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古时期的印度、日本、朝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政治时期。在这种体制下,掌握幕府实权的是(     
A.天皇B.将军C.武士D.僧侣
2023-05-09更新 | 77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公元前6世纪时,释迦牟尼创立宗教,提出“众生平等、忍耐顺从”。他认为,人与人之间没有贵贱之分,人的社会地位的高下应由其行为和品行来决定。这一观点旨在反对(     
A.婆罗门种姓制度B.汉谟拉比的统治
C.波斯人的统治D.印度教的教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大化五年(649 年),孝德天皇召集群臣盟誓“天覆地载,帝道唯一”,并建立“置八省百官”的中央机构和地方行政机构(国、郡、里)。材料中这项改革措施的作用是 (     
A.建立起完善的法律体系B.促使武士集团的形成
C.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D.加强了中央集权
2023-04-23更新 | 132次组卷 | 40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4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自立为王,迁都汉城。改国号为(     
A.新罗B.明朝C.高丽D.朝鲜
5 . 日本大化改新后,农民在正常的赋税之外,还要承担各种劳役。“良民”之下的“贱民”仍处于贵族的统治之下,“良民”和“贱民”之间不能通婚。这反映出日本社会(     )
A.底层民众负担加重B.改革没有取得明显效果
C.阶级矛盾趋于激化D.阶层固化现象依然严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日本人借用了汉字,但发展了他们自己的书写体系;借鉴了儒家学说,但更改了它的道德标准,以适应他们的社会结构;以唐都长安为模型建立新都,但其中的庙宇、楼阁、神龛和花园等都具有日本特征。这体现了日本(     
A.重视科学技术B.实行“闭关锁国”
C.企图征服世界D.借鉴吸收外来文明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下列选项中准确描述幕府统治特点的是(     
A.天皇为首的朝廷掌握国家实权B.幕府是名义上的最高国家政权机关
C.模仿隋唐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D.采用庄园制和武士集团的统治形式
2022-12-28更新 | 1265次组卷 | 66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唐朝初年,日本遣唐使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典章制度,对之后的日本“大化改新”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化改新”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A.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B.引进了中国先进的制度
C.缓和了各种矛盾,稳定了政局D.天皇掌握了实权
9 . 笈多王朝时期国王赐给官吏、贵族、寺院的封地逐渐演变为世袭的私有领地,封地领有者往往将君主封赐的领地再分封赏赐给自己的臣属。由此可知(     
A.等级制的附庸臣属关系形成B.土地封赐程序极其严格
C.君主由此确立权力至尊地位D.预示着分裂割据的隐患
10 . 古代的印度是佛教的诞生地,公元前3世纪时佛教被定为国教,但在13世纪后相当长时间里伊斯兰教也是印度的国教。这是因为(     
A.佛教的影响已经远远不及伊斯兰教B.突厥人占领印度,建立德里苏丹国家
C.婆罗门教演变而来的印度教影响小D.印度的穆斯林已占印度入口的大多数
2022-07-01更新 | 359次组卷 | 29卷引用:云南省丽江润泽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