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欧洲启蒙运动期间,除了专业科学家积极投身于物理、化学、天文学、动植物学的研究外,各种科学仪器和模型出现在许多私人实验室和沙龙中,许多业余爱好者积极收集资料、写作科学论文,科学报告和科学发现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这些现象说明(     
A.启蒙思想得到普遍关注B.科学实用价值得到认可
C.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D.人类自我意识初步觉醒
2 . 卢梭认为只有直接民主方可体现民意,伏尔泰主张开明君主制并得到众多欧洲君主认同,孟德斯鸠强调分权制衡。据此可知,三位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A.符合欧洲君主政治改革的要求B.反映出不同的阶级属性
C.是对天赋人权实践的不同认知D.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2023-11-02更新 | 509次组卷 | 6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第二次摸底考)考试历史试题
3 . 启蒙运动后期,“乐社”成为市民阶层进行主要音乐活动的地方,这种组织不断吸引民众进而开始出售门票,形成“音乐会”,成为独立于教堂之外,不被政府应用为典礼性场合的地方。据此可知
A.传统音乐无法取得民众认可B.音乐受众群体逐步扩大
C.音乐创作人文主义气氛浓郁D.贵族与平民间趋于平等
2023-10-23更新 | 259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启蒙思想家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思想分歧,特别是卢梭与伏尔泰,可以说是形同水火、势不两立。”卢梭与伏尔泰思想对立的最主要表现是(       
A.是否信仰宗教B.代表不同阶级的利益C.倡导不同的政体D.对私有财产态度不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康德认为在他们(哥特人)确立了势力范围之后,人们的审美趣味出现堕落,史称“哥特式风格”,最终以狰狞怪相结束。当今德国学者约翰内斯·弗里德却认为历史上的哥特人并没有发明哥特风格,人们称之为哥特,其实不过是对历史的歪曲。然而这种歪曲,却因为康德及类似的文化名人的评判,被人用来排斥整个中世纪。面对历史争论,我们应当(     
A.选择善的事实,作为历史事实B.用以论带史理解历史问题
C.考察史料来源,评判史料价值D.及时纠正前人的历史偏见
2023-07-25更新 | 106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道德和政治科学的真理,像自然科学体系的真理一样,具有同样的确定性,甚至像自然科学的某些分支学科那样,可以达到数学上的精确性。” “自然的统治”——政治应服从科学规则,支配自然的理性也应成为公共事务中的至上权威。这些观点(     
A.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B.影响文艺复兴的核心主张
C.服务于理想社会蓝图的构建D.源于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2023-07-21更新 | 79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法国历史发展简表”。以下对法国政治制度建设的历史理解正确的是(  )
                            法国历史发展简表

时间

事件

18世纪

启蒙运动进入高潮,涌现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思想家

1789年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792年

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1804年

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法国民法典》

1875年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
①18世纪末,法国的文官制度最终建立起来
②法国成文法体系对世界法制建设有重要影响
③19世纪70年代,法国最终确立了共和制
④法国政治体制部分实现了启蒙思想家的理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同为启蒙思想家的伏尔泰与孟德斯鸠对当时中国政治的态度迥异。伏尔泰认为在中国的政治制度下“皇帝要实行专断是不可能的”,“在那里(指中国)人们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保护,那就是中华帝国。执行这些法律的机构越多,行政系统就越不能专断。”孟德斯鸠则评价中国:“既谈不上有荣誉,也谈不上有品德,其原则只有恐怖,它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对上述言论判断正确的是(     
A.孟德斯鸠和伏尔泰都主张主权在民
B.言论差异源自于两人代表的立场不同
C.两者对当时中国的政治制度做出客观的评价
D.两者言论迥异,但是立论的政治原则却相同
2023-07-10更新 | 290次组卷 | 9卷引用:浙江省2024届1月高三选考模拟(1)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楚弓楚得”的典故出自《说苑·至公》。欧洲学者在17世纪用拉丁文给《论语》作注时,认为中国人心胸宽广、有君子之德,援引了这一典故,但将其中的“弓”换成了西方骑士惯用的“盾”。这说明(     
A.文献转译曲解原著价值立场B.文明交融推动世界文化繁荣
C.文教推广带有个体主观经验D.文化借鉴基于特定历史语境
2023-07-10更新 | 2926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3年高考海南历史真题
10 . 《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一书中指出,在启蒙运动的哲学家们看来,道德观念、善与恶的意义,均产生于与人类经验有关的愉快或痛苦的感觉,所以人们可以像牛顿发现自然世界的规律一样发现人类心灵的规律,从而开拓一条……对人类社会进行改造的途径。作者强调对人类社会改造的途径是(     
A.人性B.理性C.科学D.宗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