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的城市化

材料一   在工业革命的刺激下,英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在欧洲占据首位,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农产品产量的提高,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城市人口的需要。工业革命带动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为英国城市化提供了强有力的刺激。劳动力越来越多地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使城市逐步产生了吸收大量劳动力的能力。交通运输方面的巨大变化,加强了城市之间和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并使处于交通枢纽地位的城市和城镇能够迅速成长。

——摘编自陈爱君《第一次工业革命与英国城市化》

材料二   

材料三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记载:每一个大城市都有一个或几个挤满了工人阶级的贫民窟……马克思指出:“一个工业城市或商业城市的资本积累得越快,可供剥削的人身材料的流入也就越快,为工人安排的临时住所也就越坏。”城市卫生状况的恶化,也是早期城市病的重要方面。

——摘自高德步《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病”及其初步治理》

(1)根据材料一,对工业革命与英国城市化的关系进行解读。
(2)材料二对研究英国的城市化是必需的吗?请说明理由。
(3)材料三对我们研究英国的城市化有何帮助?谈谈你的看法。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可以从哪些视角分析英国城市化的原因。
2024-04-30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21-22高三下·重庆九龙坡·开学考试
名校
2 . 1741年,英国人塞缪尔・沃克创办了罗瑟勒姆钢铁厂。据他的日记记载,对该厂三年利润及其流向作如下统计(见下表)。
(单位:英镑)
     项目
时间
产值利润及其流向
总额用于分红投入企业发展用于维修、法律等方面
1762 年1350021002101000890
1763 年1520030003501700950
1764 年1700031003501800950
作为史料,表2可用于说明当时英国
A.重工业成为支柱产业B.殖民扩张加速资本积累
C.资本家追求奢侈享乐D.企业发展依赖利润反哺
2022-02-17更新 | 129次组卷 | 4卷引用:必刷卷02-2022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山东专用)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比年以来西域大奏朕功(注:指清政府统一新疆全境),国家势当全盛。

——大清高宗纯(乾隆)皇帝实录

方今国家全盛,府库充盈。

——乾隆《圣训》卷一O六

材料二   当代历史学者张宏杰在《乾隆皇帝的十张面孔》一书中指出:“乾隆时代,民众吃糠咽菜的记载比比皆是。据《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农民卷》介绍,普通英国农户一年消费后,可剩余11镑,约合33-44两白银。而一个中等中国农户一年全部收入不过32两,而年支出为35两,也就是说,辛苦一年,还要负债3两,才能过活。所以一旦遇到饥荒,普通人家会立刻破产,卖儿卖女的情况十分普遍。”


(1)材料一、二对乾隆时代的叙述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中英两国农民生活差距巨大的原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唐时期的官服中,开始出现一种圆领式结构的官服——圆领袍。这种窄袖、舍身、长短过膝的圆领袍其实是一种胡服。考古研究初步判断,圆领袍的故乡很可能源自于西亚。我国已发现的这种圆领袍形象大约出现在东晋早期,地点在新疆的楼兰。……相比用汉以来.中国传统的交领式衣装和右衽式礼服,圆领式衣装具有保暖性更好、便于活动的实用功能,故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自西北地区迅速东传,成为北方地区带有明显异域风尚的重要服饰品种。后来,同为北周柱国之臣的杨坚、李渊在各自相继取得隋、唐政权后均做出了将本为胡服的圆领袍直接纳入朝廷礼服的规定。相较赵武灵王第一次引入胡服改革中发生的激烈斗争,这次引入胡服在历史文献中并没有明显争论的记载出现。

——摘编自赵连赏《浅谈历史上两次异域服饰引入对中国古代官服的影响》

材料二   17世纪中后期开始,由于战争和海外殖民的需要,使得英国的陆海军急剧扩张,军队、海员以及海外殖民定居者、海外殖民地奴隶等服装的订货需求大增。这种强大的市场需求使得服饰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传统的量体裁衣的行会男成衣匠无法满足这种需求,于是一种新的供应体系出现,承包商接受订单,购买布料,依靠手工工场生产。

手工工场雇用大量涌入城市的女工,则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成衣业的发展促使英国服饰业在18世纪之后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服饰如长袍、夹克、马甲、外套、成套服装都实现了成衣制作。在18世纪的精英眼里,没有一个劳动群体比佣人在服饰上更奢侈。当时的小册子、戏剧、讽刺画经常将仆人的服饰作为攻击对象。总体上来看,到18世纪,不管是上流社会还是中下层大众,服饰质地都有很大的改善,特别是中下层大众的服饰质地从皮革、厚重羊毛织品向亚麻、棉麻混合物、纯棉织品发展。随着质地的改善,服饰颜色也变得更加艳丽多彩,同时服饰款式和样式也发生变化,服饰变得更加时尚,服饰上的饰品越来越多和繁杂。

——摘编自王洪斌《18世纪英国服饰消费与社会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时期圆领袍成为朝廷礼服的主要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圆领袍普及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18世纪英国成衣业崛起呈现出的显著特点。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8世纪英国服饰消费反映出的社会变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说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感发生了……已经夺去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导致1918-1919年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病的蔓延。……从北极的小村庄、印度和美国拥挤的城市到欧洲的战场。”这表明
A.高效率的交通运输使人口流动频繁
B.一战就是导致疾病传染的主要原因
C.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加速疾病传播
2019-05-04更新 | 249次组卷 | 50卷引用:山东省泰安第十九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神话中的盖房搭棚的有巢氏,精于制陶的尧帝,发明舟楫的帝俊,都可视为史前时代某一行当的行业始祖神。人们常常说,“家有万贯,不如一技在身”,常常用七十二行、三百六十行概称古代的工匠行业。古籍记载,“赵州石桥甚工,磨雕秘制如削焉。望之如初日出云,长虹饮涧。上有勾栏,勾栏有石狮子。龙朔(唐高宗年号)年中,高丽谍者盗二狮子去,后复募匠修之,莫能相类者。”

中国历朝历代虽有轻工重农思想,但实际上由于工匠关乎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国家的军事实力……“六部”之中,没有农部,却有工部,掌管工程、工匠、水利等事务。

——摘编自《培育工匠精神提高供给质量》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手工业工艺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因,并简要评述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历史贡献。

材料二1733年,钟表匠凯伊发明了飞梭,织布效率大幅提高;1764年,织布匠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织机,大规模的织布厂得以建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跑人,不仅是科学家,更是那些具有工匠精神的发明家,1879年,美国的发明家爱迪生成功制成了白炽灯泡。以爱迪生为代表的工匠精神,也丰富和发展了美国精神和美国文化。德国到19世纪30年代才开启工业革命的序幕,凭借着过人的工匠精神,“德国制造”成为高品质的标签而享誉世界,也使德国在钢铁、化工、机械、电气等领域涌现出一大批全球知名企业。1896年,英国罗斯伯里伯爵说:“德国让我感到恐惧,德国人把所有的一切……做成绝对的完美。我们落后了。”近代以来,中国工匠群体却未能迅速融入世界产业革命的洪流……

——编自《培育工匠精神提高供给质量》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在近代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简要指出为什么近代中国工匠群体“未能迅速融入世界产业革命”?

7 . 据张跃发的《近代文明史》记载,英国棉布的价格指数:1780年为100;1812年—1815年为32;1860年为13。导致英国这一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圈地运动促进了毛纺织业发展,毛织品代替了棉制品
B.英国棉织业率先采用机器和工厂制,提高了棉布产量
C.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两极分化,工人阶级购买力降低
D.工业革命提高社会整体生活水平,棉布成为低档商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