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诗人海涅对于路德通过翻译《圣经》将加工的德语普及到全国表示惊异,“在不到几年内便普及到全德意志,并被提升为共同的书面语言。至今仍通行于德国,并赋予这个政治上宗教上四分五裂的国家以一种语言上的统一。”海涅旨在评价(     
A.《圣经》语言的独特表达方式B.路德加工使用的德语生动贴切
C.宗教改革打破神职人员的垄断D.民族语言对德国统一的重要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德国宗教改革旨在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拯救人的钥匙不操纵在教会手中,而掌握在人的自身,只有人的自身以及由人自身而获知的信念才是拯救人的力量……。材料体现的观点是(     
A.否定了宗教信仰所具有的作用B.永生与永罚等都是教会决定的
C.肯定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D.提倡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2023-10-02更新 | 118次组卷 | 36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6世纪,亨利八世确立了王权至尊地位后,选择以英文《圣经》为载体,重塑英国社会基础上的“上帝话语”。这反映了(     
A.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B.理性主义的宗教观念
C.民族国家的政治特征D.封建专制统治的瓦解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按照英国宗教改革前的传统,商人死后要将其个人财产的1/3留给教会,或将遗产留给商人行会用于接济贫困成员。在近代早期的伦敦,商人占全部患善捐助者的36%,比例远高于贵族和乡绅,商人捐的财物也占总数的56%。商人慈善捐赠的获益者多是本教区内的老弱病残和一无所有的流浪汉等,甚至有商人直接为穷人购买衣服、食物等生活用品。中世纪后期的南安普顿商业行会章程有规定:每个成员在集会时必须携带两个塞斯特尔的啤酒给麻风病患者和其他需要照顾的人。16世纪前期,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后,教会财产被没收,教会作为慈善捐赠机构的功能被政府所取代。商人在参与態善活动过程中,其宗教情感逐渐减弱,社会责任感在不断地增强。1485年到1540年间,伦敦有45%的私人慈善捐款是给予教会的,而到16世纪末则减少到7%。受加尔文教、清教道德观的影响,商人对贫民和流浪汉产生了厌恶感,认为他们的贫困和流浪是由个人道德败坏和行为懒惰而导致的。

——摘编自陈娟、陈勇《略论近代早期英国商人的悉善活动》


(1)根据材料,指出英国宗教改革前后,商人慈善行为发生的转变,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宗教改革对促成这一转变的具体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早期英国商人慈善行为转变的影响。
2023-05-13更新 | 15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部分重点高中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马丁·路德说,如果把《圣经》比喻成一棵“大树”,其中的字句就是“枝条”,那么他已经摇晃过每根“枝条”了。有学者赞同马丁·路德独立探索的精神,认为他卓有成效地开辟了《圣经》批判之先河。这说明马丁·路德的行为(     
A.促进了人文主义的传播B.推动了《圣经》的研究
C.便利了理性主义的弘扬D.加速了宗教改革进程
2023-02-07更新 | 205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瑞士宗教改革家慈温利认为:“每个人都要依靠内在的启示对圣经的意义作出自我解释,任何人为的东西都不能充当个人与圣道之间的中介……获救是灵魂的体验,不在于理性思辨和语言表达。”这一主张(     
A.颠覆了人与上帝间的传统关系B.强调灵魂获救靠自己信仰
C.促使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D.保留了中世纪天主教残余
2023-02-03更新 | 402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理性”是现代性事业的根基,它的“成长史”体现出大起大落的剧烈节奏。下表是西方不同阶段有关理性的主要观点。

时期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强调“知识服务于修养”;理性(或德性)是人的本性,它要求人致力于在道德上实现自我完善
文艺复兴时期彼特拉克理性致力于声张和证明的,是自己属人的特性而非属神的特性;在对古典希腊、罗马文化的研究中发现了人的独立价值和尊严
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用人的主动信仰证明在上帝面前尘世的价值;理性被视为人的本质属性之一,人按照自己的意志、使用自己的理性去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
启蒙运动时期霍布斯、洛克、卢梭似乎有一个普遍的理性一直存在在那里,等待人们去发现;而只要人们发现了理性,它就会把世间的一切秘密与疑问解答

——摘编自姚德薇《近代西方社会思想中“理性”概念的发展与演变》

结合材料信息与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理性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8-25更新 | 645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北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三大思想解放运动的关系

可以说,“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宗教革命的逻辑延伸,或说是它们不可缺少、也不可避免的“续篇”。“文艺复兴”好像是一个酣睡的人慢慢苏醒;“宗教革命”进一步表现在“上帝”问题进一步突破;在引起笛卡尔以来整个世纪的沉思后,西欧进入了自觉地运用理智的阶段。所以“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以来思想的不断深化、不断让理性脱离神学羁绊、积累的必然结果。

——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近代编》


指出材料的主要观点,并简单论证
2022-08-20更新 | 17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下图是德国著名画家卢卡斯·克拉纳赫创作于1521的版画《敌基督——教皇出售赎罪券》。该画作意在(     
A.说明文艺复兴的原因B.反对德国的宗教改革
C.抨击教廷的欺骗行为D.强调科学革命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一场严肃的祷告,同样可以在草屋中或者猪圈里进行。……有说话声音的地方,就有上帝的所在。……只有在最后一个穷人得到照应后,才能考虑兴建教堂。至于教堂的建造、风格和装饰都无关重要。该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旨在冲破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B.构筑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C.使人开始摆脱基督教信仰D.使人获得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2022-06-24更新 | 268次组卷 | 42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承德二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考卷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