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02年,杜邦公司在美国特拉华州的威明顿市成立。公司集资36000美元,共18股,每股2000美元;1804年,第一批带有杜邦商标的产品运出;1805年,第一批产品出口运往西班牙;1811年,汤姆斯.杰弗逊总统成为杜邦的“发言人”。公司创立之时,美国诞生不久,面临着战争与开拓……,火药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而杜邦起步后的前100年就是一家制造火药的工厂。在南北战争期间,杜邦提供的火药量为全美供应量的40%。在高速并购中,杜邦迎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材料二   一战结束后,美国进入了消费时代。杜邦也立即跟上美国的改变转向了化学消费品市场,甚至渗透到可以涉足的所有领域。为海滩娱乐制造橡胶浸渍的沙滩鞋、沙滩球及橡皮筏,为体育馆制造了巨大的橡胶顶棚……以及生产高尔夫球杆、旅行睡袋、汽车漆、各种纤维。二战后,杜邦在美国以外的生产规模快速扩张,先后进入巴西和阿根廷生产氟里昂,进入委内瑞拉生产面料。1959年,在比利时麦其伦投资汽车漆厂,这是杜邦在欧洲大陆的第一个生产厂家。1984年,杜邦进入中国。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张佩颖《杜邦文化——与美国历史同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前杜邦公司迅速崛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一战结束以来杜邦公司经营战略的两次调整”进行合理解释。
2022-01-28更新 | 201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上·宁夏银川·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西欧在近200多年间,人口出现急剧的变动。西方学者诺特斯坦本世纪50年代根据实际的历史资料进行分析,提出“人口过渡论”。如图是人口过渡理论示意图。由此可见
A.工业化进程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
B.工业化过程中,人口自然增长率维持在较低水平
C.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人口质量的提升
D.城市化是人口过渡趋势的决定性因素
2022-01-27更新 | 176次组卷 | 5卷引用:一轮巩固卷10-【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
3 . 某学习小组以“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为课题展开研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31〜1839年英国农村地区的死亡率约为18.2‰,而城市则高达26.2‰,尤其是新兴的工业城镇死亡率更高。1831〜1841年间,伯明翰每千人的死亡率从14.6上升到27.2,曼彻斯特从30.2上升为33.8

——摘编自赵秀芬《19世纪英国公共卫生发展与国家权力》

材料二1832年,曼彻斯特棉纺织家詹姆斯菲利普凯出版了《曼彻斯特棉纺织厂工人阶级的道德和身体状况》一书,认为劳工阶层集中居住的这些贫民窟则成为疾病流行的中心。很多工厂的空间里充满灰尘、湿热与有毒气体。

——摘编自李宏图《19世纪英国公共卫生体系建立》

材料三 英国查德成克被认为是“公共卫生观念之父,,和英国现代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1843年发表了《英国劳动人口环境卫生状况调查报告》,认为环境卫生不再是个人的事情,而是事关全社会每一个人。从1844年开始,一批有识之士开始向社会宣传倡导公共卫生的观念,并且成立了一些机构,如促进清洁协会、城市卫生健康协会等群众卫生组织。1848年,议会通过了《公共卫生法案》,同时政府建立了第一个卫生机构——中央卫生署。1875年,英国议会通过《公共卫生法》,标志着英国公共卫生体系开始建立。政府在各城市建立自来水和地下排污系统,并拆除贫民窟建筑,改善工人住房。政府对公共卫生的管理逐渐放弃自由放任的态度,越来越积极干预,这对20世纪以后英国实施福利政策产生深远影响。

——摘编自李宏图《19世纪英国公共卫生体系建立》


(1)围绕课题,研究材料一可得出什么结论?并指出其运用的研究方法。
(2)材料二是从什么视角进行课题研究的?
(3)依据材料三,归纳推动英国公共卫生体系建立的因素。
(4)通过本课题研究,谈谈你的收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开业于1909年的塞尔福里奇百货大楼是伦敦第一座按销售需求来建设的百货大楼,中央供暖、餐厅、休息室、电气照明、自动电梯一应倶全,大楼分成100个售货区,设有图书室、休息室、茶室等。这体现了
A.城市管理水平提高B.城市经济功能增强
C.商业经营理念变革D.商品种类日益丰富
2022·河南·一模
名校
5 . 乔尔·莫基尔指出“要理解工业革命为什么在那时发生,就必须从17世纪的科学革命中寻找答案”。……纽可门蒸汽机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能够把大气的压力用于有益的工作,而这是建立在17世纪罗伯特·波义耳和丹尼斯·帕潘的科学发现的基础上的。据材料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
A.主要是工匠与技师生产经验的积累B.科学转化为技术速度大大加快
C.科学与技术结合推动了技术的进步D.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有效结合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食肉的渴望”

18世纪中叶的英国,工人平常的饮食是随工资变化的。工资较高的工人,就吃得比较好。如果挣钱较少,就只有每逢星期日吃一次肉,而面包和土豆就要吃得较多些。如果挣钱更少,肉食就减少到只有切成小片夹在土豆里的一点点猪板油;挣钱再少的那就连这一点点猪板油也没有了,只有干酪、面包、燕麦粥和土豆......到18世纪末,上层阶级的伙食都是以肉为主。最富有、最有权势的人的宴会是由一道道的丰盛肉食组成:鸡排、羊腿、烤牛排,然后是各种鱼以及甜食等。蔬菜和水果很少上富人的宴席,因为根据当时流行的盖伦的医学理论,蔬菜能够导致发烧。上层社会的这种饮食习惯导致痛风、便秘和坏血病。特别是在冬季由于只食腌制的肉,更容易生这些病。

——摘编自郭伟峰《在英国家庭作坊和工厂制度下劳工生活状况比较》

“马铃薯的依赖”

一英亩地种植马铃薯可以养活6口之家,而种谷物则至少需要24英亩土地。在工资最低的工人中,即在爱尔兰人中,土豆就成了唯一的食物。以吃马铃薯为主食的爱尔兰,因19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初马铃薯歉收,导致“爱尔兰大饥荒”,至少死了150万人,还有200万人移居国外。1840年拥有800万人口的爱尔兰,到1911年只有440万人了。造成饥荒的主要因素是一种称为晚疫病菌的卵菌造成马铃薯腐烂继而失收。1845年到1848年爱尔兰饥荒蔓延最为严重的时期,英国换了两届政府,他们都相当程度上秉承了“自由放任”的原则,希望通过不干预的方式度过大饥荒。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中叶以来英国居民饮食偏好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爱尔兰大饥荒”反映的社会问题。并就应对粮食饥荒问题提出你的解决方案。
2022-01-21更新 | 14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英国近代工业化进程中,市政当局无为而治,城市出现了严重的“城市病”。进入19世纪中叶以后,以治理“城市病”为目标的城市规划运动兴起。到1939年,英国“城市病”得到缓解,城市化进程进入一个新阶段。

材料二   英国城市规划运动进程

时间阶段具体实施状况
18481875以公共卫生为中心颁布了多部与卫生治理相关的法案,中央机构与地方政府展开了以街道、住房和公共空间规划为主要内容的行动,城市规划在公共卫生领域基本得到完善。
187519099以住房问题为中心出台了一系列住房法案,授权地方政府清理贫民窟地区以及其他结构不当的建筑群。各种非官方建筑团体建造了一定数量的高质量住房,提高了中等阶层的住房条件。
19091939以综合治理为中心工业城市在规划法案的授权下积极并创新地实现了城市空间结构的重组,既有对市区较大范围的总体规划,也有对邻近市区的卫星城市实施的综合规划,更有与周边城市联合进行的区域规划。

——以上材料摘编自梁远、刘金源《近代英国工业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规划(1848-1939)》


(1)据材料一,指出近代英国城市规划运动兴起的背景。
(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城市规划运动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城市规划运动的影响。
2022-01-21更新 | 216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蓬莱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9 . 1816年,英国率先实行金本位制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均实行了金本位制。一战爆发后,为满足战争需要,各国纷纷发行不兑现的纸币,金本位制随之告终。二战后,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由此可见
A.纸币的发行导致了金本位制的崩溃B.货币体系的变化促进社会的转型
C.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反映大国兴衰D.世界大战决定国际货币体系变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833年,英国废除了已实行233年的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专卖权。随后,一批批商人蜂拥来到中国,至1838年,广州的英国商行由66家激增至156家。这一政策调整
A.确立了英国海上霸主地位B.加速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
C.使得英国垄断了对华贸易D.受到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