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王权、教会与城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路易十一统治时期(1461-1483年),一些封建贵族结成“公益同盟”,反抗国王。路易十一用战争与外交手段摧毁了贵族同盟,收回了不少贵族领地。1491年,查理八世又通过联姻合并了布列塔尼。至此,法国领土基本统一,近代法国版图轮廓初步确立。与此同时,封建地主制逐渐取代了封建领主制,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增强,经济关系上的差异性渐渐缩小。法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也已经觉醒,民族文化发展。路易十一时,不仅军权、财权在握,而且疏远大贵族,从社会下层选拔贤能之士为官,设立行省高等法院,强化了统治体系。在他的统治之下,三级会议仍然召开,但一切都仰承他的意志。

——摘编自沈炼之主编《法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法语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节录)

时间重要事件
1380巴黎的法兰西岛方言被腓力六世指定为国家语言,王权所在地巴黎的地区方言演变成具有高于其他方言地位的共同日常交际用语。
1539弗朗索瓦一世颁布正式法令,要求王国内所有判决、任命、契约乃至遗嘱都只能以巴黎方言为主形成的法语撰写。
1549文学团体“七星诗社”发表了《保卫与发扬法兰西语言》一文,提出要使法语从其他民族语言中脱颖而出,变得像拉丁语一样高贵。
1714《拉斯塔特条约》签订以后,法语成为了最重要的国际性外交语言,流行于欧洲所有的宫廷和使馆。此后,欧洲的一切国际条约都以法语书写。
1791以杜梅尔格为首的革命者成立了“法语爱好者协会”。他们认为,语言是建构民族过程中凝聚个体与共同体的重要桥梁。

——据汤晓燕《1619世纪法语作为民族语言地位的变化》等整编

材料三       法国是欧洲建设的领头羊,在当时冷战正酣的形势下发挥着特有的影响和作用。中国改革开放吸引外资和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在亚洲始于日本,在欧洲始于法国,而法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则是日本远不能企及的。中法关系的发展在欧洲则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西欧国家相继出台对华政策。德国积极发展对华关系,最初完全是受到法国的启发。当时中美尚未建交,以法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对华关系,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其特殊意义和作用不言自明。

——摘编自孙海潮《中法关系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

(1)根据材料一,归纳15世纪后半期法国社会从“二元政治格局”走向“一元政治格局”的表现。
(2)“语言是建构民族过程中凝聚个体与共同体的重要桥梁”。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法语在法国近代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中法建交的影响,并谈谈中法建交对发展新型大国关系的启示
2024-03-30更新 | 213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富锦市锦山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一调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诺曼征服后的英国,王室领地与总封臣的地产呈现出“插花式”的交错格局。约有20个总封臣的领地分散在10个以上的郡里。而国王本人的许多大地产,也星罗棋布地间杂在各地封臣的大地产中。这主要体现出(     
A.王权对贵族权势的遏制B.封建专制王权逐渐衰落
C.贵族对王室权威的挑战D.国王与贵族的相互制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2、13世纪,欧洲政府的档案(包括官员指令、财产契约、经济档案和司法记录等)数量大量增长,权力不再依靠个人忠诚来定义,权力的实施越来越少依靠力量,而是通过记载着各种声明、税务记录和皇家法令的羊皮纸来实施。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中世纪欧洲(     
A.教育事业的发展B.自由城市的普及
C.皇帝权威的衰落D.人文主义的盛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381年,英国剑桥镇爆发了骚乱事件。国王先取消了该镇的自治特权,后认为“剑桥镇是王国的古老市镇之一”,而且“该镇如若缺少治理则必然无法延续”,所以“暂时将该自治特权全部给予该镇长与市民”。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君主立宪制度逐渐确立B.资产阶级革命取得突破
C.王权运作呈现弹性特征D.市民阶层主导地方自治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从13世纪后期开始,牛津城清楚地认识到大学存在的优势,并斥巨资保证大学机构的正常运行。同时,牛津大学培养的各类人才也有利于城市发展,如律师对商业矛盾的解决。因此,庄园主、城市商人以及其他各个行业的人士都乐意将孩子送往牛津大学接受教育。这反映出(       
A.大学得到了政府支持B.牛津大学已成为一流大学
C.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快D.经济发展使人们观念更新
2024-03-24更新 | 301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中世纪的西欧,是一个以封建割据为基础的统一的基督教世界。民众一方面将忠诚指向领主、庄园或城市,另一方面又受统一的基督教的思想统治,都用拉丁文祈祷、传道、唱歌。据此可知,中世纪的西欧(     
A.民众的民族国家意识淡薄B.基督教会是最大的封建势力
C.王权与教权长期竞争共存D.拉丁文成为通用的民族语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法国有一个城市叫琅城,被视为英雄的城市,这主要是因为12世纪这里发生的琅城事件。面对收了赎金及背信弃义的主教高德理,激愤的市民高呼口号,冲入其家,主教死于乱棍之下,暴尸街头。琅城事件被认为是中世纪历史中的重要事件 并一直被史家当作市民革命的典型案例。琅城事件(     
A.源于城市发展受阻于教会统治B.赢得了城市的完全自治
C.参与者主要是商人与骑士D.保护了市民的生产和经营活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1—12世纪,西欧市民的财富日益增多,但各国仍旧实行严密的领主土地所有制,土地产权由各级领主的子孙世袭,一般不能自由买卖。这在当时有助于(     
A.城市商业资本的聚集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封建贵族领地的扩大D.社会财富观念的转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077年,德皇在与教皇的权力斗争中失败,被迫亲往教皇居住地卡诺莎堡请罪以求宽恕,史称“卡诺莎之辱”;1308—1378年,在法王的压力下,教廷被迫迁往法国阿维农城,7任教皇成为法王的“御用工具”,史称“阿维农之囚”。这(     
A.反映了德法由神性到理性的转变B.说明宗教改革揭开了序幕
C.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D.利于德法民族国家的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