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5世纪,从中世纪走来的艺术家们,在创作中大多悄悄将自画像嵌入场面宏大的故事,还借用宗教和神话题材确认自己的艺术家身份,例如拉斐尔的《雅典学院》(图),将自己置于幻想中的雅典学院,与古希腊先贤齐聚一堂,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这种创作手法(       

A.彰显了人文意识的觉醒B.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圣贤的崇拜
C.符合抽象派的绘画特点D.宗教信仰影响艺术作品的风格
7日内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东北三省高三下学期5月份大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541年,加尔文把日内瓦的政府和宗教都完全置于他的控制之下,日内瓦变成了一个神权国家,他严格控制公民生活,禁止一切娱乐活动。跳舞、打牌、上剧场、在安息日工作或游戏,都被看成恶魔的行为受到法律的禁止。这反映了(     
A.宗教改革导致人文主义衰落B.资本主义早期原始积累需求
C.加尔文进一步发展因行称义D.诸侯有决定臣民信仰的权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776年7月12日,英国理查得·赫将军写信要求会见大陆军总司令华盛顿以商谈和战问题。然而,华盛顿以其信封上“华盛顿先生”的称呼为由对会面加以拒绝,并认为,他作为一个弗吉尼亚的种植园主和美国公民无权接见英国王室的使者。华盛顿此举意在(     
A.表达不妥协的战斗意志B.强化为国而战的意识
C.维护美国的权利和尊严D.借礼仪规范约束英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伏尔泰晚年定居法国菲尔奈,当时的进步人士尊称伏尔泰为“菲尔奈教长”。1778年,伏尔泰回到巴黎。该消息一经传开,全城轰动,一些年轻人更是欣喜若狂,纷纷涌向伏尔泰的住所,住所周围的街道被挤得水泄不通。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法国(     
A.个人崇拜现象盛行B.工人运动暗潮涌动
C.启蒙思想广泛传播D.教会精神控制松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799年,拿破仑终结了督政府并宣布:“大革命结束了”,这使欧洲各国宫廷对弑君的法国的仇视有所缓解。1804年称帝后,拿破仑又建立了新的贵族阶层、宫廷仪式等具有强烈传统色彩的制度,并将多位亲属提拔为各附庸国的君主。据此可知,这些措施(     
A.加重了法国的社会危机B.法国与欧洲实现了和解
C.利于法国重回欧洲舞台D.导致拿破仑帝国的覆灭
6 . 在美国宪法批准过程中,宪法的主要制定者麦迪逊在分析各州宪法时指出:“如果我们查看某些州邦的宪法,我们会发现,尽管这个原理使用的是强调的,有时甚至是绝对的字句,但是这几个权力部门却没有一个绝对分立的实例。”麦迪逊这一主张(       
A.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B.意在扩大各州邦的权力
C.表明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威D.反映出美国宪法的局限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789年,法国因间歇性粮食歉收,造成面包价格居高不下,买面包的钱就占一名巴黎工人平均收入的88%。与此同时,法国农民除向政府纳税外,还必须向教会缴纳什一税,并向地主承担众多的封建义务。这一状况(       
A.延缓了法国工业革命的进程B.造成了农业生产的日趋衰败
C.激发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斗志D.加剧了法国社会的政治危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858年,美国南卡莱州议员詹姆斯在州议会中发表“棉花就是上帝”的著名演讲,其傲慢地宣称:“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大国敢对棉花开战,棉花就是王。”这从侧面表明(     
A.棉花对战争的胜败起了关键作用B.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适应时代发展
C.美国南方取得对北方的经济优势D.世界市场对南方棉花需求量激增
2024-05-2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湘豫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8世纪,欧洲兴起了批判《圣经》的热潮,如德国语言学教授雷马勒认为,圣经中描述的奇迹和展现神力的事件都是想象出来的或者虚构和夸大的描述,历史上真实的耶稣不过是一个激进的革命者。这反映出欧洲社会(     
A.推进科学革命的愿望B.倡导严谨的学术风气
C.推崇批判和探索精神D.追求信仰自由的思潮
2024-05-22更新 | 40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下学期校际联合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伏尔泰指出,人类社会之初人们组成家庭,由家庭联合成不同的民族。起初相互毗邻的小民族之间和平共处,但邻里间总会产生矛盾。因此,当一个民族侵犯另一个民族时,就会从中涌现出比较能干和有号召力的领袖人物。战争中的领袖自然而然地获得某种权威,成为本民族内部冲突的裁判者,人们开始服从他。这表明伏尔泰(       
A.认为国家是暴力的产物B.赞同国家是社会契约的结果
C.主张应以权力约束权力D.宣扬人生而自由平等的观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