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下列所示现象的出现,主要在于
时间政党名称
1863年德国社会民主党建立
1876年美国社会主义工人党成立
1879年法国工人党建立
1903年俄国布尔什维克党诞生

A.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B.西方代议制的普遍完善
C.欧美工业化的深入开展D.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发生
2021-09-04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湘豫名校2022届高三8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随着19世纪下半叶以来,现代大工业的扩张性和整体性,世界对建立公平、合理、开放、有序的国际经济、政治与安全秩序的客观要求与帝国主义的强取豪夺、殖民地瓜分以及国际无序状态之间的矛盾无法协调,并一直困扰着20世纪上半叶的国际社会。一战后列强之间围绕殖民体系的存废与调整问题、如何处理挑战现存秩序的战败国处置问题,以及全球性经济与安全机制构建问题展开了持续激烈的矛盾冲突与新旧理念、势力的多边博弈。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种种缺失与新旧理念、势力的多边博弈最终酿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最终从根本上突破了19世纪末以来世界历史进程的结构性矛盾,不仅从实力地位对比上完成了历史的新旧交替,而且从观念和制度层面完成了历史的跨越。

——摘编自徐友珍《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历史反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意义。
2024-02-05更新 | 43次组卷 | 3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三大联考(2月)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下·全国·阶段练习
3 . 德国是一个独特的国家,在世界近现代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贝多芬为了这份乐谱,还在继续努力地工作着,然而,一年之后,这份乐谱仍未能完成。到了1823年夏天,贝多芬想到在最后一乐章中用合唱作结束,而主题则是用管弦乐器引出来,但仍有困难阻挠着。辛德勒写道:“当他到了第四乐辛的时候,开始了从未见到过的挣扎,他的目标是要找到一个字来介绍席勒的颂词。有一天,他进入了房间,高声地叫喊着:“有了!我得到了它!他将草稿薄给我看,上面写着:“让我唱着席勒的不朽的歌“兄弟”!这个词语经过我多少次的审慎思考才最后如愿以偿的啊!”

——摘自杨林、晓阳《贝多芬传》

材料二 德国工业命起步较晚,但进展很快。在第一次工业革命还没有结束时,德国又开展了第二次革命,铁路网的形成,把德国沿海与内陆、原料产地与工业中心、城市与乡村都连接起来。随着中央集权政府的建立,德国经济开始真正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德国通过强有力的政权推行经济体化.德国人在吸取最新科技成就的基础上,突出地表现了自己的创造力。19世纪后半期,德国在学习外国先进科技的同时,完成了科学研究向应用方向的转变,这些因素最终促使德国在工业革命浪湖中后来居上,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

——摘自李富森《试论德国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心之原因》

材料三 事实上,在所有欧盟成员国中,德国是欧洲统一最积极的倡导者。这是因为二战后德国人接受了这样一个观点,即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并使德国成为欧洲大家庭中的平等伙伴,才是促进本国经济发展,重新获得世人尊敬的最佳路径.坦率地讲,回首往事,所有欧洲国家都对德国可能重新强起成为政治和经济超级大国而恐惧。为了克服这种不利因素,德国积极地参与了双边合作和欧洲的统一进程,尽管德国执欧洲经济发的牛耳,但它一直进免在欧盟的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制定方面单方面行动。

——摘自霍尔斯特罗力《欧盟超国家职能及德国在欧洲统一中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贝多芬作品的名称与地位,并分析该作品所代表的文艺思潮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推动德国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心的因素。列举德国人在完成科学研究向应用方向转变的两项重大成果。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述二战后德国赢得世界尊敬的原因,并从二战后德国经济模式的变化来说明其如何能“执欧洲经济发展的牛耳”。
2021-07-2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高中历史20210719-005【2021】【高三下】
4 . 19世纪末,美国有识之士自发开展黑幕揭发运动,披露社会存在的问题,以唤醒公众。同时还主动发起了社区改革运动致力于改善贫民窟的生活条件,提倡进行市政体制改革,提高政府办事效率。这些运动使美国社会问题得到一定改善。据此可知美国(       
A.摒弃了自由放任的政策B.社会经济结构得到调整
C.完全确立社会福利制度D.适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
2023-11-13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THUSSAT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2024届高三11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新课标全国卷)
5 . 19世纪初的欧洲,一群多愁善感的年轻人,一味追逐幻象,并执拗地想赋予幻象以生动的形体,他们宣传构成艺术和诗及其元素中,想象力才是唯一本质的、有生命的,而其余的一切,生活和现实,不过是平庸的散文,毫无意义可言,甚至是害人不浅的祸殃。这一艺术流派(     
A.展现了西方世界精神的颓废B.用浪漫主义形式表达对现状的不满
C.反映了工业时代的精神诉求D.超越了现实场景魔幻色彩相当浓厚
2024-02-09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三大联考(2月)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进入20世纪后,物质生活虽比以前丰富了,可世界却动荡不安。有些艺术家预感到时代的变化最终会带来人的感知变化,具象的绘画虽美,但已经不再是现代社会的人们所欣赏的形式,抽象的表达才更契合人们以不变应万变的生存信念。这表明西方艺术家意在(     
A.对于启蒙理性予以深刻的检讨B.致力于西方文明的重建
C.通过抽象艺术缓解精神危机D.保守反动倾向日趋明显
2024-02-0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三大联考(1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