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历时性与共时性

材料一   历时性和共时性是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的概念,借用到历史领域,历时性强调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演进,共时性强调的是在同一时间不同领域(或地域)的差异状态。对于历时性,我们以前强调过多,容易让学生产生历史是线性发展的错觉。其实,历史的不同领域(或地域)并非是齐头并进的,这个领域(或地域)已经进入21世纪那个领域(或地域)还停留在19世纪,这就是共时性。历时性思维和共时性思维并不矛盾,它们是互补的,学生掌握历时性和共时性思维,有助于更加全面地认识历史问题。

(1)依据材料一、提炼关于历史演进的历时性与共时性关系的观点。结合16-20世纪的世界历史的重要史实,加以论证。

材料二   顺义区某同学在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历史时,绘制了一幅世界格局发展的示意图。

(2)依据示意图,结合所学说明世界格局发展的历时性。
2024-04-25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 2024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2 . 【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

材料   在传统农业文明转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过程中,传统社会所遗留的大量阶级因子,对未来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形成三条通向现代社会的政治道路:对封建贵族实行资产阶级革命的英、美、法走上了西方道路;由于上层资产阶级与反动贵族的政治联姻,德、日、意走上法西斯主义道路;共产党领导的千百万对资本主义充满义愤的农民则促使俄国和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摘编自巴林顿·摩尔的论著《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

根据上述观点,结合所学中外历史知识,围绕“农业社会阶级结构与现代工业文明道路”自拟论题,加以阐述。
2024-04-20更新 | 158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北京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2023·重庆·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神圣罗马帝国后期的疆域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德国、奥地利、比利时和捷克,其徽章图案是“双头鹰”(如图)双头鹰翅膀上挂满琳琅满目的盾牌——每个盾牌都代表一个大诸侯。据此推断,德意志统一面临的最大障碍是(     

A.宗教改革导致的教派分裂B.邦国林立造成的政治割据
C.罗马天主教廷的居中干涉D.皇权专制维系的封建体制
2023-12-02更新 | 1672次组卷 | 14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3(北京专用)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被冠以“历史学的世纪”之名。一个时代的思想归根到底是这个时代与社会的反映或折射。这一时期,“西方资产阶级雄视天下,可谓志得意满”。法国大革命使德意志人民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同属性”,发掘德意志的历史则是最有效的途径。19世纪30年代,德国史学家兰克通过对近代一些著名历史学家的分析研究,系统总结贯彻了“如实直书”的原则,运用史料批判方法严格考订各种史料,强调以第一手档棠文献材料为基础来撰写历史,但第二手史料绝不是完全没有用而必须被舍弃的。兰克继承并发扬了自修昔底德以来的政治军事史传统,在他看来,历史著作的主角只能是那些在历史舞台上最耀眼的人物,民族与国家,正是兰克等人在史学科学化,专业化方面所做的努力,使德国成为19世纪西方史学的中心。

——摘编自张广智主著《西方史学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兰克史学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兰克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2023-11-11更新 | 108次组卷 | 5卷引用:黄金卷02-【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北京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889年,日本天皇颁布了“御赐”给“臣民”的宪法。宪法规定议会采取两院制,贵族院由皇族、华族等特权阶层组成,众议院由选举产生;受年龄、性别、财产等限制,仅有1.1%的公民享有选举权。“天皇统帅海陆军”;天皇任命首相和内阁,并有权解散议会。这一宪法的颁布反映出 (     
①君主立宪政体在日本建立起来               ②责任内阁制下首相掌握了实权
③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势力               ④日本由此建立了军事独裁统治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3-06-03更新 | 369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保温训练历史试题
6 . 1861年俄国沙皇签署法令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得到一块份地和宅园地,但要向地主交纳赎金,且受村社制的束缚,农民自由择业、迁居受到限制;1872年日本天皇宣布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新兴地主和富农的土地私有权,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并颁布地税改革法令,保证农民人身、移居及职业的自由。据此推断(     
A.日本在改革前经济发展程度要明显优于俄国
B.俄国由于沙皇专制统治导致十月革命的爆发
C.日本和俄国的改革因内容不同导致性质不同
D.两国改革不同程度推动了各自资本主义发展
2023-04-01更新 | 789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海国图志》问世不久即传入日本,当时著名学者佐久间象山感叹自己与魏源“所见亦有暗合者”“真可谓海外同志”,另一日本学者感慨道:“使海内尽得观之,庶乎其为我边防之一助矣!”这表明此时中日两国的有识之士(     
A.有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B.主张中日结盟以反对西方的侵略
C.产生了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D.掀起了“师夷长技”的社会运动
2022-09-08更新 | 7274次组卷 | 53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北京卷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1871年12月,岩仓具视率使团出访欧美。初到美国时,他的传统发式与和式礼服引来无数好奇的围观者,这刺激他剪掉发髻并订制西式礼服。1872年11月,岩仓具视拜见英国女王时已经是全身西式装扮。这一变化说明(     
A.维新官员积极践行“文明开化”B.日本社会生活开始西化
C.社会习俗的转变引领改革浪潮D.岩仓使团重视外交礼仪
2022-07-14更新 | 4686次组卷 | 35卷引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选考)
9 . 经济政策影响社会发展

16世纪,在寻求繁荣富强的过程中,英国政府具有极大的干预国家经济运行的权力。国王通过向进口产品征税、减免本国产品出口税,禁止金银出口等手段打击外商,扶植本国商人,促进国内工商业的发展。同时,在对外贸易中实行特许制度,国王向商人集团颁发特许状,相继支持成立莫斯科公司、东印度公司等海外贸易公司或殖民公司。商业公司的活动,使英国对外贸易总额迅速增长,英国的呢绒出口市场开始扩大到世界范围。政府也从殖民地产品的转口贸易中获得丰厚的关税收入。

——摘编自王丽庆《近代英国重商主义的兴盛与主要政策》


(1)依据材料,概括16世纪英国经济政策的内容,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

明治政府成立之初,制定殖产兴业政策,动用国库资金,从欧美国家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引进先进机器设备,大力兴办铁路、矿山和加工制造等以军事工业为核心的官办工矿企业。1875年后,政策重点逐步转移。明治政府以极低的价格和无息长期、分期支付的办法,将大批国营企业出售给民营资本家。同时,还采取巨额补贴、进口优先、发放大笔企业贷款及减免企业税和出口关税等办法,为民间资本的发展打开方便之门。这使私人资本主义飞速发展,也使日本真正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到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产业革命初步完成,初步实现了经济现代化。

——摘编自顾红飞《明治时期日本殖产兴业政策及其演变》


(2)依据材料指出日本殖产兴业政策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该政策的影响。

19281940年苏联部分工、农业产品产量对比表

19281940增幅
钢(万吨)425.11831.7326%
煤炭(万吨)355116592.3368%
石油(万吨)11603110168%
棉织品(亿米)26.7839.5448%
谷物(万吨)7330956431%
(3)依据材料概括1928-1940年苏联经济的发展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原因。

二战后,美国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五六十年代经济快速增长。但至70年代,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开始下降,失业率达到影响社会安定的高点,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经济衰退也呈持续性。面对高失业率与高通货膨胀率的双重威胁,里根政府试图通过各种政策鼓励私人部门的发展,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里根总统认为:凡是私人部门能承当的,应当留给个人负责;政府需要发挥作用的领域应当仅仅限于私人无法承担的职能,例如国防方面等。

——摘编自叶振勇《从美国大萧条及滞胀时期的经济政策论中国当前的经济政策取向》


(4)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二战后美国经济政策调整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国家领土形成的过程存在着先占、添附、征服、购买等多种方式。有学者称,美国领土的形成具有非常有利的外部机遇,它是在欧洲因素的作用下、在欧洲的矛盾争斗中不断扩大的。下图所示①②③中,“欧洲因素”的影响集中体现在
A.意大利B.西班牙C.英国D.俄国
2022-05-21更新 | 273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