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航路的开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1 . 危机与转型

“中世纪晚期危机”是对1415世纪发生在西欧的饥荒、瘟疫、战争及其导致的人口减少、经济停滞、政治和社会秩序紊乱的概括。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中世纪晚期危机”成为西欧中世纪史的重要研究主题,形成了两大主流解释模式。第一种是“衰落论”:通过探寻危机产生的原因,认为中世纪晚期危机是西欧社会相对于中世纪盛期的衰落;第二种是“转型论”:通过探讨危机的影响,认为中世纪晚期危机推动了西欧社会形态和国家形态从中世纪向近代的转型。


理解历史进程中的原因与结果,建构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是历史解释的基本要求。从上述角度,结合14—15世纪欧洲历史的重大史实,评析材料中的两种解释模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认为:“地理大发现的实质是国家在重商主义理论指导下追求财富,个人的发财愿望和国家的致富目标结合在一起,造就了重商主义时代的特色。”该观点意在强调地理大发现(     
A.导致商业革命发生B.是王权和经济发展的结果
C.推动经济自由竞争D.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2024-01-19更新 | 592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指出,“热那亚人哥伦布如果不为西班牙女王服务,也会心甘情愿地为英国的。或者法国的,或者葡萄牙的国王效劳。佛罗伦萨人维雷扎诺携带法国国旗去美测大陆。葡萄牙人麦哲伦是由西班牙雇佣去航行的”。该学者意在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A.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B.得益于专制君主的支持
C.建立起世界各地的直接联系D.更新了欧洲人的世界观

4 . 从美国回来的小张同学,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中餐在西方受欢迎,西餐也在中国占有较大的市场,于是选择了中、西餐各一个代表进行研究。请协助小张同学完成以下任务。

餐食炒杂碎披萨
照片

材料一     “杂碎”,成为了美国俚语里“中餐”的代名词,也成为了一种文化象征。……1926年,一首爵士歌曲《杂碎圆号曲》曾经风靡一时。2001年,美国甚至推出了一部电影,片名就叫《杂碎》。

——《一部华人奋斗史——中餐在美国的百年变迁》

比萨(Pizza),又称为比萨饼、匹萨、批萨、披萨、意大利馅饼,是一种发源于意大利的食品。比萨饼的通常做法是用发酵的圆面饼上面覆盖番茄酱、奶酪、肉、蔬菜等其他配料,并由烤炉烤制而成。

——百度百科

材料二

在美国,有记载的最早中餐馆出现于19世纪中期的加州,这些餐馆是为了满足中国赴美单身劳工的需求出现的。这一时期,一道著名的菜肴应运而生,那就是“炒杂碎”。“炒杂碎”原是一道广东乡村菜肴,配料一般包括鸡胗、鸡肝,猪肚和豆芽等。由于美国饮食习惯中对内脏的禁忌,以肉取而代之,同时还加入了美国常见的蔬菜,如西芹、青椒和洋葱等。

——刘晓卉《中国饮食文化在美国的变革及其文化意义》

随罗马帝国从意大利扩张到整个欧洲,这种制作和吃法也传播开来……19世纪,披萨随意大利移民来到美国……。美国带给世界的是标准化生产的披萨,这种随必胜客、达美乐而风靡世界的标准化披萨,与那不勒斯的手工披萨确实有天壤之别。

——凯萝•赫史托斯基《批萨:吃的全球史》

材料三

炒杂碎,炒杂碎,满嘴的昏昏嗷嗷,满肚子的乱七八糟。如此的实实在在,如此的光辉四照,照亮了四方土地,照亮了波士顿,照亮了奥斯汀,照亮了维奇托,还有那可爱的圣路易。炒杂碎,炒杂碎,炒杂碎,炒杂碎,可爱的炒杂碎。

——1925年,美国著名歌手悉尼•贝谢创作的一首风靡一时的歌曲《我走了,谁将为你炒杂碎》歌词

“我们用了 6 年时间,一直在探索把披萨做成更多中国人更爱吃的样子。”到目前为止,上海某食品有限公司已经推出了意式、中式、水果等 3 个系列共 22 种口味的披萨。其中,最受欢迎的还是中式披萨。披萨不再是一个外来文化的符号,而是完美地融入了中国人的饮食日常。

——《意式披萨注入“中餐精髓”,产自金山的美味披萨你吃过吗?》(《上观新闻》2022 年 6 月 23 日)

1.按材料二的说法,意大利披萨拓展到整个欧洲的时间不会早于(单项选择题)
A.公元前1世纪                 B.公元1世纪             C.1453年
2.意大利披萨能覆盖番茄酱,能做出玉米火腿肠的款式,也得益于(单项选择题)
A.罗马帝国的扩张               B.全球航路的开辟            C.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3.“标准化披萨”的出现归因于(单项选择题)
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工业革命
4.披萨和炒杂碎向美国“进军”过程都“伴随”着19世纪劳工或移民抵达美国。为何美国在19世纪能接纳大量劳工或移民?(简答题)
5.必胜客、达美乐及麦当劳、肯德基等西式快餐在中国的大面积流行,得益于(单项选择题)
A.抗美援朝                 B.   文化大革命                 C.改革开放
6.外来餐食想要成为流行餐食,往往需要进行本土化改造。这种改造的实质是(单项选择题)
A. 文化交融               B.   文化冲突                 C. 文化交锋
7.以上两款中、西餐的传播为例,谈谈导致中、西餐食流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简答题)
2024-01-15更新 | 24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24届高三1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5 . 14世纪以来,拜占庭商人纷纷失去国外贸易市场,拜占庭金币的国际地位逐渐被意大利城市共和国的金币所取代。传统的谷物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也大多沦入突厥人和保加利亚人之手。造成上述局面的重要原因是(     
A.蒙古西征的影响B.陆上丝绸之路的衰退
C.奥斯曼人的冲击D.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6世纪的荷兰诞生了“墨卡托投影”法,这种新的制图法能将球面变换成平面,从而更好地指引长距离的航海。英国政府于1714年颁布了一项“经度法案”,规定能准确测定地球经度的人都能获得相应的奖金,误差范围越小,金额越高。材料(       
A.体现出英荷激烈争夺海上霸权B.反映出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
C.表明世界市场的雏形已经出现D.说明航海活动助推科技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5世纪后期哥伦布与意大利天文学家托斯卡内利的书信显示,托斯卡内利向哥伦布提供了包括美洲大陆的世界地图,并确认“向西航行可抵达中国”。因此,哥伦布最初向西航行抵达美洲大陆,并非“瞎猫撞上死耗子”,只不过没有继续西行抵达终极目标而已。由此可知(     
A.当时的地图准确反映世界地貌B.地圆学说在欧洲得到广泛传播
C.哥伦布发现美洲属于计划之内D.地理知识进步助推新航路开辟

8 . 交通发展与社会变迁。

1.以下是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交通工具。请按照其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填写字母)
A.“黄鹄号”轮船
(模型)
B.C919大型客机C.福特T型汽车D.史蒂芬孙制造的
蒸汽机车

2.近代以来,交通工具发生了重大变革,引发其变革的重要原因是____。(填写历史事件)
3.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曾不断探索海洋。下列关于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从区域扩展到全球的条件表述正确的是(     )(双选)
A.造船技术的改进   B.对海洋资源的渴求   C.丝绸之路的拓展   D.星盘的出现与使用
4.下列运河中,改变了全球航运格局,降低了东西方物资交流成本的是(     )(双选)
A.京杭大运河   B.米迪运河
C.苏伊士运河   D.巴拿马运河

材料   1922年上海的公共汽车公司的营业广告:“要求事业速成,必须交通便利,要求事业速成,必须时间经济……愈来愈省时间,有利于农工商学各界”。在《上海电车公司章程及守则》中就有乘客不准在车上吸烟,不准在车上吐痰,不准妨碍他人,不准与司机谈话,醉酒、衣衫污秽及患有传染病者不准登车等规定。上海电车开通以后,最初的两条电车线路将上海的工业区和两个租界的西区、外滩等分处东西的外侨社区连接起来,从而使原来比较分散的各区域成为了一个具有紧密联系的整体。在电车交通的带动下,上海西区得以迅速开发起来。

——鲍成志《试论新式公共交通兴起与近代中国城市发展》

5.上述文字材料涉及了公共交通对社会生活哪些方面的影响?
6.综合材料,就“交通发展与社会变迁”这一主题谈谈你的认识。
2023-12-24更新 | 67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4 经济与贸易(上海15个区试卷汇编)-【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用)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53年,英国派船前往北极。1596年,荷兰航海家巴伦支发现了斯瓦巴德群岛(以下简称“斯岛”)。18世纪上半叶,俄国制定了北极探险计划,发现了阿拉斯加。19世纪,欧洲再次掀起北极探险热潮。1858年后,斯岛发现了煤矿及其他矿产资源,引来众多开采者。1875年,奥地利探险家建议在北极建立考察站,这催生了第一个国际极地年(1882—1883)。在第一个国际极地年期间,12个国家的700多名研究人员进行了12次北极考察。

20世纪初,斯岛主权归属和资源开采问题引起国际争议。1920年,18个国家了《斯瓦尔巴德条约》。该条约规定挪威享有斯岛主权,但各缔约国公民可以自由进入;该地区永远不得为战争目的所利用。1982年,中国签署了适用于北极地区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到2010年底,该公约缔约方为161个。2012年,中国与冰岛决定联合开采北极油气。

     ——摘编自北极问题研究编写组编《北极问题研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欧洲进行北极探险开发的动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以来北极探险开发变化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全球治理的角度,说明开发北极应遵循的原则。
2023-12-20更新 | 1333次组卷 | 11卷引用:第09讲 从分散到整体——工业革命与全球联系的建立与发展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10 . 奥斯曼帝国的兴衰

小唐在了解奥斯曼帝国兴起时,对以下观点产生了好奇:

材料一:奥斯曼帝国在建立和不断扩张的过程中,威胁到东西方之间陆路贸易通道的安全,也使来自亚洲的商品因加价而奇贵,……这也成为激励西欧人出海远航的一个动因。

围绕该问题,小唐寻找了以下材料:

材料二:奥斯曼帝国扩张表(部分)

时间扩张情况
1354年土耳其人开始进入欧洲。
1453年攻陷君士坦丁堡,原本统治此处的帝国宣告灭亡。
1516-1517年先后占领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等地。

材料三:葡萄牙海外探险活动情况表(部分)

时间葡萄牙海外探险情况
1415年国王率远征军进攻摩洛哥北部港口城市休达
1443年首次驶过非洲西海岸博哈多尔角
1462年定居于非洲海岸附近的佛得角群岛(位于北大西洋)
1469年组织人员探险抵达西非加纳等地
1487年迪亚士绕过非洲南端好旺角,到达非洲东海岸

材料四:古代商业贸易路线图

小唐发现奥斯曼帝国的衰落也引起了近代国人的关注。

材料五:俄土之战,土危亡矣……事事受列国钳制。……土耳其独立,利在与吾交通。吾即可开放门户,以谋西陲之发达,并借其势力,均欧有之势力。……况土耳其号称帝国,有自由立约之资格。事事进行若援万国公法,要求立约,吾政府无可拒之理。

——《召见军机梁如浩论说论土耳其立宪与中国之关系》(1908年)

(1)奥斯曼帝国的特点是(     
A.分裂割据B.小国寡民C.民主政治D.政教合一

(2)将材料二中缺失部分补充完整。
(3)根据上述几则材料,你认为小唐是否会认同材料一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4)材料五对中土外交提出了什么建议?
(5)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国人有此建议的原因。
2023-12-13更新 | 30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1 时代与个人(上海15个区试卷汇编)-【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用)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