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俗语即方言。但丁认为拉丁语是人工的,而俗语是自然的,俗语要比拉丁语高贵。但是,但丁认可的“光辉的俗语”必须是中枢的、宫廷的,而下层人民的俗语则是低劣的。材料说明
A.俗语成为思想解放重要依托B.人文主义开始广泛传播
C.拉丁语成为斗争的主要矛头D.文艺复兴带有阶级局限
2020-03-13更新 | 988次组卷 | 2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5世纪之前的欧洲,肖像画是国王、教皇、圣人和其他社会体系中高高在上的那些大人物的专享。到了15世纪,人们喜欢将家庭成员的肖像挂在家中展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追求生活上的自我满足B.宗教改革开阔了视野
C.科技发展导致绘画水平提升D.人文主义复兴和发展
2020-10-15更新 | 46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7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三模)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3 . 拉斐尔创作的《圣母的婚礼》,作品中圣母玛利亚及其夫约瑟端庄、文雅。达·芬奇创作的《圣母、圣婴与圣安妮》中,圣母赤着脚,更像一位村姑。这主要表明当时(       
             
拉斐尔《圣母的婚礼》       达·芬奇《圣母、圣婴与圣安妮》
A.宗教开始成为艺术创作素材B.新教成为艺术家的创作工具
C.美术作品回归人的自然属性D.艺术创作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2020-01-02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文艺复兴时期的“俗语运动”,让语言从中世纪的神学话语“下降”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世界中,曾被“排除”在语言之外的个体在新语言赋予的交谈功能的帮助下正式走入道德世界。这表明俗语运动
A.取代了宗教神学的主体地位B.降低了个人的道德水平C.推动了近代人权意识的觉醒D.消除了传统话语的弊病
5 . 如图是拉斐尔于1507—1508年创作的《花园中的圣母》,这幅画的人文价值体现在
A.标志西方人主义精神的起源
B.否定天主教会的宗教权威
C.抨击欧洲封建社会的腐朽
D.冲击中世纪宗教神学世界观
2019-11-11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6 .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马基雅维利说:“我们意大利人较之其他国家的人更不信奉宗教,更腐败,都是些不择手段的利己主义者。”在莎士比亚的笔下,意大利人多为坏蛋,比如伊阿古(《奥赛罗》)夏洛克(《威尼斯商人》)之流。这反映了当时意大利
A.资产阶级追求现实世界的享乐
B.出现人文主义过于泛滥的弊端
C.经济发展导致两极分化严重
D.天主教会势力遭到严重打击
2019-08-26更新 | 1143次组卷 | 3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维多里诺是14~15世纪意大利的教育家。他奉行“身心发展并重”的教育理想,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骑马、剑术、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他还要求学生研读古罗马作品和基督教作品,视之为道德教育重要内容。这反映出( )
A.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B.宗教制约着教育发展
C.教育摆脱了宗教束缚D.文艺复兴尚未影响教育领域
2019-01-30更新 | 2896次组卷 | 7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佛罗伦萨人文主义派甚至采取更惊人的步骤,他们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并且创立这样一种学说: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唯一方法。”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
A.鄙视贫穷B.认为财富即道德
C.揶揄上帝D.反对安于清贫的说教
2019-01-30更新 | 2663次组卷 | 7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2017-07-18更新 | 5317次组卷 | 153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8届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