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   一部书的传记

《科学、美术与工艺百科全书》(《百科全书》)的编纂、出版工作从1751 年开始,至 1772年完成。

主编狄德罗决心通过对《百科全书》的编纂、出版来改变人们的思想方法,掀起一场人类精神上的革命。出身于手工业家庭的他承担手工业栏目。他亲自到工场、车间去观察,甚至直接参加劳动,以准确地描述各种机器和工具,解释各种操作程序和工艺。此外,他还主张把国王的权威降低为由人民的允许才能获得。

其余的编者共160人,他们系统地把当时全部知识汇编为一部以字母顺序排列的多卷本图书。在生产与传播链条上,他们与出版商、经销商一起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百科全书》的编纂、出版处于一种恶劣的行业环境中。比如,一方面完善的版权保护缺失及盗版围困等;另一方面,由于书中包含了大量的启蒙观念,招致了当局的不满。

《百科全书》历经流言、迫害最终保存下来。随着价格逐渐下降,读者群由传统的精英阶/层渗透到了诸如律师、医生等中产阶级,由法国境内到超出国界。作为编书官方语言的法语也得到了不断的充实,最终法语取代了拉丁语成为国际通行的学术语言。在这一过程中,书在出版之初达到数百万图尔里佛的规模,此后以滚雪球的方式不断扩大,致使它成为 18 世纪最大的生意之一。

——摘编自[美]罗伯特·达恩顿著《启蒙运动的生意》

请你对“一部书的传记”加以解读。
2024-05-30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2 . 16世纪以来全球联系加强,中西文化交流随之更加密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8世纪,"中国热"风行欧洲。这场风潮体现为欧洲追捧中国的用品、器具以及赞扬和推崇中国的政治与文化等。然而欧洲"中国热"对中国形象的构建,只是欧洲人依据自身的文化认知、审美趣味及政治需要而塑造出来的杨永平《1618世纪欧洲的“中国热”及启示》

材料二   但是“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几乎没有一个欧洲国家思想家认为中国社会及文化有可取之处”。赫尔德认为“这是一个为避免犯错误而仅有一个人干活的群……它对一切外来事物都采取隔绝、窥测、阻挠的态度”。19世纪时,欧洲流传一个比喻“这个帝国是一个木乃伊,它周身涂有防腐香料,描绘有象形文字,并且以丝绸包裹起来,它体内的血液循环已经停止”。当更多的欧洲人这样看中国时,他们的军舰来叩关了。

——夏瑞春《德国思想家论中国》

材料三   近年以来,吾国人之羡慕西洋文明无所不至,自军国大事以至日用细微,无不效法西洋,而于自国固有之文明,几不复置意。然自欧战发生以来,西洋诸国日以其科学所发明之利器我杀其同类,悲惨剧烈之状态,不但为吾国历史之所无,亦且为世界从来所来有。吾人对于向所羡慕之西洋文明,已不胜其怀疑之意见,而吾国人之效法西洋文明者,亦不能于道德上或功业上表示其信用于吾人。则吾人今后不可不变其盲从之态度,而一审文明真价之所在。

——杜亚泉《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1916年)

以“近代以来的中西文化交流”为主题,撰写一篇历史论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法国当时的历史来看,民族主义是在对抗宗教神权和封建专制王权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型共同体的情感意识。在大革命之前,法国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资产阶级思想启蒙,平等、自由、人权等观念已深入人心,为大革命时期所建立的新的共同体坚持,并体现在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法国民族主义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国的民族主义显示出了极强的政治影响力,随着法国大革命逐渐蔓延。

——摘编自崔卫峰《“民族主义”内涵之我见——以法国民族主义的产生和特点为例》

材料二   1908年,刘式训上奏清廷要求制定国籍法,他列举了四点理由:一是主权的问题,认为国籍可以看作是“声张主权的一个要件”;二是与条约的关系,认为海外殖民地 的“登录民”(华侨)回到国内置办财产,可能导致“禁止外国人在内地置产”的条约遭到“暗中破坏”;三是应对欧美“出生地主义”国籍法可能对我国“血统主义”传统造成的冲击;四是欲成为近代立宪国家,不论选举或征兵都需要确定国民,“国籍法不可或缺”。该项奏折得到皇帝批准,制定国籍法被提上议事日程。

——摘编自王承庆《中国外交体制的建立与近代化转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中民族主义的内涵,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
2023-11-02更新 | 13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世界大事时间轴(部分)
对于18世纪,学者们有“革命时代”“工业时代”“科学时代”等不同称呼。请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选择或自拟一个称呼,发表你对18世纪的见解。(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揭示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世界近代史知识结构图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自拟一个论题,分析说明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8-04更新 | 30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四区统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近代西方社会思想中,理性概念占据核心地位,契约论、自由主义、科学精神等许多形成现代社会的基本理念,都是凭借理性的支撑而树立。理性概念自身也经历了由神的恩赐,人的本性,自然理性向启蒙理性的内涵发展与演变,并因此导致西方近现代社会进程的独特特征,以理性为核心的现代性和以现代性为核心的社会学,都受到理性世界观的主导影响。

——摘编自姚德薇《近代西方社会思想中“理性”概念的发展与演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自拟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2023-01-06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实验高中202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启蒙运动是一个时代,有人说这是一个理性的高光时代。启蒙思想家们运用理性思考和处理他们能遇到的一切。在人与宗教的关系上,他们强调个人的潜在价值,将好的现世生活视为生命的真正目的,而不愿借鉴任何基督教教义,彻底摒弃了宗教界拥有圣赞的论说。在人与政府的关系上,各自管好自己的边界,不能彼此触犯,否则便是不可原谅的。尤其是君主制甚至寡头政治,由于历史上,他们的权力是不受限制的,所以,便是必须改变,甚至推翻的。整个社会都被放在有序的契约上衡量。在人类知识谱系上,理性的最亮的星——近代自然科学也成为衡量的唯一标准。历史、哲学、政治都要为自己套上一件科学的外衣,才能在启蒙思想家的知识盛宴上获得一席之地。但也有人站在历史的广角上,说这是一个理性之名泛滥的时代。启蒙思想家们借用理性之名,将上帝的信仰打翻在地;将政府的威严打翻在地;将人类的温情打翻在地;将一切学科的个性打翻在地,成为科学万能论的温床;将西欧人置于世界民族的峰顶,成为了种族优胜论的理论根据。


结合材料,联系世界近现代史知识,针对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谈你的认识。(要求∶观点的提取准确,论证全面,论据充分,史论结合)
2022-10-15更新 | 247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实验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辛鸣教授在《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一书中,对制度创新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他认为从系统功能的角度来讲,制度总是不宜多变的,制度总是要维持一定的稳定性的。

但是制度又必须是发展变化着的,这不仅是因为制度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使然,也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发展变化着的社会与人的需要。当然制度创新并不能盲目地进行,制度创新必须是以——些要求为前提的。首先,制度创新必须要以思想观念的更新为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进行,同样,制度创新也不例外。只有人们的思想观念更新了,才能以新的眼光、新的视角来审视各种制度,从而促进制度的不断更新;其次,必须要有创造性:创造性表现在制度创新上,不仅要求赋予新制度以新规定、新要素、新组合,还要求追求一种高效化的社会制度。这也是制度创新的目的所在,只有满足这两点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制度创新。

——摘编自吴珙《制度现代化视域下的制度创新一基于亨廷顿的制度化理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世界近代史上的制度创新加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理性”是现代性事业的根基,它的“成长史”体现出大起大落的剧烈节奏。下表是西方不同阶段有关理性的主要观点。

时期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强调“知识服务于修养”;理性(或德性)是人的本性,它要求人致力于在道德上实现自我完善
文艺复兴时期彼特拉克理性致力于声张和证明的,是自己属人的特性而非属神的特性;在对古典希腊、罗马文化的研究中发现了人的独立价值和尊严
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用人的主动信仰证明在上帝面前尘世的价值;理性被视为人的本质属性之一,人按照自己的意志、使用自己的理性去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
启蒙运动时期霍布斯、洛克、卢梭似乎有一个普遍的理性一直存在在那里,等待人们去发现;而只要人们发现了理性,它就会把世间的一切秘密与疑问解答

——摘编自姚德薇《近代西方社会思想中“理性”概念的发展与演变》

结合材料信息与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理性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8-25更新 | 643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果有人问: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启蒙了的时代吗?那么答案是:非也,但我们确实生活在一个启蒙的时代。我想两百年以后,我们今天依然可以非常坚定地说,我们仍旧生活在一个启蒙的时代,启蒙没有完结,因为启蒙运动带给我们的精神遗产仍在深刻地搅扰着现代人的思想和精神,并以不同的方式塑造着政治和社会的现实。

——康德《什么是启蒙》


依据材料概括康德的观点,并结合世界近代思想发展史的相关史实加以探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2-08-04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18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