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古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西班牙人本杰明在1165—1173年间的游记中记载,君士坦丁堡方圆18英里,形形色色的商人聚集在这里,他们来自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埃及、巴勒斯坦、俄罗斯、匈牙利、意大利和西班牙。据此能得出的结论是(     
A.罗马帝国境内商业贸易空前繁荣B.经济发展导致西欧的城市兴起
C.拜占庭帝国是沟通东西方的桥梁D.征收重税影响东西方之间贸易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查士丁尼统治时期,为了打破西亚地区对丝绸贸易的垄断,拜占庭帝国设法获取中国的养蚕技术和丝织品加工的工艺。至公元6世纪中叶,发源于中国的丝织业,从原料生产到纺织成品这一整套技术完全传入了拜占庭帝国的统治区。这反映出(     
A.中国与东罗马有经贸往来的途径B.阿拉伯帝国是中西文化交流桥梁
C.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通巅峰D.奥斯曼帝国影响东西方贸易往来
2024-06-01更新 | 200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3世纪时,英格兰的一则小品剧中,庄园领主在法庭上公开讨论小麦、奶酪、鸡蛋和小乳猪的价格。无独有偶,《田庄总管职责》也提醒领主和总管,羊毛应该论包或以一只羊一次所剪的毛为单位出售,怎样卖收益最大、好处最多,就怎样卖。上述材料反映英格兰(     
A.封建庄园已经濒临崩溃B.庄园的农产品获利丰厚
C.庄园摆脱自然经济状态D.圈地运动正在迅速开展
2024-05-3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
2024高一·北京·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石广盛在《欧洲中世纪大学研究》中指出:“从一开始教皇就给予大学以保护和支持,比如巴黎大学的特许状……教皇当然是为了教会的利益,他们强调了学习对信仰的重要性。”这说明了(     
A.教皇无条件支持大学B.发展大学有利于维护教会的地位
C.教会希望大学成为教育中心来干扰学生认知D.中世纪大学没有特权
2024-05-29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卷01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造纸术

材料一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后汉书蔡伦传》

材料二   怛逻斯战役是唐朝和阿拉伯帝国之间的一场大战。被阿拉伯人所俘的唐军兵士中,有一些是造纸工匠,这些工匠把造纸法传入撒马尔罕和巴格达。830年,巴格达建立了由科学院、图书馆、译学馆组成“智慧宫”,大规模开展翻译事业。撒马尔罕和巴格达生产的纸,为翻译事业提供了条件。译学馆广泛地吸收世界各国科学文化遗产。古希腊的许多科学著作得以保存下来,几乎全赖阿拉伯文的译本。阿拉伯人把中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西班牙是欧洲最早发展起造纸业的国家。纸的大量生产推动了西班牙翻译古典遗产的热潮,许多重要的阿拉伯学术著作以及古犹太和古希腊的重要著作在11、12世纪被译成西欧知识界通行的拉丁文。这些著作在希腊古典文化和欧洲近代科学之间建起了一座桥梁。到14世纪末,意大利、法国、德国南部都有了纸的生产,纸大致已经代替羊皮纸成为通行的书写材料。

——摘编自武斌《文明的力量: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力》

(1)依据材料一,分析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简述其影响。
2024-05-24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6 . 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迁徙后建立的一系列王国的基础上,西欧进入封建社会。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①封君封臣制度   ②行省制度   ③庄园与农奴制度   ④中央集权制度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有史家认为:“11和12世纪,在欧洲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青春期,达到了它的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其“活力”表现为(     
A.教权的削弱和宗教改革的开始B.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产生
C.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开辟D.王权的削弱和民族国家的出现
2024-05-21更新 | 276次组卷 | 48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8 . 下列是某学生所做的读书摘录,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646年,日本大化改新,实行租庸调制。
◆ 10世纪,高丽王朝在中央设三省六部。
◆ 11世纪,越南引进科举制度。
A.亚非国家间的友好往来B.东西方文明间相互交融
C.中华文明影响周边国家D.亚洲各国经济联系加强
2024-05-20更新 | 299次组卷 | 38卷引用:北京市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选考班)历史试题
2024高一·北京·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彼得大帝接触了西方较发达的国家以后,就狂热地建立工厂来供应军队和加强国防,这也就是想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这里的“独特”是指(     
A.效法西方政治以废除沙皇专制体制B.采用资本主义的成果强化封建统治
C.用对外军事扩张带动国内经济发展D.废除农奴制度以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2024-05-1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卷02
2024高一·北京·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法兰克王国在改革土地分封形式的基础上形成了封君封臣制度,下列对这一制度的表述有误的是(     
A.封臣效忠于封君,封君保护封臣B.封臣要无偿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
C.封君与封臣之间等级关系严格D.封臣土地扩张到一定规模就可成为封君
2024-05-15更新 | 2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卷0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