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古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阿拉伯世界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联结部位,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正式接触与频繁往来始于唐代。公元8-9世纪,阿拉伯帝国的封建关系已逐渐形成,政治、经济势力达到全盛时代,科学文化也有巨大成就。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经济往来和贸易关系日益密切,沟通彼此之间的干道是著名的呼罗珊大道,这条大道直达中国边境,再与中国境内的交通路线相连接,越来越多的阿拉伯和波斯海外贸易商来到中国。

——摘编自马树德《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   中古时期是亚洲封建制度发展和成熟的时期,东方的朝鲜与中国相邻,长期以来相互交往频繁,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多方面颇受中国影响。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帝国同唐朝开展文化交流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古时期朝鲜“颇受中国影响”的具体表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东晋高僧法显(337-420年)的笔下,笈多王朝统治下的社会和平、繁荣,帝国之内,不需要通行证。这些记载反映了(     
A.加纳的繁荣发展景象B.丝绸之路开辟的历程
C.北印度地区社会状况D.中日两国间友好往事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阿拉伯人通过将实力雄厚的部落结为联盟,加强了统治。在进行统治时,阿拉伯人并不拘泥于民族,而是以伊斯兰教为纽带把各个民族维系在一起,通过这种方式,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建立了合作机制。这样一来,实现了由通过军事征服的“征服时代”向从事经济活动的“经济时代”转型。……阿拉伯帝国的中心从与地中海相连的地区向与印度洋相连的地区转移,印度洋被纳入阿拉伯帝国的版图,同时,阿拉伯帝国的经济活动中心也从干燥的地中海,转移到干燥地带和湿润地带的连接处,并进入将东非、西亚、印度、东南亚、中国南部连在一起的印度洋,阿拉伯帝国转型成为陆地和海洋的大商业帝国。

——摘编自(日)宫崎正胜《大国霸权:5000年世界海陆空争霸》

材料二   古代中国与阿拉伯作为亚洲两大异质文明的载体,通过贸易上的相互弥补,器物文明层面的彼此借鉴,宗教文化方面的交流融通,发掘和吸纳有益养分,满足各自所需,从而推动了社会发展和进步,也对世界文明作出巨大贡献。

——摘编自王铁铮《历史上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交往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帝国统治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兴起和发展原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古代中国和阿拉伯推动了社会发展和进步,也对世界文明作出巨大贡献。
4 . 下表所示是古代亚欧文明和古代美洲文明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共同挑战时采取的措施。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     

在人类发展面临共同挑战时

古代美洲人的解决策略

古代亚欧文明的解决方法

如何解决群落的生存和生产问题培育玉米、马铃薯、番薯等,驯化羊驼培育大小麦、水稻和粟,饲养羊、猪、狗
如何解决记事、统计、传递信息、时间管理多神崇拜,祭祀神灵,创造文字、太阳历,发明了20进制祭拜太阳、天,创造文字,发明了历法,创造数字和进位制
如何治理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集权,划分政区,建立税收、道路系统,迁移人口实行君主专制,建立对地方直接控制的政治制度、道路系统、税收系统
A.古代文明发展具有共通性B.早期各个区域文明同时产生
C.美洲文化受外来文化影响D.文字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5 . 印加帝国建立后,印加人劈山开路,填沟平壑,在全国建成四通八达、总长约2万公里的道路网,并配备有众多的驿站和仓库,为往来人员和国王信使提供食宿和装备。印加帝国道路系统的建设(       
A.得益于封建专制体制的建立B.增强了国内外的经济联系
C.有助于提高国家的治理效能D.旨在满足君主的扩张需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瘰疬”(éCrouelles)是生于颈部的一种感染性外科疾病,欧洲中世纪文献中多有记载。英法民众认为可以通过国王的触摸而治愈,因此国王以手触摸为患者治病逐渐成为一种神圣的仪式,到16世纪尤盛。1569年,法国国王就触摸了高达2092名患者。仪式的盛行(     
A.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权威B.维护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C.体现了因行称义的主张D.促进了世俗王权的加强
2024-03-25更新 | 186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江苏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公元1世纪前后形成的阿克苏姆,通过红海的国际贸易迅速繁荣起来;据记载,国王一次赏赐藩属25000头牛;手工业,以金属工艺为主,其他如制陶、泥瓦、石雕等工艺也有相当水平;规模宏伟的宫殿和举世闻名的巨石圆头碑也显示了高超的工艺。这表明,阿克苏姆(       
A.成为非洲最发达的国家B.影响了亚欧非贸易发展
C.创造了自己辉煌的文明D.促进了非洲文化的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1至12世纪,欧洲城市兴起了两类不受教会控制的新型学校:一类是专门学习拉丁语的学校,另一类是学习阅读、写作、商业代数和簿记的学校。第二类学校不但常常人满为患,而且经常会冲击第一类学校的生源。这主要因为欧洲(       
A.各国教权不同程度削弱B.自治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多
C.城市工商业的繁荣发展D.世俗统治者对教育的重视
2024-03-21更新 | 670次组卷 | 19卷引用:历史(江苏卷)- 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9世纪末,法兰西地区的宗教会议,多次号召封建主和武士不劫掠教会财产。到11世纪中叶,此号召在欧洲其他地区得到推广,封建武士被要求去支持教会,每周三日落至周一日出期间停止一切争战。这反映出西欧(     
A.王权和教权的长期并立B.国王与教会冲突不断
C.基督教会强化社会教化D.封建主义秩序的混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中世纪的欧洲,市场交换的价格往往是按照习俗和惯例来制订,其道德的公平成为衡量价格的尺度;16—17世纪,交换的价格逐渐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制订。这一变化(     
A.得益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推动了人文主义的兴起
C.促进了文化交流国际化D.取决于贸易中心的转移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