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83 道试题
1 . “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使大型的工厂能够方便廉价的获得持续有效的动力供应,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并为之后的经济垄断奠定了基础。”材料反映出新能源的应用
A.改变了工业结构B.直接促成经济垄断
C.推动重工业出现D.导致国家垄断产生
2021-11-25更新 | 212次组卷 | 3卷引用:经济篇命题情境12能源-【小切口大历史】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命题情境分类强化训练
2 . 下图为荷兰画家梵高1885年创作的油画。该油画体现了(     

《吃马铃薯的人》
A.工业社会的底层生活B.日常食物种类繁多
C.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D.贫富分化十分严重
3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成为美国经济的基础。垄断产生于世纪之交的根本动力是(     )
A.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美国劳工阶级的斗争D.巨型公司纷纷诞生
2023-04-27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九师联盟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4 .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

材料一 1789年,赛缪尔·斯莱特仿制英国的水力纺纱机成功,并建立了美国的第一家水力纺纱厂,这通常被视为美国工业革命的开端。美国较早实行专利制度,鼓励发明创造,1790年美国第一届国会就通过了《专利法案》。美国的地理条件得天独厚,不仅远离动乱的欧洲,而且资源丰富。由于经济发展较快,吸引了英国等欧洲国家的大量投资。外国移民源源不断地涌进,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并带来了新的技术。美国是一个新的移民社会,没有什么旧式行会的障碍,也有利于技术的推广。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卷】

材料二 美国工人的工资往往高于西欧工人,已经得到了选举权,所进行的罢工运动、十小时工作日运动和竞选活动都是维护自身利益的有效手段。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在德国移民中传播,能够影响美国工人运动的是空想社会主义、冒牌社会主义和改头换面的改良主义。尽管也发生过罢工,出现过早期的工会组织,建立过工人党,但都是短暂的,缺乏明确的斗争目标和政治要求,没有对资产者构成重大的压力。

——摘编自张友伦《试论美国早期工人运动的特点——关于美国和西欧工人运动的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美国开展工业革命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影响美国工人运动发展的因素。
2023-07-16更新 | 80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5 . 近代以来,许多大国先后崛起。1750一1900年中国、美国、德国、英国的世界制造业产量如下表所示,其中②④分别代表的国家是
年份
国家
1750年1800年1830年1860年1880年1900年
32.8%33.3%29.8%19.7%12.5%6.2%
1.9%4.3%9.5%19.9%22.9%18.5%
2.9%3.5%3.5%4.5%8.5%13.2%
0.1%0.8%2.4%7.2%14.7%23.6%
A.英国德国B.美国英国C.美国德国D.英国美国
2022-06-05更新 | 98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9大国崛起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世纪初,亚非拉绝大部分地区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政治上受资本主义国家的压迫,经济上受其控制。这表明(       
A.列强加大了对亚非拉的资本输出B.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C.殖民主义导致亚非拉地区经济落后D.亚非拉各国完全丧失了国家主权
7 . 19世纪70年代起,德国铁路发展迅速,但铁路管理层次繁多。帝国政府于1873年成立“帝国铁路局”,协调各所属系统铁路的建设、装备和营运;1877年统一全国运费率。此外,还通过国家购买来增加国营铁路比重,到1913年,国营铁路营业里程占全国铁路营业里程比重的近91%。材料反映出当时德国(     
A.铁路事业高速发展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C.出现混合经济体制D.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显著
2021-05-05更新 | 226次组卷 | 3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考点15两次次工业革命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工业革命标志着有文字记录以来世界历史上最根本的一次人类生活转型。不妨将当年英国描述为:世上唯一的工厂、唯一的大规模进出口国、唯一的货运国、唯一的帝国主义者、几乎唯一的外国投资方,而且因此也是世界唯一的海军强权、唯一拥有真正世界政策的国家。从某一角度来说,工业化的“英国”时代仅仅是一个阶段,是当代历史的初始或早期阶段。对英国而言,工业化时代的含义显然远大于此。

——摘编自【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工业与帝国:英国的现代化历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达完整)
2024-01-20更新 | 101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元代棉纺织业发展的基础上,明初鼓励经济作物种植的政策促进棉花的普及,形成了沿江濒海的植棉区域,特别是棉纺织机具的改进更是大大提高了纺织的效率。在这些内外因素作用之下,苏松地区的棉纺织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棉纺织业内部显现了专业化分工的趋势,棉布品种的多样化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出现了专门从事布匹收购经营的棉布字号。大量棉布进入市场流通,促进了这一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棉纺织业的发展也给该地区经济、社会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影响,明中叶之后大量棉业市镇的兴起,棉货贸易繁荣。但是应该看到苏松地区棉纺织业的发展带来的商品经济的繁荣只是局部小范围的,而它自身的发展也受到了封建经济的束缚,棉纺织业内部出现的新兴因子难以继续拓展。

——摘编自社君立《明清时期的棉花革命》

材料二   棉花对于英国来说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到1856年,曼彻斯特商会准确地描述道,这个行业“在规模和效用上没有任何其他制造业可以比拟”。……英国成功的秘诀有双重因素。首先,英国制造商把重点放在高质量的纱线和布料上,在这方面他们无须面对其他地方的技术不太先进的制造商的竞争。其次,英国越来越依赖世界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地区的市场。到19世纪50年代,英国生产的全部棉产品中有一半以上用于出口。从1820年到1850年,亚洲和拉丁美洲成了出口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亚洲的比重尤其迅速上升。

——摘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材料三   美国南部的棉花品质优良,再加上内战前棉花销售已经形成了稳定、成熟的市场,棉花成为南部唯一具有绝对优势的经济作物。19世纪后半期,随着铁路的发展,运输价格大幅下降,南部可以用相对便宜的价格购买粮食与肉类,棉花生产的成本大大降低,出口量不断增加。为此南方种植园主通过大规模增加棉花产量的方式获得更多的利润。由于内战结束后,绝大多数黑人租佃农普遍贫困,靠借贷为生,于是种植园主利用借贷强迫黑人租佃农种植并出售棉花以偿还债务,这样借贷者陷入了“棉花-债务-更多棉花-更多债务……”。

——摘编自吴浩《试论内战后美国南部棉花生产扩张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代苏松地区棉花产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英美两国国棉花产业发展的共同特点并指出其成因。
(3)指出“英国越来越依赖世界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区的市场”对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
2021-10-25更新 | 208次组卷 | 2卷引用:【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一轮巩固卷02
10 . 1850年法国铁路总里程从原先的3000多公里增加到16000公里。法兰西第二帝国时代,政府把承建公司对铁路享有的专利权限延长至99年,并对40多家铁路公司进行干预融合,合并为6家大的铁路公司。这些措施
A.促进了近代交通运输的发展B.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
C.巩固了法国共和政体的稳定D.实现了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