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散文集》是法国文学家蒙田于1572—1592年完成的作品。书中认为感觉的不确定性使理 性也充满谬误与不确定性,人之所得只是学会了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宣称蔑视自己的存在 是人的最大弱点,懂得如何忠诚地、有意义地享受生活则是最高的善。这反映了作者(     
A.肯定社会进步B.反对宗教教义
C.追求人性解放D.强调理性批判
2024-05-1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4世纪蔓延欧洲的黑死病导致大量教授拉丁语的大中小学教师死亡,使得学校的拉丁语教育水平大幅下降,拉丁语作为官方语言逐渐走向衰落,欧洲各国的官方语言普遍从拉丁语转向方言。这一结果(     
A.瓦解了传统文化的权威B.有利于宗教改革的推进
C.推动了人文主义的兴起D.推动了民族意识的萌发
2024-05-14更新 | 240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联合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达·芬奇在《论绘画》中阐述,画家需要了解眼睛对外界景物感知的方式,并开始探究光学现象和视觉特征,他还设想了一些公式和假设来解释所观察到的结果,试图发现可以用来制造光学器具的原理。据此可知(     
A.近代科学推动文艺复兴扩展B.视力运行机制由达·芬奇提出
C.艺术探讨带动科学研究发展D.达·芬奇开创了实验研究方法
2024-05-07更新 | 9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4 . 中世纪的西欧音乐多以宗教目的为主,其内容主要为诵经祈祷和礼拜歌唱。但创作于13世纪的戏剧《罗宾与玛丽昂》则以旋律自然的对话形式,歌颂了民间爱情的忠贞,嘲弄了封建骑士的卑劣.据此可知,该剧的创作(     
A.受到了文艺复兴的影响B.体现了商业革命的作用
C.展示了理性主义的内涵D.表达了市民的价值取向
2024-01-05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春》是意大利画家波提切利(1445—1510)的蛋彩画,作品中讲述了罗马神话故事中的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以及传信使者墨丘里,整幅画作在金色小树林场景中展现了一派盎然春机,这是诸神为春天到来而欢歌的场景。由此可见,该画作(     
A.旨在复兴古罗马文化B.主张神权至上C.开创了新的绘画风格D.提倡人文主义
2023-12-15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名校联盟2024届高考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6 . 17世纪开始,法国巴黎大学的课程内容开始由自然哲学和一部分与自然科学有关的内容组成,以牛津和剑桥为代表的英国传统大学,课程的重心基本上转移到造就未来学者和绅士阶层的“自由教育”上,这种所谓的“自由教育”主要由古典语言和文学作为课程的核心内容。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B.教育摆脱神权束缚的要求
C.城市自治运动的发展D.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530年,荷兰哲学家伊拉斯谟在《男孩的礼貌教育》一书中强调,一个全面发展的人,除了具备各种专门的知识外,还应具有高雅的举止、整洁的服装和文明的谈吐,懂得各种社交礼仪。这一主张(     
A.促进了生活方式世俗化B.违背了男女平等的基本原则
C.体现了新兴阶级的要求D.反映了理性主义的广泛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在论述文艺复兴时说:“这个有形的世界是上帝以爱来创造……人能够由于承认上帝而把他吸引到自己灵魂的狭窄范围以内来,但也能由于热爱上帝而使自己的灵魂扩展到他的无限大之中——这就是在尘世上的幸福。”由此可知,文艺复兴运动(       
A.维护了教会至上的地位B.推动了城市世俗生活发展
C.增强了人们的理性思维D.使民众生活方式发生质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意大利的安布罗乔·洛伦采蒂绘制的壁画《好政府与坏政府的讽喻》(约1388—1340年),传达出了反君主制的思想,对公平、公正、共和与善治的强烈渴盼。人们看到,尽管受到教廷与神圣罗马帝国的牵制,但这些城市共和国依旧不懈地追求着自由的理念。这反映了当时(     
A.人们开始怀疑宗教神学的权威B.市民阶层对新秩序的追求
C.产生新的政治和社会组织形态D.意大利地区经济文化繁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楚弓楚得”的典故出自《说苑·至公》。欧洲学者在17世纪用拉丁文给《论语》作注时,认为中国人心胸宽广、有君子之德,援引了这一典故,但将其中的“弓”换成了西方骑士惯用的“盾”。这说明(     
A.文献转译曲解原著价值立场B.文明交融推动世界文化繁荣
C.文教推广带有个体主观经验D.文化借鉴基于特定历史语境
2023-07-10更新 | 3109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