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30年,美国获得专利的发明只有544项,1860年总敏为4778项,但其后30年间,这个数字达到了44万。查尔斯·古德伊尔是新英格兰的一个五金器具商,他发明了一种橡胶硬化技术,1860年,这一发明工艺已经运用到500多个领域······爱迪生发明了用作街道和家庭照明的白炽灯(电灯泡),他还和其他人一道设计和改进发电机,建立大型发电厂为城市提供电力。这些是1870年代最具革命意义的发明。

——摘编自[美]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1492-1997)》

材料二   18828月,光绪帝批准郑观应等人的织布工艺以十年为期的专利,官督商办企业专利权成为某些官督商办企业所享受的特权之一。1898712日,总理衙门拟定的《振兴工艺给奖章程》奏准颁行,《章程》第十二款规定对假冒专利者的惩罚。这是第一次从法律上将西方专利制度引进中国,承认发明创造的进步作用······真正办理了专利相关事项的是清末新政时期的商部,商部把专利的授予权力收归本部,且规定了具体的操作办法。1904年,商部在《咨各省呈请专利办法略》中指出:“凡国民有能创新法、得新理、制新器便民而利用者,准其呈官,考验得实,则给以凭照·····其奖励甚至”。

——摘编自徐海燕《中国近代专利制度萌芽的过程》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美国专利演变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产生的历史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晚清时期中国专利政策的演变过程。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背景。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发挥专利作用应遵循的原则。
2021-02-25更新 | 109次组卷 | 3卷引用:一轮巩固卷7-【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江苏专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17世纪,英国政府先后规定,输出金银会被定为大罪,法律规定外国商人必须将出售货物所得的全部货币,用于购买当地的商品。出口和入口的商船和船员必须是英国籍。1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使人们开始意识到生产的目的在于消费而不是守住钱包里的硬币,于是倡导自由的贸易环境。

——摘编自蒲玲玉《浅析英国重商主义思想》等

材料二   1950-1970年,美国政府用于采购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占GNP(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3.5%上升到21.6%。同期,英、法两国的政府消费占GNP的比重,也分别由16.4%和12.3%增至17.4%和13.7%。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了经济增长,1951-1970年发达国家平均经济增长率达到5.3%,比战前的2.3%高出一倍以上。

1981年到1986年里根政府出台的政策主要包括∶为个人和企业减税,尤其是降低高收入者的边际税率;减少政府支出尤其是社会福利;放松政府监管。

——摘编自朱行巧《西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模式的发展与比较》等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起经济体制改革成为世界潮流,80年代形成了"华盛顿共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应采用"休克疗法",一步从计划经济体制跨越到市场经济体制。


——摘编自林毅夫等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西方国家主要经济政策的演变,并概括其演变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华盛顿共识”的认识。
3 . 在英国现代化过程中,以圈地运动为发端的农业变革与工业革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开阔的和公有的土地和公有草地分布得如此零散和混杂,以致不能方便地和有效地加以利用;再者,这些土地……采取圈围就能获得很大的改良。同时,如将上述(土地)……加以分开、圈围,并在有关人员中按其各自的产业,对公有地的权利和其他利益进行分配,那就会对上述有关人员均有好处。但是这一点如无议会的帮助和授权就不可能做到。
——辜燮高等选译《一六八九——一八一五年的英国》
材料二 地主们土地上的矿产和农产品需要运到城市和工业区去,他们所需要的农业设备和工业品也需要运进来,因此对修建公路、运河和铁路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18世纪,英国的圈地运动促进了乡村银行的发展,地主和农民手中的游资通过银行的渠道集中起来,为蓬勃发展的棉纺织业和金属加工业提供了资本。
——王章辉《工业化历程》
材料三 正是由于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使用旧式纺车和织机的手工业者遭到了排挤,他们破产之后,便成为雇佣工人。……产生了一批租用五十英亩、一百英亩、二百英亩或者更多的土地的大佃农,他们建立起大农场……(那些小自耕农)或者流入城市出卖劳动力,或者成为农场主的雇工……随着冶铁工业和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农业机械日益增多。
——许永璋《世界近代工业革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圈地者”圈地的理由,并指出影响圈地运动扩大的关键因素。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圈地运动对工业革命的作用。
(3)据材料三,概括工业革命推动英国农业变革的具体表现。
(4)综观英国现代化的基本过程,工业革命与农业变革之间的关系纵横交错。综合上述材料,从纵横两方面说明它们的关系。
2019-01-30更新 | 1786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9高考备考二轮复习精品资料 专题7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案
4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社会结婚的男女双方不得不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论双方当事人在结婚这件事情上毫无自主选择的权利。中国古代家长对于子女结婚的包办,大多是从“传宗接代”的目的出发,而忽视子女的个人选择。同时中国古代结婚制度中的结婚程序繁多,自西周时期首创的“六礼”,虽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简化,但作为传统习俗仍一直延续下来。

—摘编自潘文波《中国古代结婚制度之演变及其启示》

材料二 陈旧的婚姻观念总要被不断进步的社会所抛弃,鸦片战争后,尤其是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同时也吹响了近代中国婚姻观念变化的号角,古老的中国拉开了婚姻观念变革的大篆。封建包办的婚姻逐渐被废弃和淘汰年轻人在选择婚姻时有了自己的判断和自主权。爱情、自由、平等、尊重等信念被注入新的婚忘观念腐朽的、不平等的婚姻观念和模式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一时期的婚姻观念变化主要体现在婚姻目的的变化、婚姻媒介的变化、婚姻决定权的变化、择偶标准的变化、夫要关系的变化。

—摘编自王莹《中国近代婚姻观念变化之梳理》

材料三 19世纪末,英国一些贵族虽有光荣的头衔,却缺少支撑门面的钱财,他们明显地感受家道中落,入不敷出。于是,贵族也十分渴望得到工商阶级的扶持,来弥补自己经济上的亏空。这种需求和“暴发户”(资产阶级新贵族) 的需要极易一拍即合,形成互利的合作。这种合作的最好方式是联姻,联姻的结果是皆大欢喜。贵族们获得了财富,从而能更神气地保持贵族的风度和体面;“暴发户”则使子孙们获得了光聚的血统,从而在上流社会中挣得一席之地。

—摘编自钱乘旦、陈晓律《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近代婚姻观与中国古代婚姻观的最大差异。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贵族与资产阶级新贵族联姻的婚姻观。
(4)综上,谈谈你对不同时期出现不同婚姻观的认识。
2024-05-05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押第18题 中国近代化(辽宁、黑龙江、吉林适用)-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辽宁、黑龙江、吉林专用)

5 . 历史研究中,历史学家往往会对历史数据进行收集、归纳和分析,为相关的史学研究提供新的资源、视角和方法,帮助历史学家更合理地理解和解释历史。

表一:欧美大国钢铁产量(1890-1913年)

(单位:百万吨;1890年为生铁产量,以后年份为钢产量)

国别1890年1900年1910年1913年
美国9.310.326.531.8
英国8.05.06.57.7
德国4.16.313.617.6
法国1.91.53.44.6
奥匈帝国0.971.12.12.6
俄国0.952.23.54.8
意大利0.010.110.730.93
1.(1)表一数据反映欧美大国钢铁产量增长量最多的两个国家是(单选)(                         
A.英国美国                    B.俄国德国                    C.美国德国                    D.美国俄国
(2)表一数据反映欧美钢铁产量出现增长的原因是(双选)(     
A.钢铁产业部门的新技术改造                           B.社会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
C.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的变革                           D.社会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

表二:1914年欧洲部分列强占有的殖民地统计表

国别占有殖民地数/个殖民地人口/人
英国553.9亿
法国296235万
德国101307万
比利时11500万
葡萄牙8968万
荷兰83741万
意大利4139万
2.(1)表二是列强对世界瓜分的结果,其中几乎完全被殖民地化的大洲是(单选)(     
A.拉丁美洲                    B.非洲                           C.亚洲                           D.美洲
(2)对表二反映的历史现象解读正确的是(双选,4分)
A.标志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建立                    B.揭开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序幕                  
C.形成英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格局                    D.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表三:欧美大国总人口(1890-1920)(单位:百万人)

国别1890年1900年1910年1913年1920年
俄国116.8135.6159.3175.1126.6
美国62.675.991.997.3105.1
德国49.256.064.566.942.8
奥匈帝国42.646.750.852.1--
法国38.338.939.539.739.0
英国37.441.144.945.644.4
意大利30.032.234.435.134.7
3.(1)表三中1890-1913年欧美大国人口普遍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单选)(     
A.社会保障体系建立 B.工业革命影响              C.医疗体系建立            D.城市化推动
(2)表三中1913-1920年欧美大国人口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单选)(     
A.疫病流行               B.人口迁移                     C.环境污染             D.世界大战
4.结合上述内容,概述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期的世界发展趋势。
2024-04-11更新 | 46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3 史料分析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用)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口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701年英格兰和威尔士两座城市的人口为582.6万,1851年达2087.9万。1701年,北部和西北部在总人口中占43.5%,伦敦和南部占56.5%,1831年,北都和西北部49.9%,伦敦和南部50.1%。就人口的流向看,1696.英国农村人口约占总人数的34,而到1831年时,全国从事农业人数还不到全国总户数的30%。

——摘编自黄光耀《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口发展的特点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   1642年英国成年男子的识字率仅为三分之一、到了1840年时,达到了三分之二、妇女的识字率也达到50%。同时,国家开始干预和兴办教育,19世纪30年代开始,出现了新大学运动,很多实用学科进入大学课堂,为社会培养了众多科技人才。

——摘编自马建康《工业革命对英国国民教育发展的影响)等


(1)根据材料一、归纳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口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晚期英国国民教育快速发展的原因。
(3)列举工业革命时期的交通工具发明,并指出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人类进入什么时代?
2024-01-10更新 | 6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主观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治制度是根本性的制度。“一个民族最重要的创造是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国民性都由之决定”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其根本的因素是:“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所以,英国领先世界的最大优势不是海外贸易,不是科学,也不是地理位置,而是宪政。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式道路》

材料二 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做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相对非凡的有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年后,科学家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们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作坊。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工业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四 1880-1880年世界贸易总额增长情况表(单位,10亿美元)

年份18OO184018601880
金额1.42.47.214.7

                                                              ——摘编自夏诚《近代世界整体观》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材料中“合适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说明这一制度对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起到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两次工业革命的差异。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说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影响。
2023-07-16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中外历史纲要下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亚里士多德主张闲暇时间以娱乐来达到个人修养的目的,认为休闲是公民天经地义的一种权利,他提出了休闲比忙碌更有价值的人生观。古代雅典人从不认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才是勤奋的表现,他们上午忙于工作,下午就到被称为“帕列斯特拉”和“基姆纳西翁”的地方去消遣、沐浴或者锻炼。

——摘编自聂啸虎《欧洲古代休闲体育思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

材料二   随着工厂制度的建立,工作和休息有了明确的时间限制,休闲也逐渐从随意休闲发展成为定时休闲。此外,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工厂开始实行法定周末假日,使工人定时休闲的时间有所增加。工业革命以后,人们的休闲生活也逐步摆脱了宗教色彩,餐饮娱乐休闲、文化休闲、演艺观赏休闲、体育休闲和旅游度假观光等多种休闲娱乐方式共同发展。工业革命以后政府禁止和取缔了有碍社会治安的粗野娱乐,议会通过许多法案,扶持健康有益的休闲活动项目;为足球、拳击格斗等运动制定了完善的比赛规则,以更加文明、理性的方式在固定的场馆举行。许多以前只有贵族才能享受的休闲生活在工业革命期间逐渐走进了普通民众的生活中。19世纪,英国人的休闲生活已经与整个商业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摘编自赵虹《工业化与休闲生活的转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古希腊人的休闲观念及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后英国民众休闲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成因。简述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
2023-08-03更新 | 68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4 选择性必修二 经济与社会生活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21年,英国的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从1836年起,英国棉纺织业中的工厂工人人数超过手工工人人数……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变成英国的市场。从1760年到1860年,英国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倍。1850年英国工业总产值占到世界的三分之一,对外贸易占全世界的21%。19世纪40年代,英国生铁产量占到世界的一半,煤炭占三分之二。英国成为全世界机械设备和各种工业制成品的主要供应国。

——摘编自张跃发《近代文明史》

材料二:1830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子感应现象,提出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电作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出现一系列电气发明。19世纪90年代起,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不断涌现出来,人类交通工具发生巨大变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

(1)根据材料一,分析工业革命使英国发生了怎样的社会转型?指出促使“工厂工人人数超过手工工人人数”的关键性发明,并归纳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析与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突出特点?
2023-06-29更新 | 55次组卷 | 4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8 世界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开始,到1851年,英国花了92年的时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经济学家保尔·芒图说,正是大批农村闲置劳动力的涌入,大工业的发展才成为可能,而大工业的发展又加速了农村人口流动和迁移,两者密切联系,互为因果,形成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推拉力机制从17世纪到20世纪初,英国政府对社会领域进行不断探索,以实现城市社会管理,从济贫法到社会保险的一系列社会立法,提高了城市的凝聚力。

——摘编自唐庆《近代英国农村人口的迁移与城市化》

材料二   “农民工”指的是虽然身份是农民,但主要在城镇从事二、三产业工作的人。农民工身份是农民,职业是工人,是特殊的社会群体。中共中央于1984年发布一号文件,规定准许农民自筹资金、自理口粮,进入城镇务工经商,此文件可谓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变动的一个标志,自此,农民工开始大量涌进城市。2018年,全国农民工总量是28836万人,其中,在本地就业的农民工11570万人,外出进城就业的农民工17266万人。

——摘编自徐胜兰《生计与发展——浅析农民工进城的“推力”》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英两国人口迁移的共同特征,并分析造成上述特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英两国人口迁移的共同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