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超越。”超越主要表现在(     
A.批判教会的宗教专制B.宣扬人文主义精神
C.提出民主政体的构想D.追求现世的成功
2022-07-21更新 | 439次组卷 | 39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古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也,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卢梭从社会契约论中引申出了“人民主权”说。人民是最高权利的来源。人民的意志、公共意志应表现为最高权利。人民绝不允许在自己头上再加一个最高指挥者。最高统治者是人民托他办事的。卢梭反复论证:每个人生来就是平等的、自由的,平等和自由是合乎人的天性的,是自然赋予每个人的权利。他还认为:把最高权力集中一个自然人之手,也就是集中于一个具体的人手里,是及不合理的。

——杨鹏飞《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现代文明》

材料三   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启蒙思想与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

——张岱年等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问题
(1)材料一中黄宗羲提出的民主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中卢梭提出的思想是什么?有何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潮能与欧洲启蒙思想“等量齐观”吗?说出中外启蒙思想的的最大差异是什么?影响有何不同?
3 . 人文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 14世纪时,意大利中、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崛起的商人阶级由于拥有财富而创造了为财富服务的新思维,提出了关照人的生命与尊严的价值观。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传统更多地保留在意大利。……而且意大利各城市同拜占庭、阿拉伯一直有着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因此意大利人更容易接触古希腊手稿和艺术古迹。

材料三 18世纪启蒙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

——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请回答:
(1)材料一包含的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的条件。
(3)根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新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法国大革命中沦为阶下囚的国王路易十六读完伏尔泰和卢梭的著作后,不禁喟然长叹:“这两个人毁了法国!”这说明了启蒙思想
A.对法国大革命起到了动员作用B.导致了法国的政教分离
C.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彻底解放D.否定了法国的等级制度
2020-10-26更新 | 184次组卷 | 34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人文主义是西方文化的核心,是近代西欧社会转型的文化支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文艺复兴是一个巨人辈出的时代……归结到根本点,应该说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还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或正当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以往一直受到严重抑制的个人创造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

材料二 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材料三 十八世纪的天才们不单只是哲学家或某个方面的学者,最重要的是他们及其关注社会,更加具有批判的精神和意识。这些人就如恩格斯所说的,不承认任何外界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法庭的面前为自己的存在做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在这些启蒙学者眼中,以往的一切国家形式和社会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作不合理的东西扔进垃圾堆里了。


(1)材料一中的“个人主义”指的是什么思想?根据材料一概括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问题”的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的表现,并据此分析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理性法庭的面前”哪些“存在的权利”被“放弃”?这些“十八世纪的天才们”在“理性的法庭”里准备了哪些论据?
2020-10-1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涑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某中学为活跃校园文化,举办了中外文化展览。现摘录其中的部分展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展览一:中外思想集锦



(1)展览一中的两位思想家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从阶级属性和历史作用两方面谈谈这两种思想的不同之处。
(2)下表是展览中体现当时中西文明重要成果的两部著作的介绍,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空白部分。

展览二:中外文学荟萃



2020-09-04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7 . “一个人怎样才算是真正的人?就是能够自己有勇气进行独立思考,并且能够自觉的运用自己的理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言论,这样的人才算是真正有个性的人!”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B.启蒙运动强调理性并不拒绝个性
C.宗教改革家强调“因信称义”D.文艺复兴运动强调了人性的解放
8 . 在近代西方世界,“16世纪被称为是文艺创新的世纪,18世纪则是思想创新的世纪”。后者与前者相比最大的不同是
A.推动了西方的社会转型B.构建了资本主义政治方案
C.发展了人文主义精神D.批判了基督教会的专制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认为同时面对义利时,要“义以为上”,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更明确、更直接地主张舍生取义。董仲舒认为:“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朱熹指出:“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所以应当“革尽人欲复尽天理”。

——摘编自刘华堂《古代中西方义利观之比较》

材料二 西方人文主义者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现世的幸福,启掌思想家爱尔维修用求乐避苦的人性主张来反对封建束缚和禁欲主义。英国法学家杰罗米·边沁认为,功利就是道德的基础和善恶的标准,凡是符合功利的行为就是善的行为,就是值得去做的行为;凡是不符合功利的行为就是恶的行为,就是不值得去做的行为。

——摘编自柳娟《中西传统义利观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义利观的发展演变趋势。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家义利观与西方近代义利观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2020-04-0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世纪以来,研究者视启蒙运动为欧洲现代化转型的基石;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现代主义指责其具有极权主义和欧洲中心论的思想;21世纪后,新史学从种族问题、女性主义、环境主义等多个角度考察启蒙运动。这说明
A.历史研究缺乏明确目标和方向
B.社会发展会影响历史研究视角
C.环境史研究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D.新史学代表历史研究发展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