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语言学界认为“世界上的一些古老文字大都是以象形符号为基础形成的”,“表意符号丧失其表意作用而成为单纯的表音符号即是字母”。下图为古埃及象形文字到拉丁字母的演变。据此可知(       

古埃及象形字母

腓尼基字母

早期希腊字母

希腊字母

拉丁字母

A

B

G

E

K

M

N

O

R

T

S


A.希腊字母是希腊化时期的产物B.字母文字最早起源于腓尼基
C.埃及古文字是字母文字的基础D.文明交融是文化发展的源头
2023-02-03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汤池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在谈到中西古典文明时说:“大约公元前三千年以来,尽管发生的具体时间不一,地理气候具体条件不一,但作为古典文明和国家,一切有人居之所,由狩猎采集而农耕牧畜,由蒙昧野蛮而文明。后于此孕育滋长,经农业革命乃至城市革命。”据此可知,该学者意在强调人类文明起源(       
A.农业革命贯穿始终B.呈现多元文化特征
C.具有一定的规律性D.受到地理环境制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在编写《历史》的过程中,对联想和神喻等传统史诗创作手法进行了扬弃,转而注重对史料的批判分析与逻辑概括。这(     
A.否定了传统史学的价值B.推动了民主政治的确立
C.批判了个人主义的泛滥D.体现了理性著史的精神
2023-01-29更新 | 1113次组卷 | 15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以儒家为国家意识形态,核心是大一统。从哲学上说,是天人感应;从政治上说,是中央集权;从制度上说,是文官治国;从伦理上说,是三纲五常。中国的“奉天承运”和西方的“君权神授”不同。罗马的“皇帝神格化”是为了论证其统治的神圣性,但“神意”与“民意”无关。中国的天意要通过民心来体现。“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因为强调“权力”的最终来源是“责任”。有多大权就要尽多大责,不尽责就会失去权力的合法性。这一套意识形态也不断塑造着共同的身份认同和集体意识。中国社会的各阶层,都拥有对“天下”的强烈责任感,对“大一统”秩序的强烈认同,士农工商莫不如此。汉朝有完整的基层政权并深入基层的文教事业。郡守设学,县官设校,配备经师,教授春秋,用儒家文化慢慢将不同地区的基层人民整合起来,聚合成一个大文化共同体。即便中央政权崩塌,基层的人民还能看懂同样的文字,遵循同样的法度,理解同样的文化。唯有这样的人民基础,大一统王朝才能多次浴火重生。

材料二   罗马帝国注重建立稳固的国家意识形态和“罗马民族认同”。例如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后,号召以罗马的传统美德,即对家庭、国家和本土神灵的忠诚与责任来凝聚人心。维吉尔创作史诗《埃涅阿斯纪》,构建“罗马民族”认同;李维写《罗马自建城以来史》,批判分裂的派系主义;贺拉斯作《讽喻诗》,号召社会回归对家国的责任感。然而,罗马治国思路是只管上层,不管基层。只有行省的贵族和官僚才说拉丁语,基层群众基本不会说,更谈不上融合相通。高卢和西班牙并入罗马300年后,农民还在说自己的凯尔特语。罗马苦心建构的“民族认同”,由于拉丁语仅停留在贵族圈里而从未抵达基层人民心里,因此一旦上层崩盘,基层人民就各自发展,把罗马抛到九霄云外。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潘岳《秦汉王朝与罗马帝国比较》序言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与古代罗马在国家治理上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代与古代罗马国家治理的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一书中描述:没有一个地方能像希腊城邦,首先像雅典那样勇敢正视人类精神和社会机体二者间的复杂关系了;人类精神通过社会机体得以充分体现,社会机体则变成了一片人性化了的景色,或者叫作一座城市。芒福德意在说明(     
A.民主政治造就雅典文化的辉煌B.希腊市民推崇公共意志
C.城市建立在经济繁荣的基础上D.雅典城邦凸显人文情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北叙利亚的入海口地区,有一处名为阿尔米纳(活跃时间为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末)的考古遗址。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古希腊陶器,其出土的石板首饰铸模具上出现的短桑葚式吊圆形耳环是叙利亚式的。在公元前7世纪的塞浦路斯、西里西亚和意大利的墓葬中都发现此种耳环的银制品。这反映出(     
A.区域文明呈现出开放性B.不同文化具有同源性
C.地理环境决定文明走向D.早期文明的交流互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古丝绸之路见证了陆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也见证了海上“船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华。在这条大动脉上,资金、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商品、资源、成果等实现共享……罗马、安息等古国欣欣向荣,中国汉唐迎来盛世。这说明(     
A.亚非拉文明具有共同特征B.交通是文明传播的必然前提
C.文明交融能促进社会发展D.商品贸易促进了社会的转型
2022-12-11更新 | 1401次组卷 | 21卷引用: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法国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说:“事实上,文明是所有历史中最为悠久的…一种文明…可以历经济或社会的频繁变化而持久不衰。”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是(     
A.埃及文明B.克里特文明C.玛雅文明D.中国文明
2022-10-16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秋季联赛历史试题
9 . 从罗马帝国后期开始的三四百年间,富于个性和理想化的古希腊文明、崇尚理性和功利的古罗马文明、强调血缘传统的日耳曼文明和超越家庭国家的基督教精神等四种文化得到了一次大整合,促使欧洲内部结构发生变化。这种变化(     
A.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B.推动了欧洲新航路的开辟
C.为欧洲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D.利于封君封臣制度的建立
2022-10-16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秋季联赛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关于罗马与中国的外交联系,现在已知的只有非常零星的信息:根据中国的史料记录,公元166年,安敦皇帝(马可·奥勒留)派代表团来到中国,而在公元266年,一位名叫秦论的罗马商人抵达了皇帝孙权在南京的朝廷。但这些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罗马帝国和中国的汉朝,古代世界这两个最伟大的帝国基本上是各行其道,几乎没有意识到对方的存在。

——摘编自【英】西蒙·普莱斯等著《古典欧洲的诞生——从特洛伊到奥古斯丁》

材料二   中国的造纸术,最先被阿拉伯人接受并经过他们传向欧洲。中国的指南针、火药等也是由阿拉伯人首先学会使用,然后经过他们传入欧洲。阿拉伯的医学科学,主要来源于希腊医学,一部分则来源于波斯医学,他们很早就把格林医学著作的绝大部分译成阿拉伯文。又如,印度人在古代就发明了表达数字的符号——123……9和定位计数的进位法。在45世纪,有了“(”的符号,这种数字和进位法被阿拉伯人学会,并于10世纪下半叶传向西方。阿拉伯人精通“数”的计算与使用,以至后人错把印度人发明的数字,称为“阿拉伯数字”。

——摘编自朱锡强《阿拉伯文化形成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马帝国与中国汉朝交往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研究早期文明交流时应注意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阿拉伯人在文化交流方面的贡献。
2022-09-28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宿松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