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制度与时代

材料一:汉朝从武帝(设立中朝)以后,宰相就渐渐失其实权……(曹)魏朝建国之初,置了一个秘书省(后改为中书省),于是中书亲而尚书疏。南北朝以后,因侍中(门下省负责人)常在禁近,时时参与机务,于是实权又移于门下省。总而言之,魏晋南北朝,机要是在中书、门下省的,尚书不过执行政务罢了。到唐朝,就用三省的长官作为丞相,中书面授机务,门下省掌封驳,尚书承而行之。中叶以后,所谓翰林学士,和天子十分亲近,又渐渐的握起实权来……明清时期的殿阁,也不外此理。

——吕思勉《大中国史》


(1)依据材料一,归纳从汉朝至唐朝中枢机构发展演变的总体趋势,并任选两个时期加以说明。

材料二:民国初年是一个非常的时代,处于制宪政治时期,而非常态政治时期。制宪政治要解决的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因此,参与制宪的各个党派虽然有各自的价值、信念和利益,但要求他们在制宪的时候,暂时放下党派之私见和私利,从国家的长远和整体利益出发,制定超越党派的永久宪法。……美国在建国之初也曾出现过私人利益泛滥、普遍出现腐败、派系与党争等一系列问题。……面对人性中的幽暗,联邦党人非常具有政治智慧,他们不是像法国大革命那样以公共的善的名义去压抑私利的恶,而是通过建立分权的宪政制度,以恶制恶,相互平衡,将恶转化为善,将私人利益转化为公共利益。在费城制宪会议的过程之中,虽然各州、派系之间有利益冲突,但为了实现共同的国家未来和长远的政治秩序,大家一方面相互承认对方的逐利冲动,另一方面寻求利益整合和政治妥协的可能性。美国人坚信,只要有适当的制度性安排,各种分散的私人利益可以“共和”为民族的整体利益。

——许纪霖《辛亥后民初的制度转型为何失败?》


(2)根据材料二,民国初期和美国独立初期面临的相同政治问题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国在解决该问题时所体现出的“政治智慧”。
2023-10-1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民主制度,从梭伦改革开始,到克里斯提尼改革时确立,到伯利克里时期达到巅峰,最后因马其顿亚历山大的征服而结束。古希腊民主虽然只存在很短的时间,同时其制度设计也是相当的简单和粗糙,且带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局限性;但是它却是人类实践民主和追求自由的开始,是后世追求民主、自由的不竭的智慧源泉,是人类文明史上璀璨的明珠。

——任建林:《关于古希腊民主制度之局限研究》

材料二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遏制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力就有了双重的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

——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民主的“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局限性”。你是如何理解古希腊民主是“人类文明史上璀璨的明珠”的?

(2)材料二中“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发展方向”指什么?据材料分析英国政治制度发生根本改变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是如何实现的?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对国家政治体制发展历程的认识。

3 . 特色的文明·流动的文明·共同趋势的文明
材料一 不同区域形成各具特色的文明。而各自区域文明的形成是与当时社会上最具活力的社会阶层有着直接的关系。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出现了“士”阶层。如《论衡·效力》所言:“六国之时,贤才之臣,入楚楚重,出齐齐轻,为赵赵完,畔魏魏伤”。春秋末年(公元前509年)古罗马建立了共和国,罗马进入贵族共和时代。罗马共和国时代,逐步形成了贵族与平民两大社会阶层。“平民”一词源于pleo,plenus,原意为“众”,通常带有“低贱”之意。该词常用来形容“平凡的,普通的,日常的”事物。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中国的“士”与古罗马的“平民”对各自地区在文明形成中各具特色的贡献。
材料二


(2)阅读图1至图4,以世界文明交流为视角,结合所学,对材料二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3)世界文明是多样性的,但又是大势所趋。结合“戊戌变法”、 “1861改革” 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三个历史事件的具体史实,回答:中国、俄国、德国在近现代史的发展中是如何顺应世界历史发展基本趋势的。
2016-12-12更新 | 4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第一次统练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有人认为,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实际上表明
A.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变,议会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B.革命后议会和国王共掌国家大权,二者是平等的
C.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的地位发生了质变
D.革命前后人民的地位没有变化,都处于无权地位
2020-05-13更新 | 243次组卷 | 24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0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
A.促进了西欧社会制度的转型B.推动了文艺复兴向西欧的扩展
C.诱发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D.揭开了世界整体化进程的序幕
2020-01-20更新 | 118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1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三次大的演进和变化,涌现出许多时代巨人,发出具有震撼力的时代呐喊。下列人物和主张的连线,正确的是
A.普罗塔格拉——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统一的B.薄伽丘——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C.伏尔泰——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D.康德——人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2019-12-01更新 | 130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9年北京市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7 . 17世纪的哲学家对世界的研究往往是描述性的,即世界实际上是如何的,都是用科学的语言描述宇宙的实际情况。18世纪则不同,哲学家考虑和讨论的都是社会应该怎样,而不是它实际上是怎样。以上研究侧重点变化说明
A.科学家遭到了教会的残酷迫害B.工业革命使人类加大对社会关注
C.理性主义逐渐成为时代潮流D.人文主义思潮开始兴起
8 . 有学者认为,公元14世纪到17世纪之间,在西欧,空间的概念发生了一个革命性的变化。下列事实能证实此变化的是
①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了地圆学说
②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
③绘画时强调捕捉光和色的“瞬间印象”
④汽车和飞机便捷了地区间联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 . 材料16世纪欧洲的历史表明……属于欧洲旧社会的一切开始瓦解,为欧洲在17世纪的社会变化和文明进步奠定了基础。17世纪的欧洲已经进入其近现代历史范畴,社会的变化和文明的进步基本表现在这三个方面:思想上的自由探索、社会制度方面的实验和科学领域的革命。

—徐新《西方文化史》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运用相关史实说明16、17世纪的社会变化和文明进步。

2018-09-1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1年,俄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5.7%,农村人口占94.3%,其中90%是农奴。工厂规模很小,大型企业平均不过40—50个劳动力。
——吴清修、王玲《俄国废除农奴制原因的再思考》
材料二 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企业数增长18.3%,工人数增长66.6%,生产总额增加100%。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铁路线增加了35倍多。
——张广翔《德国学者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研究述评》
材料三

材料四 欧洲三国人均GDP(单位:元)
国家
1870年
1913年
法国
1 876
3 485
英国
3 191
4 921
俄国
943
1 488

                                
——安格思 麦迪森(英)《世界经济千年史》
材料五   沙皇政府不关系农业的发展,农产品出口挣回的外汇,大部分用于军费、政府和工业部门的支出,只有小部分投入农业发展。因此,俄国农业落后,农民负担沉重,购买力低下……
——杨甘霖《大国崛起专题学习与研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50年代俄国工业发展的特点。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19世纪60至90年代俄国工业发展有何新变化?结合材料三,指出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改革后俄国经济发展的状况。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处境,分析其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俄国工业化进程的启示。
2016-11-18更新 | 5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北京市密云二中高二3月月考历史(文科)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