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权利(按现代义的“rights”)一词在西方是近代以后,伴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出现的。中国古代没有权利的现代解,但就“得到法律认可并保护的利益”而言,其在中国古代法律中也是存在的,正如罗马法中没有权利一词,但古罗马人的权利观念和权利意识可以在罗马法中表现出来。只不过,权利(现代义)在古代中华法系中未得到足够重视。司马迁历数各国、各地、各行各业、各式各样追逐权利的情况后总结道:“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司马迁还说:“皆非有爵邑奉禄弄法犯奸而富,尽椎埋去就,与时俯仰,获其赢利,以末致财,用本守之,以武一切,用文持之,变化有概,故足术也。”其中的“用文持之”的一种学术解释就是“用法律政令等文字方式维持下去”。

——摘编自方宇军《中国历史上的权利》

材料二   近代以降,民权一直被看作解决中国问题,打开中国枷锁的扣结。梁启超说:“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政弱之根源”“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故言爱国必自兴民权始”。孙中山创立了系统的民权理论,认为政治革命的根本是“民权主义”。新文化运动后,民权观念日益强化,权利被当作一种新道德,人们甚至用道德的种种属性来评判权利。但是,20世纪中国权利生长的“另一方面”是关于权利的观念、体系和保护机制“总是处在矛盾和反复之中”,难以落实。百年以来,国内民权研究主要有三种路径:一是传统文化中心主义,主张“天不变道亦不变”,对西方理论完全排斥;二是西方中心主义,主张“全盘西化”,对西方的东西照抄照搬;三是文化改良主义,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摘编自余少祥《中国本土主义的权利理论建构——评夏勇〈中国民权哲学>》

材料三   在现代国家,人们一般具有公法权利和私法权利。公法权利指的是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国家在公法权利实现中负有责任。以社会权(劳动权、休息权、受教育权等)为例:由于权利主体难以通过自由谈判、公平竞争和自我奋斗去实现,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帮助。日本学者大须贺明认为,社会权是与福利国家观相对应的基本人权,为此国家要积极干预社会经济生活,保护和帮助弱者。(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说,现代契约法已发生了“有重大意义的、富有戏剧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正是某些权利从私法权利上升为公法权利的过程,也是国家在私人领域积极作为的体现。

——摘编自余少祥《中国本土主义的权利理论建构——评夏勇<中国民权哲学>》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司马迁的权利观,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华法系对“权利(现代义)”不够重视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方权利观念的传入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的知识,列举“国家在公法权利实现中负有责任”的具体例证。
(4)《人权宣言》(1789年)宣称:“一切政治结合均旨在维护人类自然的和不受时效约束的权利。”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近代西方权利观的认识。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明”最初指对知识进步、技术进步、道德进步和社会进步的一种朦胧憧憬。1756年,伏尔泰的《风俗论》被视为世界文化史或文明史的开山之作。伏尔泰主张放弃以往历史中对偶然事件的叙述,而保留其中描写风俗习惯的材料,从而把杂乱无章的东西构成整幅连贯清晰的图画,并“力图从这些事件中整理出人类精神的历史”。在伏尔泰看来,人类精神的历史展现了从蒙昧到启蒙即文明的发展过程,所有民族概莫例外。为此,他不仅叙述了欧洲史,还叙述了中国、印度、波斯和阿拉伯等亚洲民族的历史,其文化史或文明史具有了前所未有的世界视野。伏尔泰借自然规律论证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变化:“大海不可能覆盖于阿尔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之上,那样的看法是同万有引力和流体静力学定律相抵触的”。

材料二   施宾格勒在1918~1922年出版的《西方的没落》中认为,世界历史上曾经存在过8种高级文化。即埃及文化、印度文化、巴比伦文化、中国文化、古典文化(希腊罗马文化)、伊斯兰文化、墨西哥文化、西方文化。尽管作为有机体的文化具有差异性,但它们的发展却又遵循有机体的普遍规律。每个文化的历史都要经历前文化时期、文化早期、文化晚期和文明时期四个发展阶段,每一阶段都要经历一千年左右的漫长岁月。布罗代尔放弃已有的理论模式和欧洲史局限,全面考察和比较了15~18世纪的世界历史,他在“绪论”中说:“我立足于长时段,根据过去和现在的辩证关系,从时间上进行比较.这种方法从未使我失望。我还从地域上进行尽可能的比较,因为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我把自己的研究扩展到全世界,使之‘世界化’。”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徐浩《西方文明史比较中研究范式的转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伏尔泰历史观的特点,并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明史研究范式的看法。
3 . 表1、表2是近代英国报刊业大事年表(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党报时期”

时间概况
16401660出版30多种报纸和新闻印刷品,如保皇派创办的《神圣帝国信使报》《学院信使报》,国会派《公民信使报》《不列颠信使报》等,报道英国革命、国会、皇室的新闻。
1665《牛津公报》创刊,英国第一份真正的报纸,报道官方新闻及社会新闻。
1688“光荣革命”后,辉格党创办《辉格考察家》《自由人》,托利党创办《考察家》《每日新闻报》,由一些文化名人为其撰稿,报道两党活动。
1731《绅士杂志》创刊,主要报道国会问题。

2“商业报刊时期”

时间概况
1785创办《泰晤士报》。该报售价低廉,致力于报道国内外重大新闻,及时报道法国大革命的进程,后跻身英国一流报纸行列。
1801非政治性的《每周快讯》在伦敦创刊。
1837英国工人宪章派左翼领袖奥康瑙尔创办《北极星报》。
1855《每日电讯》创刊,售1便士,是英国最早的“便士报”,成为廉价报纸的先驱。
1862共有报纸1165家,杂志213家。
1896北岩爵士创办《每日邮报》,报道内容贴近市民生活。

——摘编自王达奇《简述西方国家报业的发展阶段及规律》

(1)据表1,指出英国报刊业的特点。
(2)据表2,说明英国廉价报纸流行的原因。
2023-11-17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启蒙运动最早出现于英国,自由主义是这一时期启蒙思想的主流。由于英国革命的目标始终停留于限制王权而非消灭王杈。这些主张符合当时英国自身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发展状况,但是对于后来欧洲大多数国家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专制王朝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的状况来说,这些主张显然不符合发展中的资本主义的需要。18世纪法国,冶炼和采矿业开始使用机器,纺织业由于使用珍妮纺纱机而迅速发展;北部出现资本主义农场,农业国的面貌发生改变;在政治上,这一时期的法国“专制制度的长期排斥使这些人不得不相信要么全部全盘接受过去不正义的制度;要么全部全盘推翻这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架构”。以资产阶级为领导的第三等级的共同要求是彻底铲除封建专制制度。这一时期,法国先后出现了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等一大批思想家,这些思想家所阐述的政治思想更为成熟、系统、彻底。

——摘编自张朝阳《法国何以成为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

材料二   下面是1719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的政治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成为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近代世界史的相关知识,提炼一个主题,并对主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主题准确,阐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3-12-0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多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启蒙思想

材料: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史上资产阶级最伟大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唯物主义成为启蒙思想的精髓,在启蒙思想家中,自然神论者占多数,其中包括伏尔泰、孟德斯越、卢梭在内。他们既要坚决摒弃体现封建神权的传统上帝,又未能摆脱宗教神学的旧观念,他们设计出来的上帝是关心人类“共同利益”的,能够体现卢梭所强调的人的“公共意志”,而且是自然规律的化身。材料二以狄德罗、爱尔维修和霍尔巴赫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他们在哲学上继承和改造了十七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唯理论,彻底抛弃了宗教的外衣,推进了伏尔泰、孟德斯鸠的思想,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锋。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史上资产阶级最伟大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的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围绕启蒙思想的影响结合中外历史史实对“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这一观点进行论证。
2023-05-27更新 | 15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卢梭提出:“通过理想的社会契约建立起来的东西是主权而不是政府,主权总是在人民这一边,因为人民实际上就是公民的集合体。”既然“每个人都把自己奉献出来”。“转让是毫无保留的”,“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么作为公共意志的主权的承担者,必须是全体的人民,是“他们集体地”称之的人民。卢梭认为,主权在本质上是由公意构成的,而意志又是绝不可以被代表的。“它只能同一个意志,或者是另一意志,而绝不能有什么中间的东西。”法国作为卢梭学说的故乡自然首先受到这个理论的影响。从整个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来看,卢梭的学说无可争议地具有积极的作用。

——摘编自《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为中国的道德精英分子,梁启超在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时候,清醒地看到了其独特于西方思想的形态和特有的价值。无怪乎美国学者列文森认为:梁氏在1898年至1911年流亡日本期间,在知识上离开了中国传统,但在感情上却放不开,仍依恋着中国文化。戊戌政变失败后,流亡日本的梁启超在那里接触到了以卢梭为代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们的学说。他在《清代学术概论》中称:“启超平素主张,谓须将世界学说为无限制地尽量输入。”流亡期间,他与孙中山交往日益密切,对孙中山的武力革命逐渐持赞成态度。

——摘编自《梁启超戊戍变法前后政治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卢梭民权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思想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卢梭思想的历史影响。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拿破仑说:“大革命是思想家的业绩。”路易十六也曾哀叹:“伏尔泰和卢梭亡了法国。”从美国的《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到欧洲封建君主国家的“开明专制”,在世界各国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的过程中,无论根据本国历史条件采取哪一条道路,都得从法国启蒙思想中找到理论武器。但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自由”“平等”“人权”等基本政治口号,尽管在当时是进步的,但含有特定的阶级内容。所有启蒙思想,包括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内,提出“意见支配世界”和“理性支配社会”都无例外地陷入唯心论。而且启蒙思想家们设计的“理想王国”也并不如想象的那样美妙。

——摘编自黄振等《世界近代史重点和理论问题研究》

材料二   美国1787年宪法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深受欧洲大陆近代思想和法律影响。其最主要特点是显示了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原则。1776年杰斐逊起草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独立宣言》,其中涉及的民主共和国原则和美国宪政文化,成为1787年宪法必不可少的思想准备。战后初期美国实行邦联制,这实质上只是13个州组成的一个联盟,内部各自为政,中央政府权力十分有限导致社会动荡,政治经济局势呈现散沙状态,享受利益的特权阶级仅限于富人和奴隶主,再加上当时美国不同利益集团分化,导致社会矛盾突出。因此,美国改邦联为联邦,通过立宪加强中央政府权力,缓和各方矛盾。

——摘编自杨丹卉《对1787年美国制宪的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启蒙运动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颁布的原因及其积极作用。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使得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政治改良也提上议事日程,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出现了民间社会发展的“黄金时代”,甚至依稀可见近代市民社会的雏形。但令人不无遗憾的是,这种良性互动关系未能得以长期维持,加之社会自身存在种种难以克服的缺陷,导致近代中国始终无法孕育出成熟的市民社会,也无从根本改变一以贯之的强国家弱社会的结构性特征,更难以使近代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发展之路。

—朱英《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

材料二在东西较量中,西方在近代逐渐强大,并建立起世界殖民霸权,而东方却沦为列强的殖民地,从此一落千丈。有学者分析,西方赢得这场较量的三个关键因素是国家、市场和社会的崛起。这三个因素不是齐头并进的,它们有时合作、有时对立,相互缠绕、相互塑造每个因素都存在几种不同的细分模式。顺着这个思路可以推测出,实现现代化的途径其实有很多种。

—摘编自李筠《西方史纲:文明纵横3000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呈现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国家实现社会转型的原因。
2023-05-06更新 | 21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3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二)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启蒙运动不是陡然而至的。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人认识到世界其他地方还存在迥异的民族、宗教和文明形态,使基督教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成为虚假之言。17世纪初,英国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等作品,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17世纪的欧洲逐渐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路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而不是盲信教廷的权成。伏尔泰对中国由明智的君主和哲学家统治赞赏备至,据此提倡实行开明的君主制。

——摘编自《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材料二     社会秩序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它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它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

——卢梭

自由是按法律的要求做任何想做的事情。如果一个人做法律禁止的事,那他就不再自由了,因为其他人都拥有这个权利。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三     战后的最初几年……更多的人认为对付这些印第安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他们驱逐出白人的势力范围。乔治华盛顿旗帜鲜明地支持这种意见。他说:“我们的扩张,将使这些野蛮人和狼都退出我们的视线。他们都是我们的猎物,只是外形不同。”

——摘编自加里纳什《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启蒙运动不是陡然而至”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分析启蒙运动的影响。
(3)分析指出材料二、三的矛盾之处。
10 . 16〜18世纪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利玛窦的意大利姓名是玛泰奥利奇(Matt Ricci),为了带上中国姓名的韵 味,他自称姓“利”名“玛窦,••••••在服饰方面,利玛窦••••••改服儒士长衫,以优游于士大夫 群中••••••洞悉中国内情的利玛窦深知,要使被中国人视作“旁门左道”的天主教真正植根于 中国土地,最要紧的是和学术阶层相联络••••••有必要以学术为媒,借西洋科学、哲学、艺术引 起士大夫的注意和敬重。

材料二

时间事件
1669 年康熙帝命传教士南怀仁主持钦天监
1678 年康熙帝致信教廷,要求派遣具备数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知识的传教士来华
1704 年教皇克莱孟十一世禁止中国基督徒祀孔、祭祖
1707 年康熙帝下令驱逐传教士多罗等人
1717 年康熙帝下令礼部禁止天主教在华的传播
1724 年雍正帝诏令全国驱逐西方传教士,勒令教徒弃教
1784 年乾隆帝下令发动对教士、教民的全国性大搜捕
1805 年嘉庆十年大教案,严禁传教士由澳门潜入传教

——整理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伏尔泰在中国发现了 一个“新世界”,这个“新世界”的伟大,已经不在器物,也不仅 在制度,更重要的是思想观念。它具有新的精神和新的文明,成为他致力于改造法国社会的 政治理想,成为他激励赞赏和追捧的一个文化榜样。伏尔泰对中国的热情,对孔子的赞颂, 不仅是他个人的喜好,而且是当时整个时代的文化风尚。在许多启蒙思想家眼中,孔子是他 们的理想和典范。

——摘编自武斌《孔子西游记:中国智慧在西方》


(1)根据材料一,概括利玛窦易名改服、积极引介西学入中国的原因,并结合所学举出两例明 末清初“西学东渐”的成果。
(2)根据材料二,指出清政府对传教士态度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当时清政府态度变化的 原因及其所造成的后果。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请从器物、制度、思想三个角度举例说明中华文化对欧洲的影响, 试析伏尔泰“赞颂和追捧”中华文化的原因
2023-03-25更新 | 27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选考仿真密卷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