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记》记载,秦武公十年(前688年),“伐邽、冀戎,初县之”。秦武公把邽、冀直接纳入国家行政体制之内,由中央政府委派官员去主持政务。至商鞅变法时,秦国普行县制于秦国全境,共设了31个县。秦并天下后,作为统一的封建国家,其领土空前广阔,将郡县制推行至全国。秦朝以法治国,大量任用并重用法家人士,作为法家重要人物的李斯希望强化君主专制,强调严刑峻法,在这种政治背景下,李斯个人及其代表的政治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秦朝实行郡县制。秦朝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地方政治行政体系的基础,构建了两千多年中央集权封建王朝的基本框架。

——摘编自《中国郡县制的产生与演变过程》等

材料二   1869年7月,日本政府发布“版籍奉还”令,版籍奉还,就是要诸侯向政府交出对土地和人民的封建领主所有权。版籍虽然归还了,但藩主仍是藩的行政长官,而且藩主仍旧控制着征税和军令的权利。1871年8月,岩仓具视等人调集一万御亲兵于东京,进行武力威慑,召集56藩的原藩主到东京,当面宣布了废藩置县诏书,并表示他们必须强制在东京居住,领取国家俸禄。在明治维新运动中,明治政府先后废除620多个藩地,共设三府七十二县,县知事由日本中央政府任命。虽废藩置县,但长州藩、萨摩藩、肥前藩、土佐藩,这四大藩帮的藩主依旧有着极高的政治话语权。

——摘编自《日本明治维新中的废藩置县》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废藩置县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日两国历史上设置县制共同的积极意义。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美利坚合众国形成的过程和背景来看,美国的立国经验是独特的。“州”的地位的演变,一直是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州先由殖民地上升为独立之“邦”,后又降格为从属于联邦的成员,不管其地位如何演变,但始终都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美国独立后,州与州之间为河流的使用起了争执,为港口的使用权相互械斗,相互设置贸易壁垒,滥发纸币和通货膨胀,战时债务无法偿还,英、法、西班牙在周边虎视眈眈,松散的联盟难以应对危机。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材料二   进入19世纪后,德意志各地的资本主义逐步发展。1815年起,德意志人民要求实现国家统一的斗争不断高涨。俾斯麦出任普鲁士首相后,认为“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议论和多数人投票能够解决的,有时候不可避免的,要通过一场斗争来解决,一场铁与血的斗争”。普鲁士先后进行了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统一是德意志历史上的划时代转折点,有重大的进步意义。由于扫除了历史积留下来的障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统一后的德意志经济发展是神速的,而在政治上则难以摆脱专制主义的色彩。

材料三   《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将政治妥协界定为:“国家、民族、阶级、政党集团之间在利益冲突时,冲突双方通过政治谈判、协商或默契,互相作出让步,以缓解矛盾的一种行为。”

——摘编自张丽娟《政治妥协及其对政治民主化的意义》(1895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独立后的美国实行“联邦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实现统一的因素,并指出德国统一的积极影响及统一后德国政治体制的局限性。
(3)根据材料三,说明近代欧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建立与发展是如何体现“政治妥协”的。
3 . 恩格斯指出:英国从17世纪起,法国从18世纪起,富有的、强大的资产阶级就已形成,而德国则是从19世纪初才有了所谓的资产阶级。结果是德国在产业与经济上实现了城市化,但在政治上仍保留了不少封建残余。这可用于说明(     
A.德国民主政治的保守性
B.英国民主共和制度的先进性
C.法国城市化发展的背景
D.大国主导了西欧近代化转型
4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欧洲大地工业革命盛行,普鲁士和奥地利两个邦国同时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联合工人想冲破封建统治阶级的束缚。但由于资产阶级的妥协,同政府一起镇压工人运动,企图通过制定宪法来实现民主化改革,这次运动也最终以失败告终。这次运动充分暴露了当时德国资产阶级的盲目性和无序性,但它却是德国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追求民主的一次伟大尝试。

——摘编自韩承文《1848年欧洲革命史》

材料二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从法律上承认了德意志帝国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此后,德国在专制和军国主义道路上越走越远。通过对外战争,对内改革,最终德国成为了当时欧洲大地上的一只雄狮,一跃成为了当时世界上不可一世的帝国。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卷》

材料三   考虑到德国的历史原因,一直以来也缺少民主政治制度,同盟国决定全面对德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以保障德国社会的健康发展。在传统地方建立民主自治政府,从而通过基层民主意识唤醒德国大众的民主意识。从地方积累经验,让大众知道通过民主手段来参与地方政治,再逐级推广,为更高一级的民主铺垫。在地方民主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民主手段制定宪法和组织政府机关,恢复德国各民主党派的政治活动,通过全民参与推动民主政治的建设。改革公务员制度,减少人为的干扰政治。

——摘编自吴友法《德国现当代史》

(1)指出材料-19世纪40年代普鲁士资产阶级革命失败的原因,并结合材料二分析革命失败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德国民主化的演进趋势。
2024-03-0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份大联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61年2月,亚历山大二世颁布法令,宣布农民可依法赎买份地为己所有。同时规定:“只有经过地主允许农民才能得到包括宅园地的土地所有权并长期使用。”1881年,政府强制农民从1883年1月起必须进行赎买。农民赎买土地的价格远远超过土地自身价值。为此,政府创建农民土地银行向农民提供贷款。改革法令还规定“如果现有农民份地超过村社最高人均份地标准,那么地主有权将多出部分划归自己直接支配”。由此,仅黑土区(农业区)就有864560块农民份地遭到割地的命运,占全部分地的50.1%。农民不得不尝试租地、买地,甚至垦殖新地以增加土地使用面积。

——摘编自唐艳凤《1861年改革后俄国农民土地使用状况探析》

材料二   明治政府宣布根据土地实际支配权来确定土地所有权,并向土地所有者颁发地券,“地券乃土地所有者之公证及纳税之标目”。农民在封建时代从领主手里领有的世袭份地从法律上正式归农民所有,新兴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权在法律上也得到正式承认。与此同时,全国近1/3已将土地抵押、典当出去的农户却丧失了土地所有权,沦为佃户。1872年3月,明治政府又宣布:“自今四民皆许买卖持有之(土地)”。同时,允许农民耕种自由,废止了压制商品性农业经济的种种限制;允许农民有迁居和改变职业的自由。

——摘编自穆良平《日本地税改革探讨》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国和日本土地制度改革举措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俄国和日本土地制度改革举措产生差异的原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启蒙运动不是陡然而至的。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人认识到世界其他地方还存在迥异的民族、宗教和文明形态,使基督教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成为虚假之言。17世纪初,英国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等作品,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17世纪的欧洲逐渐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路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而不是盲信教廷的权威。伏尔泰对中国由明智的君主和哲学家统治赞赏备至,据此提倡实行开明的君主制。

——摘编自《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材料二欧洲把合众国的建立视为明证:启蒙时代的许多思想都是切实可行的……德国作家歌德(1749—1832年)曾经若有所思地对美国称道说:“美利坚,你的那个大陆胜过我们的这个旧大陆。”

——摘编自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近代美国近代德国
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
1783年,英美签订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通过
1789年,华盛顿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
1864年,普鲁士对丹麦开战,王朝战争开始
1866年,普鲁士对奥地利开战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
(1)根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不是陡然而至”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合众国的成立践行了哪些启蒙思想。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美、德国家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方式及其政治制度的差异。
2023-06-2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聚龙科学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选考)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英国的工场已是使用不完备的机器装置的“工厂”。在这些工场中,强力的动力设备——水车——被用于机械的驱动作业。政府成立了各种特许贸易公司和商业冒险团体,其中影响较大的是东印度公司、俄罗斯公司、东地公司等。批准成立各种股份制贸易公司既是政府聚财的手段,也是进行商业扩张、地理大发展和海上掠夺的工具。

——摘编自姜振寰《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   19世纪30年代,德国工业革命开始起步,到19世纪70年代末基本完成。此后,德国的工业迅速发展,到20世纪初,其工业产值超过了英国,仅次于美国,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从19世纪40年代起,铁路建筑业迅速发展,到1872年,全国铁路总长度达到22426公里,超过了法国甚至英国。与此同时,德国还大力修筑公路、开凿运河、建设港口,发展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为尽快摆脱落后局面,促进经济腾飞,德意志各邦政府都充分发挥了国家政权干预经济的作用,大力推进工业革命……同时,各邦政府还兴办了多种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和职工补习学校。……到19世纪70年代末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时,德国不仅在生产技术上消除了与英国的差距,而且在电气、化学等新兴工业方面超过了英国,走在了世界前列。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材料三   正是由于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使用旧式纺车和织机的手工业者遭到了排挤,他们破产之后,便成为雇佣工人。……产生了一批租用五十英亩、一百英亩、二百英亩或者更多土地的大佃农,他们建立起大农场……(那些小自耕农)或者流入城市出卖劳动力,或者成为农场主的雇工……随着冶铁工业和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农业机械日益增多。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发展,机器制造、化工、电力技术的进步,不断为农业提供先进的机械设备、化学肥料、农药和电力,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准备了物质技术条件。蒸汽机、内燃机和电力的应用引起农业机械的革命性变革,农业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化学肥料的生产技术,特别是合成氨的突破和化肥工业的兴起,为农业提供了大量养分高、肥效快、便于运输和机械化施用的优质肥料。这一切大大改变了农业生产的面貌。

——据许永璋《世界近代工业革命》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英国的工场与“工厂”之间的联系,并分析“特许贸易公司和商业冒险团体”的活动对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德国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次工业革命对欧洲农业的影响。
2023-06-0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宏图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861年,弗吉尼亚地区南部邦联部队的李将军关于取消作战的原因,他曾向妻子解释道:“我虽希望麻疹衰退,但它仍在士兵中间流行。婴儿的症状轻微,但成人的症状严重,身体易受到其他感染。雨水连绵、除帐篷外别无遮蔽物加重了这种疾病。上述所有弊端,终结了我们的努力。”这表明(     
A.美国南北双方矛盾缓和B.联邦政府击败分裂势力
C.疾病传播影响战争进程D.将领重视士兵生命健康
2023-05-15更新 | 298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4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19世纪50年代末美国部分经济数据比较表。表中数据,最可以用来解释美国(     
工业产值铁路里程生铁纺织品食品
北方90%70%93%94%67%
南方10%30%7%6%33%
A.北方内战获胜的原因B.工业革命的扩展
C.内战前夕的南北矛盾D.邦联体制的弊端
2022-11-27更新 | 320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综合能力测试(三)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建国不久的美国开启了西进运动,将东部各州的居民和外来移民不断向西迁移。另一方面,新教中的“天命注定说”自然对西进运动起到了不小的影响,这种信念在早期殖民者那里就已经萌生,在西进运动中开花结……在这个过程中,对物质的追求越来越强烈,从最早的移民的英国人,到后来西欧人、东欧和南欧人以及中东人、南美人、中国人、日本人、印度人,全都跑到美国去。百万、千万的人进入美国,就把.独立时的美国变成了现在的美国,它的疆界扩大了几十倍,人口增加一百倍。

材料二 一直到今天,我们还能看到“美国精神”的存在,所以西进运动塑造了美国的民族精神。但这种信念与精神,也直接为美国政府屠杀当地印第安人寻求了“上帝的”借口,一举甩掉了本应承担的沉重的包袱和责任,又能无偿地征用他们的多达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地产和无以计数的自然资源,从而使美国毫无负担地发展经济。因此,西进运动的一个后果是一个巨大的美国出现了,没有西进运动也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美国。

——材料均摘编自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西进运动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进运动对美国文化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