。农耕之必然趋向于定居,又使它的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文化方面的发展,有较大的和较为稳定的连续承袭的可能出出在游牧世界和农耕世界的接壤地区,并不存在一个明确的、不可逾越的界线。这可用来说明(     
A.农耕文明的保守性和封闭性B.游牧文明的扩张性与开放性
C.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交融性D.世界文明发展呈现多元一体
10 . 据图1和图2可知(     
A.古代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B.希腊城邦实行民主政治
C.地理环境影响文明的形态D.中国建立中央集权体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