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2 道试题
1 . 美国内战后,国会和最高法院的黄金时代到来了。在处置南部、安置黑人、制定关税货币政策、改革文官制度、反托拉斯、管理州际商……等重大国内问题上,国会和最高法院桴鼓相应(紧密配合),各显其能。国会立法,最高法院通过判例来加以补充或限定,行政部门则无所事事。这说明
A.南北战争削弱了美国政府的行政权力
B.总统失去了对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权
C.联邦制的实行未能保证国家高度统一
D.美国三权分立体制进行了一次内部调整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68年,明治天皇宣布对日本实施全面改革,在军事方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1870年,从欧洲考察军事回国的山县友朋提出军事改革要“内足以镇压草贼,外足以伸张对峙之势”。18731月,明治政府颁布《征兵令》,建立近代军制。新征集的义务兵按法国陆军模式加以训练,使用新式枪炮和近代西方的军事编制。19世纪80年代后,又设立各种军事院校培养军事干部。新式军队称为“皇军”,要求军人把天皇当作“神”来崇拜。1878年,日本颁布的“军人训诫”,并且以“武士道”作为军人的行为准则,对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摘编自李其荣《世界通史》(近代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治政府军事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治政府军事改革的影响。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72年,明治政府颁布的《学制》,宣布要从小学抓起,务期做到“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的普及初等国民教育方针。同时阐明教育就是要用近代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从少儿时期起就武装国民的头脑。经过明治维新以来大力输入西方先进科技,通过教育这一传授手段加以消化、吸收,日本近代的理、工、化、医、农等各种科学技术水平不断迅速地提高,并有一些独创性。比如,20世纪初造船工业、纺织工业和海上交通运输业都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1890年以明治天皇名义颁发《教育敕语》,确定了以儒家思想道德为中心的教育方针,它力图将近代教育纳入以宣扬忠君爱国为灵魂的道德教育轨道。

——摘编自万峰《明治维新以来的日本教育》


(1)根据材料,概括1872年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理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为落实改革理念采取的政治和教育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明治维新中教育改革的措施。
2021-09-04更新 | 25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宣言声明:南方的奴隶将得到解放,一旦北方联邦军队进入叛乱区,就解除他们的奴隶枷锁。于是,他将这场内战变成了一场解放奴隶的战争。上述材料中的“宣言”是指
A.《宅地法》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5 . 下表为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情况统计表,表格中的数据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企业数工人人数/人产值/千卢布
1860年99116007954
1879年1874200051937
A.俄国农奴制的优越性B.农奴制改革带来的积极影响
C.俄国实现了近代化D.战争促进了俄国工业发展
6 . 19 世纪 80 年代,美国著名的进步主义者简·亚当斯注意到,“专制”的德国政府竟是最关心劳动人民的基本需求的。1908 年,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在国情咨文中说,美国被点名为“雇主责任立法方面最落后的国家”。这表明当时美国
A.亟待完善政府的社会职能B.民主法制建设落后于德国
C.国家干预经济思潮的兴起D.重视提升自身的国际形象
2021-05-18更新 | 373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涟源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最后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7 . 日本通过明治维新
A.农奴制度得以废除B.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C.法西斯势力不断发展D.最后确立共和制度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德国历史的发展,可谓几度兴衰。她走过的是一条分裂、统一、崛起——冒险、失败——再分裂、再统一、再崛起的曲折发展道路。她经历了中世纪的强盛、近代的骄傲、今日的重新崛起和辉煌,也遭受过分裂的羸弱、饱受战败后欺凌的痛苦。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通过对德国历史的学习,我们或许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摘编于齐世荣、钱乘旦《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发展考察》


材料蕴含了国家发展过程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021-05-07更新 | 258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从1835年到1870年,德国铁路干线总长由6.1公里飙升至2.1万多公里。四通八达的铁路线“在小邦分治主义偏见的长城上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以至于诗人卡尔·贝克曾如此赞道:条条闪光的铁轨,是婚姻的纽带和证婚的戒指,它柔情地将各邦沟通,良缘就此缔结。这表明德国铁路建设的发展
A.促进了思想观念的进步B.加速了工业革命的扩展
C.加快了融入欧洲的步伐D.推动了国家统一的进程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德意志是一个变化频繁的国家。翻开德国史籍,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变幻莫测的景象∶边界在变。国旗在变。首都在变,头衔在变,语言在变,就连国名也,变个不停。同一部德国史,对这个国家的形象的描绘,前面篇章与后面篇章迥然相异。它时而如温驯的绵羊任人宰割,时而如咆哮的雄狮显威于世界,真是反复无常,迷离混沌。……经过几代人的探索与开掘,德意志终于从这"混乱的通道"里走了出来,发展成为举世瞩目的中欧强国。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选一个角度(整体或部分),提出看法,并加以说明。
2021-04-25更新 | 162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