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科学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专制国王、文学巨匠、革命主角、科学之父……活跃在17世纪历史舞台上的这些人物,见证了英国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与发展。显然,17世纪在英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没有这一时期的奠基,就没有英国后来的地位与辉煌。就在英国发生革命的同时,开始于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革命也在英国达到了它的高潮阶段。这两大革命由此构成了一副17世纪“双元革命”的奇观。……17世纪双元革命的综合效果主要是启动了启蒙运动——一场为现代社会勾画蓝图的思想运动,而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标准价值观的锻造也是在这个运动中完成的。

——马克圭《世界文明史》(上)

材料二   人们已经厌倦了战争,因为战争没有给他们带来任何好处。但国王和议会的矛盾必然要以某种方式来解决。当时,不论君主专制者或主张议会主权者都不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因而,不经过暴力而经过妥协来解决国王与议会间的矛盾是唯一可能的道路。

——许大华《论“光荣革命”对英国的历史影响》

(1)阅读材料一,联系所学,说出活跃在17世纪英国历史舞台上文学巨匠和革命主角的代表人物,指出科学革命在英国达到高潮的表现,以洛克为例简要说明英国对启蒙运动的主要贡献。
(2)简述“光荣革命”后的英国是怎样经过妥协来解决国王与议会间矛盾的。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法国思想家柯耶夫说:“为了理解世界历史的宏伟建筑和世界历史的建造过程,只需知道用于建造它的材料就够了。这些材料就是人。为了知道历史是什么,必须知道实现历史的人是什么。·在人那里,在每个人中,有某种促使人——消极地和积极地——参与世界历史的完成的东西。”但是,这里的“人”具有内在的区分,那就是参与缔造“世界历史”的“建筑工人”“建筑师”和少数“仅限于谈论不是通过他们的行动创造的东西”的“知识分子”。

——摘编自冯庆《“世界历史”的内与外——欧洲近代政治史观下的审美启蒙难题》


材料反映了“人”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2022-05-13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各行业科技创新简表(部分)

行业唐代技术创新内容科技史学者的评价宋人的后续创新
制茶业新创杀青去涩制作工艺突破性进步,是今天最流行的方法之一沿袭唐人核心技术,新创茶,榈间作技术
制瓷业实现第二次高温技术的突破,开创彩瓷生产技术中国陶瓷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沿袭唐人核心技术
印刷业创雕版印刷术划时代性的贡献将雕版制版技术改进为活字制版技术
纺织业设计出人工程序控制的小、大花楼提花机重大技术革新改进出脚踏缳车、纺车,沿袭唐代提花技术

——摘编自周尚兵《对唐代科学技术水平的再认识》

材料二   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发展的状态


明清时期中国的两次科技交流

时间郑和下西洋明末清初
模式对流型
中国→←外国
单向型
中国←外国
状态主动被动

——摘编自王亚民《明代的科技发展与世界的比较研究》

材料三   欧洲从13~15世纪便陆续办起旨在培养能够适应社会、为社会服务的各种有教养的人的世俗学校,在这类学校中学习研究几何学和自然哲学(科学)等课程不仅是必需的,而且还会受到鼓励,哥白尼等科学巨匠就出自这类学校。在16世纪的意大利,布鲁诺、伽利略等人奠定了西方近代科学的基础,伽利略发明了对科学知识进行严格检验的系统的实验方法后,使科学成为“实证知识”且完全脱离作为“形而.上学”的自然哲学体系,并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17世纪末,牛顿力学体系的形成极大地借鉴了亚里士多德对时间、空间、运动、静止、位移和力的研究。近代西方科学的发展还非常明显地携带了相应的文化基因,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就是一种文化。

——摘编自钱兆华、高文芳《西方近代科学诞生和发展的文化因素》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技领域的变化,并分析造成变化的文化因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6~17世纪西方近代科技发展的文化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16~17世纪中西科技发展差异的认识。
2022-05-09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2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进入全盛时期。如果说14世纪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只缺少了一个中心,而15世纪佛罗伦萨成为这样的中心的话,那么到16世纪初这个中心已转移到罗马。这与教皇对于艺术的保护有很大关系。这个时期的教皇都热心于保护罗马帝国的遗迹,喜用壮丽的教堂及美轮美奂的宫殿来装点罗马城。为此,教会便不得不向世俗的爱好让步,向人文主义艺术家提供发扬才智的机会和条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材料二   牛顿在1687年发表了一部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这本书中他根据大量的数学上的证据提出了引力的法则。按照这个法则,“宇宙中的每一个物质的颗粒都吸引其它每一个颗粒,其吸引力的大小与二者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例,而与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例。”这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伟大的发现,它一下子揭开了宇宙的面纱,把它的秘密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由此类推,支配人类社会的法则依靠人的理性也可以为人们所发现。在牛顿的启发下,启蒙思想家们力图发现支配人事及社会的永恒的法则。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15世纪佛罗伦萨成为文艺复兴中心的原因,并举一例说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艺术家通过教会发扬才智的史实。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的研究成果,简述牛顿思想对自然界和启蒙运动的影响。
2022-04-09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哥白尼所创立的日心说理论无疑是天文学历史上一场撼天动地的变革,无愧于成为人类近代科学革命的伟大开端……在克拉科夫大学里,哥白尼开始自觉接受人文主义思想……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著作使哥白尼眼界更加开阔,看到了一些与托勒密“地心说”不同的非正统观点,亚里士多德也曾在他的书信中提到过与“地心说”不同的观点。1493,哥白尼协助沃伊切赫利用“捕星器”“三孤仪”等天文观测仪器,观测到了两次月蚀和一次日蚀,并作了准确、详细的记录。但是,依据托勒密的理论却无法解释所得到的大量观测数据,这些都使哥白尼开始对托勒密理论产生疑惑。……名师的指点使哥白尼在天文学、数学和占星学的研究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他的日心说理论逐渐成热,从此开始系统批驳地心说

——于祺明《哥白尼的天文学革命与上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哥白尼取得天文学成就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哥白尼取得天文学成就的意义。
2022-02-2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高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中叶,世界科学中心开始从意大利向英国转移。当时英国不但出现了像哈维、玻义耳和牛顿这样的科学巨人,而且科学研究活动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与重视。1660年,伦敦的一些科学家举行了一次会议,正式提出成立增进物理数学实验知识的学会。后来,查理二世正式批准成立皇家学会,并将英格兰的许多小型学会并入该会。皇家学会的基本宗旨是以增进自然知识为目的,贯彻培根的学术思想,注意搜集经验事实,注重实验、发明和实效性研究。皇家学会虽然有皇家许可证,并由政府为学会经营的科学事业提供财政资助,但基本.上是一个独立的民间组织。

——摘编自陈吉明编《科学技术简史》

材料二   1949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批准设立中国科学院。1955年,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宣布正式成立物理学数学化学部、生物学地学部、技术科学部、哲学社会科学部四个学部,选出了各学部的常务委员会。会后,各学部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和国际科学发展趋势,组织召开全国性学术会议,制定《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并相继组建了包括半导体、计算机、自动化和电子学在内的一批高新技术研究机构。19863月,王大珩等四位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向中央提出了《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高技术的建议书》并得到中央批准,形成“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这就是著名的“863计划”。

——摘编自刘海藩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全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皇家学会成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皇家学会相比,中国科学院有何特点?
7 . 近现代科技。

材料一   19世纪被称为"科学世纪",这不仅是因为自然科学在19世纪取得了辉煌成果,而且因为科学本身的面貌、它与社会生活诸方面的关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科学成了一种社会建制,即科学事业已成为社会构成中的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部门,成为一种职业。科学内部也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门化。同时,科学也更加国际化。从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技术的发明越来越依赖于科学知识。这样,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结合,成为一种巨大的推动力量,给人类历史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材料二   20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革命继续深入发展并出现了新的变化。同以往科学更多表现为个体劳动的特征相比,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研究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科学技术成了集体的劳作和创新,科学制度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的程度大大提高。过去是科学指导技术,而今,是技术的需要引领科学理论的深入研究,科学成了技术性的科学。随着科技与社会的互动日益明显,科学的社会化程度得到普遍提高。自然科学的发展因其自身愈来愈成为一种社会劳动,因而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已不再是两个彼此独立的领域,而是处于相互联系的统一体之中。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1)根据材料一,概述19世纪被称为"科学世纪"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20世纪下半叶科技的变化及影响。
2022-01-12更新 | 300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市州2022届高三1月期末联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8 . 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科技的进步有利于社会的全面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牛顿的时代,光不再是弥漫四周、纯粹、无色的神秘物质,不再是上帝的住所,而成了一个物理现象,它的规律可用反光镜和透镜来研究,它的颜色可用三棱镜来分析……宗教信仰的寄身之所由心转移到头脑中,神秘主义被数学所驱逐。

——(英)WC丹皮尔《科学史》

材料二   工具理性不同于价值理性之处就在于它更加强调技术上的精确性和可计算性,以客观结果为衡量依据,而这种“理性”形式与关注客观结果、注重精确性、讲求实践性的科学精神有相通之处,科技进步使后者逐渐由自然科学领域渗透到社会各领域,从而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的特性,现代法律体系、行政管理体系、现代社会科学体系,甚至现代派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领域,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工具理性的特征。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德国的崛起是以市场需求为基础,企业与政府合作……德国政府出面鼓励“技术接收”,从1886年到1890年四年间,德国六家大公司购买了948项英国专利。在国家的支持下,德国银行向本国公司提供数量远远超出私人投资占优势的英国公司所能运用的资金,使它们能够尽可能地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并有效利用研究成果……德国正是依靠一种新的体制和社会结构,推动科技与工业的发展。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牛顿时代人类对光的认识已经发生了变化。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牛顿以及爱因斯坦对光学发展的贡献。光学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请从文化艺术角度举例来说明。
(2)科技进步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请以近现代物理学的成就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崛起的原因。
2021-12-3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创新致远协作体2022届高三12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9 . 回顾人类的发展历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交融,共同照亮了人类前进的道路。

材料一   科学给人以力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三百年以前,人类做什么事情一般是凭经验出发,就是凭经验盲目地进行生产,然后在漫长的生产实践经验当中,提炼出技术,然后在改进技术过程当中,产生科学,但是到了近代以来,近代科学诞生以后,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革、变化,干什么事情首先从事科学研究,在实验室里边,发现事物的真相和原理,揭示规律,然后运用这个原理从事于这个发明技术,然后再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此人类就进入了理性社会。科学精神就是科学观念和敢于坚持这种观念的勇气。

材料二   科学思想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整个人类社会,科学给人以力量;而人文思想呢,像一颗明星指引人类前进的方向。如果说科学给人以力量,人文就给人以方向。

——袁正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你认为“科学精神”有哪些内涵﹖近代科学诞生后,对中国的近代化曾产生过哪些影响?
(2)以史实说明材料二中“科学给人以力量,人文给人以方向”,并论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
2021-12-27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高考研究会高考测评研究院2022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学习效率检测调研历史试题
10 . 宗教与科学在西方文明发展史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靠三种东西使一切人都服从:强力、狡猾和伪善……有三件事不能说出真相:教皇、赎罪券和无神论……有三种事物成为罗马的特点:教皇、古老的建筑和贪婪。”……16世纪初,德意志爆发了马丁路德倡导的宗教改革运动和伟大的农民战争。“一般针对封建制度发出的一切攻击必然首先就是对教会的攻击。”恩格斯把这一重大事件称之为“第一号资产阶级革命”。

——摘编自张少叔《关于“第一号资产阶级革命”的几个问题》

材料二   恩格斯认为,宗教对于具有世界影响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来说,“当是资产阶级利益真正的外衣”。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首先是从清教反对国教开始的,宗教之争成了革命的直接导火线,并对革命进程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苗岩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宗教》

材料三   如果说人文主义者和宗教改革家都是一些向后看的保守主义者,他们只是“意外地”开创了一个新世界的前景,那么17世纪的“理性主义者”们则开始自觉地开创一种文化新气象。他们树立起一套全新的思想规范,这套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思想规范在自然界中表现为可以运用数学方式来认识宇宙规律,在人类社会中则表现为通过社会契约而缔结的法律制度。如果说17世纪英国的自然神论者还羞羞答答地打着上帝的旗号,那么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则走向了激烈的无神论。他们陶醉在人类进步的光明前景中,运用羽毛丰满的理性对遍体鳞伤的基督教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赵林《理性与信仰在西方启蒙运动中的张力》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强力、教皇、古老建筑”方面的“罗马象征”。从人文主义角度阐释宗教改革运动被恩格斯称之为“第一号资产阶级革命”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清教”(新教)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产生深刻影响的主要表现,并指出当时“宗教之争”的实质。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17世纪英国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理性主义者”,概述18世纪启蒙运动“对基督教进行了猛烈的批判”的思想武器。
2021-12-15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