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古希腊许多独立小国并存的状态贯穿了希腊文明的始终,城邦的理想是独立与自足……古希腊早期哲学家们把自己对于宇宙人世的关怀称为哲学,他们的哲学探讨直接关涉的是人自身,是人对外部自然统治力量的反抗和对人自身生存状况的觉醒。

——整理自张广智《略说古希腊城邦文明》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中A、B、C、D、E、F代表的古代文明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文明的主要特点。
2023-01-18更新 | 1345次组卷 | 15卷引用:新疆伊犁州霍尔果斯市苏港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其他人。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担任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的才能。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


根据材料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2023-03-2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王店孜乡亲情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图为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公元前1776年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汇编,被称为《汉谟拉比法典》,由于其雕刻在一段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石柱上端雕刻的是汉谟拉比站在太阳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下端是法典内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谟拉比法典》对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史料价值。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前轴心时代”,中国和希腊的文明对今天东、西方世界就已经产生了重大影响,其特质也表现出种种差异。中国的哲学家通过经验进行理论概括,运用关联思维和分类配位模式产生哲学思维,古希腊先哲则运用思辨和理性分析进行哲学思考。中国神话传说注重历史传闻,这是由现实生活中注重祖宗崇拜所决定的,而且中国特别重视对历史的记录,留下了大量的文字资料。整个“黑暗时代”的希腊,几乎没有文字记录,留下的只有荷马史诗等口头文学作品,充满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古希腊神话传说具有浓重的人性色彩,这是现实生活中英雄崇拜的结果。所以中国古代文明与希腊文明相比,其浪漫色彩不足而现实精神有余。中国人使用了以象形文字为主体的文字体系,希腊人则使用以字母拼写为表述手段的文字体系。


(注: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3世纪被学者称为轴心时代

——摘编自范毓周、王志轩《前轴心时代的中国与希腊——早期中西文明比较研究论纲》

材料二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不同类型的文明所构成的共同体。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在创造着自己的文明。由于地域、历史、传统的不同,以及种种现实因素的影响,不同区域、不同时期、不同传统的人类社会共同体,总是在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以及相应的语言、哲学、法律、技术等文化体系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独特性,整个人类文明表现出鲜明的多样性。

——摘编自汪水英、王秋雷《“和而不同”:尊重世界文化与文明的多样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前轴心时代中国文化与希腊文化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造成人类文明多样性的因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面是世界主要文明古国示意图


材料二   根据科学家们的推断,大多是因为自然气候原因或是因为社会国家的动荡导致一个文明的消失,古埃及和古印度就是这么消失的。同时因为入侵者的闯入,这两个国家的古代文明已经完全被替代。只有中国是不同的,因为中国的发源时期较其他三个国家晚一些,虽然中国的历史中也经历了多次战乱,无数的王朝被覆灭,但是中国的儒家文化一直都在,炎黄子孙的概念深入我们的骨髓中,所以中国的文化、中国的传统文明一直保存着,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不以“古”字开头了,因为我们数千年一直延续至今,从来都没有灭亡。

——摘编自《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延续至今?》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古代文明的特点,并分析这一特点形成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分析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明连绵延续的原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谟拉比法典》摘编

8.如果被盗窃的牛、羊、驴或者是猪属于寺庙或者皇室,盗窃者将偿付三十倍的赔偿;如果它们属于国王的公民,盗窃者将作出十倍赔偿;如果窃贼无力赔偿,将以死抵罪。

46.租佃农田地租为收成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

53.倘自由民怠于巩固其田之堤堰,而因此堤堰破裂,水淹(公社之)耕地,则堤堰发生破裂的自由民应赔偿所损毁之谷物。

196.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眼,则应毁其眼。

202.倘自由民打地位较高者之颊,则应于集会中以牛皮鞭之六十下。

203.倘自由民之子打与之同等的自由民之子,则应赔银一名那。

226.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摘编自严绪陶《汉谟拉比法典与古巴比伦王国》

材料二   1804年,拿破仑政府颁布《法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几乎有1/3的条文,从不同的角度保护私有制的不可侵犯性,维护了大革命最根本的成果。《法国民法典》维护并保障了资本主义自由买卖、等价交换和新的雇佣关系。第1134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而且规定原料的取得,商品的流通,工人的雇佣,都必须通过契约,买卖、交换,一切均可以自由经营。《法国民法典》第8条规定,“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第488条规定,“满21岁为成年,到达此年龄后……有能力为一切民事生活上的行为”。

——摘编自王贵水《一本书读懂法国历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谟拉比法典》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民法典》颁布的历史背景,并概括其基本原则。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律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老具有绝对权力,他的意志就是法律。法老之下设宰相,宰相辅佐法老统摄财政、司法、军事、祭祀和水利等中央部门,这一职位常由太子或皇亲贵戚充任。地方上仍由州长统治,但这时的州长已由法老任命并对法老负责,他担负收税、征役和管理当地水利工程等各项责任。一切高官厚爵多由王室成员和贵族们把持,只有中下级官吏才任用平民。

——摘编自崔连仲《世界通史》

材料二   当你(巴比伦王)给我写信时,你说道:“当你的妻子们都站在你面前时,(这时)你说‘从站在你们(使节们)面前的这些人中,找出你们的女主人!’”但是我(巴比伦王)的使节没有认出她(我姐姐)。“谁是长得像我姐姐的人呢?”现在,你(巴比伦王)写信给我,说:“(如果)我的使节们不认识她,谁是认识她的人?”为什么不派一个能告诉你真话——你姐姐在这里平安生活——的可靠的人呢?这样,你就能信任那个进入(宫殿)看到她的房子、她与国王(具有友好)关系的人了!

——摘编自袁指挥《埃及法老对巴比伦王的驳斥——阿马尔第一号书信译注》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埃及的政治概况
(2)根根材料二,概括古代埃及王国与古代巴比伦王国交往的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汉谟拉比法典》片段

第6条   如果一个人盗窃了寺庙或商行的货物,处死刑;接受赃物者也应处死刑。

21.自由民侵犯他人之居者,应在此侵犯处处死并掩埋之。

22.自由民犯强盗罪而被捕者,应处死。

23.如果没有抓获拦路的强盗,遭抢劫者须以发誓的形式说明自己的损失,然后由发生抢劫案的地方或地区的市长或地方长官偿还损失。

196.如果一自由民毁坏一贵族的眼睛,他应将自己的眼睛弄瞎。

198.若他(自由民)毁坏另一平民的眼睛或打断他的骨头,该凶犯应赔偿一米纳白银。

199.若他(自由民)毁坏另一自由民的奴隶的眼睛,或打断另一自由民的奴隶的骨头,应折半赔偿。

结语   怨声载道的统治,寿命不会长,将出现连年饥荒、一片黑暗、突然死亡……他的城市将毁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换,他的名字将永远被人遗忘……他的幽魂在地狱里喝不到水。


(1)请你根据所提供的法典条文,概括出该法典的主要特点。
(2)请根据以上材料对《汉谟拉比法典》做一评价。
9 . 世界古代文明

材料一   

材料二   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即位成为马其顿国王,统一希腊全境,荡平波斯帝国,大军开到印度河流域,仅用十年时间便建立起全境约550万平方千米的世界性帝国。亚历山大继承了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地方行省的主要职务,推广希腊文化。亚历山大及其继承者在东方土地上建立了300多座希腊城市,在每一座城市中都建有希腊式的会所、剧场和体育场,而希腊的巡回演出剧团则定期在这些城市的剧场中上演希腊的悲剧和喜剧。

——赵林《西方文化概论》

(1)上述图中属于大河文明的是________,属于海洋文明的是________。(填序号,少填、错填均不得分)任选图中一个文明,并列举该文明有哪些成就(至少两项);结合所学,概括世界古代文明的特征。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述亚历山大远征的影响。
2022-05-31更新 | 107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大帝引兵东征,直到公元前30年罗马帝国最后完全吞并埃及,这300多年在地中海东部地区的历史上被称为希腊化时代。这时期最显著的事实,便是古希腊的文化和古代东方各国的文化因为交流融合而孕育出更为发展的文化。那些在亚历山大帝国废墟上所形成起来的各个国家,一方面具有东方的特征,另一方面又具有希腊的色彩。

——摘编自郭圣铭《世界文明史纲要》

材料二   希腊文明伴随着亚历山大的步伐也直接来到印度,两种古典文明逐渐碰撞、融合,一个重要的成果便是艺术史上的犍陀罗艺术。印度佛教原来是不崇拜偶像的,自希腊文明传入后,偶像塑造也富有希腊色彩。伴随佛教的传播,犍陀罗艺术影响了东亚、东南亚的佛教艺术。

——摘编自裔昭印《世界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希腊化时代文化的基本特征并说明成因。
(2)根据材料二,以犍陀罗艺术为例,说明希腊化时代产生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