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0 道试题
1 . 1736年,英国政府以法律形式严禁英国人及居住在英国的外国人买卖、穿着或拥有从印度、波斯等进口的印花棉布,违反者重罚,但同时允许进口棉花。这一做法反映出当时英国 (     
A.奉行贸易保护主义B.致力于提高本土技术优势
C.推行经济自由主义D.将亚洲作为工业原料产地
2024-06-0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衡水市高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2 . 在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中,工人阶级“一无所获”。此后,伦敦工人协会于1836年成立,并于1837年拟定了一个争取普选权的纲领性文件。“宪章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并在1839年、1842年和1848年达到三次高潮。这表明这一时期英国(     
A.议会选举弊端显现B.工人阶级独立登上历史舞台
C.君主立宪制度完善D.工人运动拥有科学理论指导
2024-06-03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衡水市高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如表,据此可知(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平均增长率(%)
 英国美国法国德国
1861—1873年(1851—1873)3.35.0(1870—1890)2.13.8
1874—1890年1.75.22.13.5
1891—19001.63.52.64.8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B.英国成为当时工业发展最迅速国家
C.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受到触动D.美国工业生产增长速度仅次于德国
4 . 1845年,普鲁士政府以法令的形式,强制矿山、高炉等行业建立雇主和工人联合管理下的地区性疾病保险组织,疾病和丧葬抚恤费用的基金由雇主和雇员按同等比例分摊。这一做法(     
A.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B.实现了效率与公平的平衡
C.源于国家干预经济政策D.顺应了工业化生产的需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霍布斯、洛克、卢梭的近代契约论到黑格尔的理性国家观再到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代表了历史上三种国家理论范式。

近代契约论——个人本位主义国家观霍布斯的“君主专制”国家观人们的权利一旦转让给君主,人们就必须遵守契约的规定,但君主却不必履行契约,君主具有绝对的权力,法律也由君主制定,主权者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正义的,并且具有决定契约内容的权力
洛克的“君主立宪”国家观君主专制是对个人权利的扼杀,因此坚决反对君主专制,进而探讨如何建立符合人们利益的好政府
卢梭的“普遍意志”国家观采用直接民主的形式,设立“公意”,建立民主制。在民主制中,人民是政治的主体,由人民的一致意见产生的“普遍意志”——公意,是政治决策的出发点,人民服从政治共同体实质上也是在服从自己,人民是政治的决策者和行动者
黑格尔理性主义国家观市民社会内部存在着普遍性与特殊性,在市民社会与国家之间,又具有更大范围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国家是实现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马克思国家观的转换:个体与共同体的统一按照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个体的特殊利益与普遍的公共利益的矛盾是由物质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引起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分工的扩大,单个人的利益与其他交往的个人所组成的共同利益之间产生矛盾、有力量的一方采用“国家”的形式来维护自己的特殊利益

——摘编自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4-05-2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衡水市部分示范性高中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6 . 1826年头三个月英国工业用棉的需求量,总计从1825年的平均每周12000包降为8000包。约克郡和兰开夏郡等工业中心,食品价格不断上涨,工人生活状况日益贫困化。许多工厂实行非全日制用工,曼彻斯特的企业主决定再降低工资10%。这表明(       
A.英国无产阶级革命日渐成熟B.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的贫困
C.经济危机暴露了社会的弊端D.棉纺织业不适应发展的需要
7 . 用历史的慧眼,观世界格局之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631914年间作为一个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具有突出地位。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十分突出。到1914年时欧洲已称霸全球,这是一个始于500年前葡萄牙船长沿非洲海岸摸索前进时期的漫长过程的非凡顶峰。随着权力史无前例的集中,欧亚大陆的一个半岛已经一跃而成为世界的中心。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军事冲突,也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格局。……19191月,一战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建立起世界新秩序——凡尔赛体系。这个体系为了维护主要战胜国的利益,对战败国领土及其殖民地进行再分割,尤其是对德国进行了严厉的惩罚。法国陆军元帅福煦在听到和约内容后就作出了神奇的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休战。”结果不到20年,凡尔赛体系就在大萧条和纳粹党崛起的轮番冲击下摇摇欲坠,最终在德国闪击波兰的战斗中土崩瓦解。

——摘自范主《时间的战争:五百年钟表博弈史》

材料三   雅尔塔体系作为对二战结束后的和平安排,是建立在美苏力量相对平衡的基础之上的。双方认识到要争取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于是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原则正式纳入了国际关系体系。二战后,美苏之间虽有多次冷战对抗,但双方之间始终没有发生过热战。它所确立的联合国安理会的“大国一致原则”,使任何大国要想发动战争特别是世界大战都受到约束。如果说凡尔赛体系是孕育了另一次世界大战的体系,那么对雅尔塔体系则不能做出这样的结论。它体现在战败国的处置,并使之非法西斯化和政治经济民主化方面,也体现在给予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自决权和国家独立的支持方面。二战结束后的历史已经证明,就世界范围来说,雅尔塔体系以建立和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的主要目标已经得到实现。

——摘编自徐蓝《战争与和平——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研究》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国际格局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格局”划时代的改变,简析导致凡尔赛体系仅20年就“土崩瓦解”的主要因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尔塔体系对二战后国际关系的积极影响。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80年,英国工厂中纺纱机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英国的工厂仍拥有全球机械化纱锭数的2/3,欧洲和美国大片地区都依赖可预测的底价棉花供应。1786年,美国的种植园主开始大量种植棉花,美国向英国出口的棉花数量迅速增长。18世纪末美国诞生,宪法对奴隶制的维护,使美国的种植园主有着不受限制的土地、劳工、资本供应和无与伦此的政治权力。奴隶制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动员大量劳动力,而且催生了一种以暴力监管和无休止的剥削为特征的体制,这在劳动密集型工作中和适宜的气候、肥沃的土壤一样重要,1793年,惠特尼建造了一种新轧花机器,将轧花的生产效率提高了50倍。19世纪,联邦政府侵略性地获得了许多新领土,或从外国政府那里获得,或通过武力逼迫美洲印第安人获得,这些土地都非常适宜棉花种植,直到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棉花产业和奴隶制携手并进、同步发展,美国成了新兴的棉花帝国。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材料二:在美棉引进中,民国政府居功至伟。这一时期,由于经济发展,国内的纺织业对棉花需求猛增。1927年—1931年间,外棉平均每年输入量为2.22亿斤以上,由此带来的成本提高,利权外溢等后果,妨碍了我国棉纺织业的发展。所以政府倾向于用少量金钱,从美国引进适合中国的新品种脱里斯棉,进行本地栽种。1931年9月,实业部向河北实业厅下达农字第八六二号训令,今其“设场试验”。中央决策很快以地方农业管理部门训令的方式,下达到各县区。面对脱里斯棉引进以来所出现的品种退化的现象,1931年,河北省立农事第三试验场由美国购入新脱里斯种和金氏棉进行试种并推广。1931年,河北美棉种植种植面积达118万余亩,总产量也升至1.35亿斤。自1937年起,河北政府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美棉栽培宣传推广活动。1935年中央设立棉业改进所,其宗旨是“担任各该省之棉作改良及推广事宜。”作为分支机构的河北棉产改进所不久成立。与养蜂,养猪、园艺等事业的昙花一现的不同之处在于,对其的引进和栽培一直贯穿于河北外来物种引进工作的始终,抗战爆发后,引进工作被迫停止。但战后的各届政府始终将河北棉业的复兴和发展寄托于美棉栽培的普及之上,河北之所以成为如今的农业大省,与早期美棉的大规模引入和大面积栽培是息息相关的。

——摘自王晨《全面抗战前(1912-1937)河北外来物种引进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美国棉花种植与近代河北引入美棉的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河北引入美棉的特点。
2024-04-1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冀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四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864年,马克思利用《资本论》的准备材料,为第一国际起草《成立宣言》。第二年,他又利用政治经济学知识为国际工人协会撰写《工资、价格和利润》的报告,纠正国际内部的错误思潮。由此可见,第一国际的成立(     
A.推动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B.推动国际工人运动的顺利开展
C.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1830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困扰。1880年,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工人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这段材料重在说明(     
A.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B.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
C.时间的精确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D.统一时间有利于国家管理
2024-03-18更新 | 371次组卷 | 137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