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美法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上,对一些政治行为也有不同的评价。在中世纪时,如果对国王不忠或不服从,那将被看作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即使对自己的上级领主不服从,也被看作是不忠行为。1628年“权利请愿书”指出,对国王的不忠,并不就是对公共事业的不忠。1649年在判处国王查理一世的死刑时,罪名是“暴君、叛徒、杀人犯和我国善良人民的公敌”,国王的地位已降低到国家和人民之下。经过“光荣革命”的事件,国王被赶走,新国王在种种条件限制下登上王位。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随着世界规模的经济联系的加强,国际的劳动分工第一次大规模地实现了。美洲和东欧(包括西伯利亚)生产原料品,非洲提供劳动力(奴隶),亚洲提供奢侈品,而西欧则在指挥着这些全球性的贸易,并且越来越集中力量于工业生产。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材料一中对“不忠”的评价经历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世纪时发生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大规模国际劳动分工对西欧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制造业产出的地理分布表

——摘编自拉里·尼尔等主编《剑桥资本主义史——资本主义的传播》

根据材料,对1750—1900年间东西方主要国家(地区)在世界制造业中的占比变化进行解读。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果我们把自由和专制的两个组当作一条坐标,把革命和改革的两个组当作另一条坐标,那么,让这两条坐标形成垂直交叉的横轴和纵轴,就能划分出四个区域,每一个区域是一个象限(见下图)。

——摘编自徐贲《与时俱进的启蒙》

围绕材料,结合世界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后,日本和中国都选择了变法图强,在清末立宪改革运动中,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钦定宪法大纲》诞生;其立法理念、制定过程等多方面都深受日本《明治宪法》的影响。清末立宪运动从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开始拉开序幕,1906年五大臣考察日本宪政此时日本已经跃然成为东方帝国主义强国,被誉为“宪法之父”的伊藤淖文详细介绍了日本宪法的原则。考察大臣们归国后对立宪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反复阐述,各阶层人士也纷纷发表言论,强调日本立宪成功的意义以及模仿的必要性。清政府于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首先要求“上自朝廷,下至臣庶,均守饮定宪法,以期永远率循,罔有逾越”;其次规定“已定之法律,非交议院协赞”,君主也无权“以命令更改废止”。

——摘编自柴松霞《〈钦定宪法大纲)模仿<明治宪法>的成效分祈》

材料二   任何国家的政治转型都必然处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中。1718世纪,法国屡次在海外争夺中败给英国,一些先进人士开始寻求解决良策。不少法国革命领导人都游历过英国和美国,甚至参加了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前,君主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中心,这虽然增强了政府职能,但也隐藏许多危机。政府大兴土木,路易十六为了搜刮钱财重新召开了关闭很久的三级会议,这不仅得罪了第三等级,连特权阶级也得罪了。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法国政治转型经历了专制君主制、议会君主制、议会共和制、帝制、君主制、总统共和制、帝制以及议会共和制的漫长过程。

——摘编自卓健君《17891875年法国政治转型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钦定宪法大纲》模仿《明治宪法》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789—1875年法国政治转型的时代背景。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代中西方政治变革的认识。
2023-05-28更新 | 232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拿破仑说:“大革命是思想家的业绩。”路易十六也曾哀叹:“伏尔泰和卢梭亡了法国。”从美国的《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到欧洲封建君主国家的“开明专制”,在世界各国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的过程中,无论根据本国历史条件采取哪一条道路,都得从法国启蒙思想中找到理论武器。但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自由”“平等”“人权”等基本政治口号,尽管在当时是进步的,但含有特定的阶级内容。所有启蒙思想,包括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内,提出“意见支配世界”和“理性支配社会”都无例外地陷入唯心论。而且启蒙思想家们设计的“理想王国”也并不如想象的那样美妙。

——摘编自黄振等《世界近代史重点和理论问题研究》

材料二   美国1787年宪法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深受欧洲大陆近代思想和法律影响。其最主要特点是显示了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原则。1776年杰斐逊起草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独立宣言》,其中涉及的民主共和国原则和美国宪政文化,成为1787年宪法必不可少的思想准备。战后初期美国实行邦联制,这实质上只是13个州组成的一个联盟,内部各自为政,中央政府权力十分有限导致社会动荡,政治经济局势呈现散沙状态,享受利益的特权阶级仅限于富人和奴隶主,再加上当时美国不同利益集团分化,导致社会矛盾突出。因此,美国改邦联为联邦,通过立宪加强中央政府权力,缓和各方矛盾。

——摘编自杨丹卉《对1787年美国制宪的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启蒙运动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颁布的原因及其积极作用。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独立战争的硝烟未尽,美国却已险象环生:根据1777年《邦联条例》建立的邦联合国会,名为国家领导机构,实际权力十分有限,自身威望难以建立。1786年,马萨诸塞州负债累累、陷入绝境的农民们在独立战争的退伍军人丹尼尔·谢斯的领导下揭竿而起,凸显了邦联体制的脆弱和积弊。在这种情况下,对外,无力在外交折冲中保护美国利益,英国拒不履行《巴黎条约》,而且与西班牙联手对合众国进行经济封锁;对内,则无法领导和协调13个州,各州自行其是,以邻为壑、不相往来。国内经济严重萧条,国债年息高达1200万美元,而国家年收入仅20多亿美元。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1787年美国在货城召开了制宪会议,为美国制定了第一个治国方案——1787年宪法。宪法确立了联邦体制,联邦政府为各州的中央政府,按"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

(1)最高立法机构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2)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对宪法负责,对国会的立法有否决权。

(3)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178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宪法10条修正案,用法律的形式保证了公民的人身与财产安全。但是,印第安人和广大黑人并不能享有这些基本人权,美国的联邦制度和民主制度仍有待完善。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邦联政府面临的困境。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美国建国初的宪法。
2023-03-21更新 | 304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南省九师联盟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雅典是古希腊文化的中心。克里斯提尼改革后,民主逐渐成为雅典公民生活的准则。在伯利克里时期,形成公民大会为核心决策机构、500人会议以及陪审法庭等一整套的成熟的政治制度和管理方式。政治家们直接面向群众进行演讲,说服他们,或向他们让步,以此来获取支持。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为西方送去了政治文明的曙光。

材料二   北美殖民地时期基本的政治理论都是从英国承袭而来,信奉的是君主、贵族和民主糅合在一起的“混合政体”。而在北美独立战争发生之后,随着英国在北美殖民地权威的下降,混合政体中就只剩下“民主”适合新生的美国。建国之初的联邦政府将议会分为两院,参议院的参议员并非直接民选,每州两名,任期六年;行政权则交由总统为核心的政府掌握,在执行方面一家独大;司法权则交由几名终身任职的大法官所把控。美国建国精英宣扬“人民主权”,并把所有的政府官员说成是人民的代表,美国政府是一个“民治政府”。但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美国建国之初并没有实现真正的“现代民主”,而只是初具模型,还需要在今后的政治发展中不断填充和构建。

——摘编自杜常生《民主的古今之辨——以雅典和美国为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古代雅典民主与美国现代民主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美国现代民主对雅典古代民主借鉴并改造的具体表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们生活在文件的时代。文件在各个方面都影响着我们的思考方式;引导我们探求现实世界,为我们搭起与过去联系的桥梁。下面六张图片是人类历史上六个重要的文件。



——摘编自(美)斯科特·克里斯蒂安松《文件中的历史-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100份文件》


请从上图选择两个或以上相互关联的文件,写出文件的名字并拟定一个主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2022-05-06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2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5月)文综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上每一部宪法都包含两个维度:它首先是一部关于如何经营国家的指南;其次是一份契约,以其制订之时为参考,调节各方的相互竞争关系。指南和契约是两件事,前者呼应了机器的逻辑,而后者则跟叙事密切相关。有些国家的宪法更偏向前者,另一些更偏向后者。但是很多基于契约理念的宪法逐渐被淘汰,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外部条件发生了变化,其内容不再适用。而美国宪法则是另一个极端,它基本上纯粹是一部关于政府如何运转的指南,其中充满了与当时的特定条件和具体问题相关的内容,最典型的就是跟奴隶相关的内容。不过,这部宪法的基调体现了一些抽象的、普适的原则,并且设计了根据条件变化进行修正补充的机制,即宪法修正案机制。

—摘编自塔米姆·安萨利《人类文明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宪法”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章节标题部分内容的陈述及说明
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内容:新航路的开辟。
说明:156世纪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新航路的开辟后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
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参照第三单元,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四单元内容的陈述及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