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1世纪以来,欧洲各地区王权如法、英等在政治上普遍采取在联合城市商人力量的同时,对内压制大封建主势力,对外或明或暗地抵制罗马天主教廷控制的治理策略,唯有德意志皇帝反其道而行之。这可能导致德意志(     
A.皇权专制力量加强B.神圣罗马帝国扩张
C.政治分裂经济落后D.民族国家较早成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如图反映了1810—1840年美国棉纺织业的增长,这造成美国(     

A.垄断组织出现B.南北矛盾加剧C.西部领土扩张D.全球市场扩展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1861年,在林肯就任总统前,美国北部各州在国会推动通过了《莫里尔关税法》,贸易保护政策确立;同时期,南部各州通过了新宪法,其中一项条款明确规定,禁止征收高额关税,南方联盟选出的“总统”戴维斯在其演讲中,也强调关税应该降到最低标准。这从侧面可以说明(       
A.总统行政职权被剥夺B.南北方经济模式差异明显
C.自由主义政策已过时D.关税自主成为战争导火线
2024-02-23更新 | 208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4 . 恩格斯在谈到16世纪德国社会时曾说:当“英法两国工商业的成长促使整个国家中各种利益联成一气,因而促成政治上的中央集权”时,德国“却只是环绕着一些地方中心按照省区归并成许多利益集团,因而只是促成政治上的分离。”作者意在强调(     
A.德意志的分裂状态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B.英法工商业的发展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C.工商业发展是加强中央集权的前提
D.德意志宗教改革运动导致政治分离
2024-02-08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德意志帝国建立后,已经成为帝国宰相的俾斯麦根据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调整了德国的外交政策,推行所谓的大陆政策。有学者称,德国之所以采用大陆政策是因为德意志帝国从一开始就背负着一种法国抵押,“在将来,德国的每一个外交方面的敌人都可以无条件地指望法国的支持”。在这种形势下,俾斯麦政府选择了拉拢可能成为法国盟友的国家,使之不能复仇的政策来作为基本的外交路线。这一政策被一些学者称为“保守性的和平政策”或“保障和平的政策”。按照俾斯麦自己的话说,“如果法国不愿和我们保持和平,我们就必须阻止她找到盟友。只要没有盟友,法国就对我们构不威胁”。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俾斯麦推行上述外交政策。俄、英、奥三国为争夺近东巴尔干地区一直矛盾重重,鉴于这些矛盾,三国都想保持与德国的友好关系,争取其支持。

1890年俾斯麦下台,德意志帝国在对外战略方面开始改弦易辙,继俾斯麦之后的卡普里维政府在德皇威廉二世的授意下,打出了“新路线”的旗帜,在国际战略方面开始滑离俾斯麦所制定的欧洲安全政策的轨道。威廉二世宣称:“巨浪在有力地冲击着我们的国门,并且催促着我们作为一个大国维持我们在世界上的地位,换言之,遵循一个世界政策。”1897126日,比洛夫在帝国议会一次涉及对华政策的演说中对“世界政策”做了明确解释:“德国人让他们的一个邻国占有陆地,另一个邻国得到海洋,而只给自己留下天空,自命清高,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总之,我们不想将他人挤到阴影中去,但是我们也需要阳光下的地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德意志帝国的“大陆政策”与“世界政策”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6 . 近代德国的统一历经了三个发展阶段,如下表所示。由此可知,近代德国统一(     

阶段

主题

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初德意志地区一些邦、国及自由市出现民族主义文化认同现象
19世纪30年代到19世纪中期随着关税同盟的建立和工业化发展,德意志地区出现经济一体化
19世纪中后期在普鲁士领导下,德意志地区逐渐实现政治统一
A.缘于内部凝聚力的增强B.凸显了民族认同的作用
C.采取了自下而上的方式D.确立了普鲁士的领导地位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资本主义上升时期(17世纪中期—19世纪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一些一般特点:

①都是资产阶级取得了革命的领导权,而不是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进行的。

②广大的人民群众是这个时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主力,而且他们在革命中发挥了很大的革命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对革命发展的进程起到了促进作用。

③因为这个时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而广大人民只是革命的积极参加者和推动者,所以革命的结局都是以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结局而告终的,这一个事实本身正是表明,一切革命的主要问题,是领导权的问题。

——摘编自吕朝欣《试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基本特征》

结合世界近代史知识,就材料中“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相关论述,提出你的看法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8 . 某学者总结了日本明治维新能够成功的因素,如表所示。

序号

原因

二元政体结构有利于维新运动的发生。日本维新派打着“尊王”的旗号,与幕府展开斗争,并取得了胜利

革新力量强大。以西南诸藩、豪农豪商和中下级武士为核心的维新力量,日渐强大

维新前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明治维新的成功提供了经济支撑

“兰学”(西方文化)的传播、文明开化政策的实施,再加上危机意识和实用精神为特点的民族精神,构成了明治维新成功的文化原因
由此推知,日本明治维新(       
A.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承B.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C.以革命方式为主要手段D.调动了社会各阶层积极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861年12月,俄国陆军大臣米留金说:“必须形成一种力量或党派,用议会的话说叫中间力量,现在这个因素我们还没有,但显然是需要的。”1863年4月,他又指出:“对于俄国来说,没有比倡导出自政府更不幸的事了。”这说明米留金认识到(     
A.俄国无产阶级的力量B.沙皇专制政权的腐败
C.实现政治民主的必要D.议会制度改革的紧迫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世纪初期,普鲁士的施泰因·哈登贝格颁布了农业立法与《城市规程》,实行废除农民封建义务的土地制度改革。德国统一后,又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了人们可以自由迁移的权力。以上现象说明德国城市化(     
A.得益于国家制度变迁的推动B.打上了农奴制改革的烙印
C.助推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D.消除了工人运动的可能性
2023-11-08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