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古时期的印度、日本、朝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如图为公元1世纪印度地区出现的犍陀罗艺术风格的佛像。其特色是面容呈椭圆形,鼻梁如剑一般高而长,身着希腊式服装,衣褶多由左肩下垂。这类佛像的造像风格可用于佐证(     

A.佛教对外传播过程中发生了异变B.阿拉伯帝国在交流中的桥梁作用
C.希腊文化具有非常广泛的适应性D.印度文化也具有兼收并蓄的特征
2024-04-2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以下关于其统治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采用庄园制和武士集团的统治形式B.天皇为首的朝廷掌握国家实权
C.幕府是名义上的最高国家政权机关D.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2024-04-2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庄园主为了扩大领地,经常要去强占别人的土地;被别人强占土地的领主要保护自己的利益,都要诉诸武力。于是一部分庄民被武装起来……中央负责行政与保护机关的衰败,使得私人携带武器自卫的现象普遍存在。”这表明,武士集团的形成与下列哪一现象密切相关(     
A.庄园之间的联系密切B.严禁私人携带武器自卫
C.佛寺和神社广占土地D.庄园制的发展和中央集权制的瓦解
2024-04-1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024·山东枣庄·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2019年的日本新年号出自日本传统古籍《万叶集》中的“初春令月,气淑风和”,不过从“大化”开始,日本共有247个年号出自中国古籍。大化年间,通过学习中国的文化与典章制度,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A.天皇从此掌握了国家实权,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B.缓和了各种矛盾,稳定了政局
C.全面引进了中国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
D.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德里苏丹国是13—16世纪以突厥人和阿富汗人为主的伊斯兰教军事封建贵族建立的封建国家,以其建都德里得名。对其统治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A.印度教开始成为印度的主要宗教B.苏丹可任命地方行省总督
C.摆脱了突厥人的长期控制D.是中古时期统一印度的第一个封建王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朝鲜新罗王国建立后,实行丁田制,将国家占有的国有土地划分成小块,分配给十五岁以上的丁男和丁女,保证农民有地可耕。据此可知,丁田制(     
A.巩固了新罗王国的统治B.限制了土地兼并
C.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D.保证了财政收入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7 . 10世纪时,庄园在日本遍布全国。庄园主大多为中央贵族、地方豪门和大寺院,他们委派代理人——庄官管理庄园。庄园出现之初尚须向政府交纳租税,但自9世纪中叶以后,有权势的庄园主获得“不输不入”的特权,从而使庄园摆脱了政府的财政控制。地方中、小贵族为逃避国家赋税和徭役,纷纷把自己的土地寄进给中央权贵,自己则变成庄官。这些现象的出现(     
A.稳定了国家财政收入B.减轻了农民人身控制
C.削弱了中央集权体制D.抑制了地方豪强势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646年,日本政府颁布诏令:废除皇族、豪族个人支配土地、人民的体制,改为公地、公民,豪族则由政府发给“食封”;建立户籍和账簿,实行班田收授法;根据租庸调制,实行统一的新税制。上述改革措施(       
A.削弱了武士集团的实力B.促成中央集权国家建立
C.推动日本庄园经济发展D.巩固了德川幕府的统治
2024-02-21更新 | 720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烟台招远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大唐西域记》对印度四大种姓的记载与古印度《梨俱吠陀》相比较有较大差异(如下表所示)。这一差异源于(     

《梨俱吠陀》
(成书于公元前1500—前900年)
《大唐西域记》
(成书于公元646年)
婆罗门祭司净行(祭司)
刹帝利武士王种
吠舍农民商贾
首陀罗奴隶农人
A.阶层固化有所打破B.等级差异的制度化
C.经济结构发生变动D.种姓制度长期存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