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疫情的爆发往往引起人们更多地关注社会问题。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浩劫当前,这城里的法纪和圣规几乎全都荡然无存了;因为神父和执法的官员,也不能例外,都死的死了,病的病了,要不就是连一个手下人也没有,无从执行他们的职务了;因此,简直每个人都可以为所欲为。在这种情况下,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开始抬头。

——薄伽丘《十日谈》

薄伽丘笔下的人物崇尚与大多数前辈不同的品质。他们不再热衷于虔诚、军事技艺,而认为智慧和灵活对成功来说是必要的。……报酬和胜利属于那些活跃的或者自助的人。

——美国历史学者罗伯特·戈特弗里德《黑死病:中世纪欧洲的自然和人类灾难》

材料二   2020年3月,白宫表示考虑以联邦政府名义下达对纽约州等三个疫情严重州的强制隔离,遭到纽约州州长科莫的强烈反对,认为这是“联邦政府向这些州宣战”。因为根据联邦分权原则,对重点疫区是否采取强制隔离属于各州行使的权力,联邦政府无权用强制性手段干预州政。除非各州愿意让渡一部分治权,联邦政府无权统一部署旨在切断病毒传播链的强制性措施。

——魏南枝《美国抗疫不力的政治制度症结》《光明日报》2020年06月14日 08版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两部著作的史料价值。运用这两则史料研究文艺复兴运动,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并概括黑死病对欧洲思想领域的影响。
(2)材料二认为美国抗疫不力与什么政治制度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对该制度进行简要评析。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的人文学者认为,对于基督徒而言,结婚建立商务关系和从事公共事物都是十分荣耀的,他们为那些拒绝修道院生活推崇在社会中积极生活的人进行了勇敢的辩护,于是,人文学者的道德思想代表了一种试图使基督教的价值和道德观念与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日益发展的城市和商业社会相适应的努力。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通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二:如果说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和人文主义者们开创了一种趋势的话,那么启蒙思想便是这种趋势的最高峰。启蒙思想家们不愿借鉴任何基督教教义,彻底摒弃了宗教界拥有圣赞的论说。他们坚信个人能够通过理性之光完善自身和社会。代表人物孟德斯鸠、卢梭等人提出了建立在全新的国家与个人关系概念之上的政治哲学,认为国家的存在不应只是聚敛权力,也应该增加人类的幸福。基于这一观点,毫无建树的君主制甚至寡头政治,都越来越显得难以适应。

———摘编自(美)马文·佩里《西方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学者的思想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启蒙思想是文艺复兴所开创趋势的“最高峰”的理由。
2023-07-3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延安新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对自由的追求是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马丁·路德的思想和教会成了自由的旗帜,因为马丁·路德的原则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他将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开放的、可以按照自己心愿与神对话的信仰方式,使基督教徒获得了自由,特别容易在德国和欧洲流行开来。更为重要的是,新教置宗教和教会于政府行政和国家法律的掌管之下,从而消除了教会对于世俗权威的威胁,社会又恢复了它的秩序。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在卢梭看来,权利绝不是建立在暴力和强权之上,而只能建立在自由的契约之上。因此,社会契约是一切政治自由与权利的来源。康德则认为自由的个体具备自己决定自己的性质,在理性世界中,自己的意志成为主人。自由既要求不受别人约束,同时又不去约束别人,自由需要服从于理性的“法则”和“要求”。

——摘编自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据材料二,分析宗教改革运动在追求自由方面的进步。
(3)据材料三,概括卢梭和康德关于自由的观点。归纳启蒙运动最大的价值意义。
2023-03-14更新 | 452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艺书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

材料二   科学的人文主义是在保持和光大旧人文主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给它注入旧人文主义所匮乏的科学要素和科学精神。其新颖之处在于:明白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以此作为安身立命的根基之一;对激进的唯意志论和极端的浪漫主义适当加以节制;依靠科学自身的精神力量和科学衍生的物质力量,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自我完善;科学理应是而且必须是为人的和属于人的,为的是人的最高和长远的福祉。没有人文情愫关怀的唯科学主义是盲目的和莽撞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完成下列题目
(1)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哪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它们能够兴起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3)据材料二,概括“科学的人文主义”的内容。
2023-02-07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历史试题(等级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

材料二   科学的人文主义是在保持和光大旧人文主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给它注入旧人文主义所匱乏的科学要素和科学精神。其新颖之处在于:明白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以此作为安身立命的根基之一;对激进的唯意志论和极端的浪漫主义适当加以节制;依靠科学自身的精神力量和科学衍生的物质力量,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自我完善;科学理应是而且必须是为人的和属于人的,为的是人的最高和长远的福祉。没有人文情愫关怀的唯科学主义是盲目的和莽撞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马龙闪、王维《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科学的人文主义”的内容。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了“仁者爱人”说;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荀子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早期的民本思想由此形成。在秦汉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里,民本思想仍是重要的官方意识。总结历代的民本思想,可以看出充分肯定“民”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君与民相互制约,“君与民,是对立统一的”。儒家民本观以群体为其本位,是通过家庭把社会团体和个人联系起来的,如果没有家庭,个人和社会团体的作用就不能相连和发挥。

——摘编自樊国华《先秦诸子与管理哲学》

材料二 近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随着文艺复兴而诞生。近代人本主义者高举人文旗帜,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以人的世俗幸福和欲望反对封建禁欲主义。纵观西方文化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本主义作为西方文化的一条线索贯穿着西方文化的始终。人本主义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为本,根本出发点是为了人的权利、尊严、需要、成长、发展以及最终实现人的价值。西方的人本主义比较强调个人价值,奉行的是个人主义,强调个体的人格、自由,重视的是个体的人权,平等,人际关系主要靠契约来维持。在西方,人本主义强调个人的作用和价值,因此弱化了家庭的作用,通常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得自私自利,只考虑自己而不顾及别人。近代西方人本主义讲的是作为独立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首先关注的就是公民的权利,他们强调人生来是平等和自由的,任何人都没有驾驭和支配他人的权利。

——摘编自陈新忠《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教育影响评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相比较,近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不同之处,并简析两者共同价值。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的后期,城市经济的繁荣,使事业有成、财富巨大的富商、作坊主和银行家等更加相信个人的价值和力量,更加充满创新进取、冒险求胜的精神。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相信并颂扬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力量和人的伟大”,认为人可以创造一切;人生的目的不是死后升天,而是对现实美好生活的享受”;人的各种欲望不应该加以抑制,而应当予以满足。

材料三   文艺复兴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以往一直受到严重抑制的个人创造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


(1)据材料一归纳文艺复兴兴起的原因。
(2)据材料二分析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
(3)据材料三分析文艺复兴的核心及其影响。
2022-08-1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黄泛区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西欧人文精神不断发展,科学与理性的阳光照亮欧洲大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中世纪(奥古斯丁)的观点,男人和女人不但无法凭借自身的努力去取得个人完善,甚至进行这种尝试都是错误的和有罪的。人类必须完全服从神的意志。……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相信并颂扬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力量和人的伟大。认为人可以创造一切;人生的目的不是为了死后升天,而是对现实美好生活的享受;人的各种欲望不应该加以抑制,而应当予以满足。

材料二 西欧的宗教改革家认为,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信徒得救与否全凭信仰,只有信仰上帝和行善才能上天堂,以此来否定天主教的等级观念和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是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反杜林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简要说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与中世纪基督教思想的不同。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宗教改革家的主要思想。与材料一相比,在人文主义体现形式上的最大不同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家高举的理论旗帜是什么。为构建“正义”“平等”的新社会,他们对人文主义又提出哪些新的内容?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儒家的人文思想远避宗教蒙昧说教,习惯于将其置放在宇宙—社会秩序中来加以思考,把人看作“天地之心”,作为“万物之灵长”。人既是“万物之灵长”,也为万物中之最贵者,此即孔子所谓的“天地之性人为贵”。高贵的人“参天地而化育万物”,是这个世界的主宰。历代儒家,无论是从子思、孟子至陆九渊、王阳明的心性派,还是从荀子到朱熹再到王夫之的隆礼(理)派,尽管其学理、学旨颇有殊异,但在阐发其人文思想时,几乎都在反复论证这个命题。由此出发,历代儒家也大多伸张人的世俗追求与欲望。总之,儒家也把七情六欲看作是人与生俱来的“性”,并肯定其合理性。

材料二   14世纪的意大利,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的彼特拉克对人的个性尊严做了有力的褒扬。他强调:“宇宙是以人为中心的,是上帝为了人类的世俗生活而造就的东西。”因此,人应当是世界主宰,应当具有行动和思想的自由,这一自由的价值远比生命高贵,因为“失去生命本身要比失去自由好些。如果没有自由,生命只是一种徒有其表的冒牌货”。到了15世纪,佛罗伦萨等地的人文主义者,更是用夸张而华美的修辞风格、以专论的方式系统地表达了这一思想。彼特拉克宣称:“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之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抱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求凡人的幸福。”在15世纪的意大利,著名人文学者波吉奥在《论贪婪》中,明确地将“美德”与人的财富、金钱欲联系起来。他要人们发扬追求财富与金钱的美德去经商致富,“一个人越富越光荣”。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孟广林《中西人文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三   法国启蒙运动最重要的思想家伏尔泰终其一生尊崇、仰慕中国的孔子,不遗余力地宣扬、倡导孔子及其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堪称欧洲孔门第一弟子。伏尔泰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来影响别人,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伏尔泰以中国文化来抨击欧洲宗教的黑暗和专制,并大声感叹:“我们不能像中国人一样,真是大不幸!”

材料四   198711月,法国前总统希拉克说,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在中国看到了一个理性、和谐的世界,这个世界听命于自然法则且又体现了宇宙之大秩序。他们从这种对世界的看法中汲取了很多思想,通过启蒙运动的宣传,这些思想导致了法国大革命”。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与西方近代人文精神的相同之处,并分析中国古代人文思想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4~15世纪西方人文主义精神兴起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儒家思想在推动近代法国社会进步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022-04-21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历史上的文艺复兴运动也就像是一场辩论赛,或激情慷慨,或针锋相对。现在就让我们 一起去领略文艺复兴这场辩论赛的风采,认识人文主义的内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辩论一:人的价值如何体现?

辩论方:天主教会VS阿尔伯蒂(公民人文主义代表)

观点陈述如下:

天主教会:人类从亚当开始失去了自由意志,再也不能做出任何取悦于上帝的事情。作为 对亚当的罪的惩罚,所有人类也理应受到地狱的惩罚。人活在世上的唯一目的是赎罪。

阿尔伯蒂:人不是生来虚度光阴的,而是应当积极创造丰功伟业。只要不是彻底懒惰成性 或头脑迟钝的人,大自然都给他注入想要获得荣誉与赞美的强烈愿望。

张椿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财富观念的变化》


(1)辩论一中,天主教会与阿尔伯蒂的观点有何不同?

辩论二:财富面面观

辩论方:天主教会VS彼特拉克(14世纪人文主义之父)、布鲁尼(15世纪第三代人文主 义者的领袖)

观点陈述如下:

天主教会:世人应该抛弃尘世的财产,积累财产与信仰上帝是对立的,财产越多离上帝越 远,只有守贫才能接近上帝。由于人的贪婪产生了现世的财产,从而使人不爱上帝,不爱人类, 所以贪婪应该受到永世的诅咒。

彼特拉克:财富智慧带来危害,是不幸的根源,人们叫做财富的东西,对真正的哲学家来说, 既不是幸福,也不是值得尊敬的东西。

布鲁尼:财富本身并没有好坏的属性,它不过是完成某种行为的工具,在政治斗争中财富是 一种巨大的力量。财富是哲学家的朋友。哲学家只有有了丰富生活的必需品,从恐怖的精 神状态中解脱出来,才能潜心研究。

张椿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财富观念的变化》


(2)辩论二中,彼特拉克和布鲁尼的财富观有何不同?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