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4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苏格兰学者休谟(1711—1776年)曾对当时流行的“与别国贸易其实是别国要赚我们的钱”的“贸易猜忌说”进行谴责,他指出并不存在总想着“从经济上搞垮邻国”的现象,“各国优势不同,彼此互通有无,不必担心恶性竞争的发生”。休谟意在说明(       
A.经济民族主义具有必然性B.自由贸易符合国家利益
C.政府应实行贸易保护主义D.市场具有宏观调控作用
2 . 时空中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把握历史的延续与变迁,可以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1)完成下列结构图。(将正确内容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2)将上述结构图中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与下图所示的空间位置相对应(填写字母)。

①文艺复兴发源地       ②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地       ③“铁血政策”发源地
④亚历山大二世颁布解放农奴制法令       ⑤《人权宣言》诞生地

政治制度的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动力,而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古今中外的人们都在不断地探索。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基本上是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比如议会必须定期召开,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等。从表面上看,它似乎没有什么新意,但事实上,这却是政体制度上一次真正的革命。

——钱乘旦《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材料二:美国的创新在于:它建立了这样一个政府,它分权但不分裂,制衡却不抗衡……

——摘编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3)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哪部法律文件?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似乎没什么新意,却是政体制度上一次真正的革命?”
(4)据材料二,简要概括自实现独立后美国是如何实现政治制度创新的?并综合分析制度创新对美国的积极影响。
2024-04-07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合格考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学年高二上学期合格考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据统计,英国工业产品出口总额从19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增加了约5倍,但包括棉织品在内的纤维制品所占比例则从72%减少到44%。纤维制品的主要出口地方面,19世纪20年代欧洲地区占5成以上,但到19世纪中叶欧洲所占比例锐减。这一现象可以用来实证(       
A.欧洲国家发展的不均衡B.欧洲国家出现衰退
C.世界经济中心发生转移D.世界市场不断拓展
2024-04-06更新 | 502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河间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能在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保持着自己的优势不被侵犯,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英国人的创新精神。……这种不断的创新精神有效地动员了英国的人力和物资资源,并在英国工业革命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得英国能在很长的时期内战胜自己的竞争对手。

——陈小律《英国经济的盛衰》

材料二   (英)自18世纪以来专利申请才普遍起来,变得重要了。申请专利的目的很简单,即保护一项发明,使它保持新颖。……晚年的瓦特,生活非常富庶。但是瓦特财富的主要来源,不是制造蒸汽机的工厂,而是被广泛转让的高效能蒸汽机的发明专利。……英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奖励,使几乎所有的人,都陷入了一种对新技术、新发明的狂热崇拜之中。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1851年伦敦博览会展期为140天,参观人数达630多万人次……参观者最感兴趣的是不同的机器发明。人们目瞪口呆的看着各种机器工作,有开槽机、钻孔机、拉线机、纺纱机、造币机、抽水机等等,这些不同的机器又通过特别建造的锅炉房产生的蒸汽一起驱动,让人领悟到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的变化。

——《1851年英国伦敦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纪实》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创新精神”影响下,17世纪到19世纪初期英国在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这种创新精神对英国崛起产生了怎样影响?
(2)依据材料二、说明英国政府为保护公民创新精神采取的措施及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政府通过举办世博会试图达到怎样的目的?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创新精神对民族或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发展中国家的知识分子在思考:“我们现在的这种落后状况,并不是像一般发达国家的理论和意识形态所解释的那样,是我们的文化不行、制度不行,甚至人种不行。”按照他们算的账,300年的殖民化,欧洲本土总共移出1/4人口,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大英帝国占的殖民地面积最大,移出人口也最多,大约 1/3,其中最贫穷也最善战的苏格兰转移出去一半。结果就是欧洲人占领了其他的四个大洲,人口和资源的紧张关系由此彻底改善,资源环境空前宽松。这个殖民化过程带来了工业化资本原始积累,产业资本的扩张带来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需求,产生了一套资本形成、资本扩张的经验,这个经验是我们现在习惯接受的“现代化”的实质。 欧洲的市场社会主义、福利政策,以及后来的福利社会主义和福利国家,也与此有关,这客观上形成西方话语环境中的“现代化”经验,使人不得不思考,这一经验是不是一个科学的东西。

——摘编自温铁军《西方现代化的真相》

材料二   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的理论创新,中共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 它是人口规模巨大的、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摘编自《中国式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的现代化经验和温铁军揭示的西方现代化的真相,简析西方的现代化经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异同。
2024-04-03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六)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高中历史

6 . 有学者认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革的时代。”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工业革命的迅猛扩展B.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C.世界多极化进程加快D.殖民地被瓜分完毕
2024-04-0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题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整理了1760—1830年英国人的作息时间,结果发现:原来,睡醒的时间分散于3点至9点,后来,90%的人选择5点到7点间起床。周一工作的个体的比例上升了50%,所谓的“神圣星期一”假日演变成了工作日。这可以用来说明,英国(       

A.工人文化素质的提升B.社会贫富差距缩小
C.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D.工业化进程的影响
2024-03-22更新 | 139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海兴县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1000-1870年世界GDP的结构(单位:百分比)

年代1000150018201870
西欧8.717.923.633.6
西方殖民地0.70.51.910.2
东欧和原苏联地区4.65.98.811.7
日本2.73.13.02.3
亚洲(不含日本)67.662.156.236.0
拉丁美洲3.92.92.02.5
非洲11.87.44.53.7
全世界100.0100.0100.0100.0

公元1000-1870年世界人均GDP水平(单位:1990年国际元)

年代1000150018201870
西欧40077412321974
西方殖民地40040012012431
东欧与原苏联地区400483667917
日本425500669737
亚洲(不含日本)450572575543
拉丁美洲400416665698
非洲416400418444
世界435565667867

——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以上材料能够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的多种趋势和现象,指出其中两种趋势或现象并予以阐述。(要求:明确经济趋势或现象,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3-19更新 | 11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黄骅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社会救助的目的是扶贫济困,保障困难群体的最低生活需求,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宋社会救助的主体是政府和社会力量,政府在社会救助中起组织和领导作用,主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律令,对社会救助事宜予以规定和指导,由地方政府督促实施。南宋以后,社会力量更强大,在社会救助各个领域逐渐占重要地位。社会力量包括社会个体和社会组织,其中家族、宗族在民间救助中起了很大作用,特别是宋代,宗族救助制度化,使得族人旧有食,岁有衣,嫁娶婚葬,皆有赡。济贫机构方面,唐时是由政府接管原属寺院主管的病坊,北宋时主要是由中央统一诏令各地兴办,而南宋以后,则由各地自行设立,经费也以地方自筹为主。救助方式上,贩灾救荒时招商、劝分等方式增多;救助实体的经营上,越来越倾向于通过兴办实业,获取稳定的收益,以维持机构的长久。

——摘编自王颜《论唐宋时期社会救助机制的变化及特点》

材料二   1883年,德意志帝国议会批准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险法——《疾病保险法》,1884年和1889年,又相继颁布了《工伤事故保险法》和《老年与伤残强制保险法》。德国保险三法的颁布实施,使得国家对民众生存状况的保障,由社会救助发展到社会保险,从而开启了社会保障制度化的历程,标志着人类历史上以社会保险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由此产生。

——摘编自周佩璇《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首先产生于德国的原因》

材料三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先在上海启动。经市政府同意,1993年上海市民政局、财政局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本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通知》,并于当年6月1日开始实行。这个通知的下发标志着我国社会救济制度改革拉开了序幕。1996 年12月,民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意见》。1997年9月2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在全国建立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同时建立城市低保制度也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1999年9 月28日,国务院正式颁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城市低保制度正式走上法制化轨道。到2007 年9月底,全国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777个涉农县(市、区) 已全部建立农村低保制度。

——摘编自刘喜堂《建国60年来我国社会救助发展历程与制度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宋时期社会救助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过程中体现出的特点及其意义。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人掌握并控制了从欧洲经非洲到达亚洲的海上交通线,开始沟通了三大洲的贸易来往。印度尼西亚的香料、中国的茶叶和瓷器、印度的纺织品,开始通过海路运销到欧洲。与此同时,西班牙人控制了从欧洲到美洲的海运,美洲的白银、巴西的蔗糖源源运往欧洲。随后,荷兰人、法国人和英国人加入到这一殖民掠夺的行列中来,进一步推进了各大洲之间的贸易来往。到1775年时,其对外贸易的范围已扩大到世界各地,将近2/3的原料来源和贸易对象在欧洲以外的地区。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第一阶段从15世纪末16世纪初到17世纪中叶,这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起步阶段。美洲新大陆的发现直接诱发了欧洲商业革命的爆发、加速了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的转移,促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由此开始了资产阶级开创新的世界市场的历史进程。第二阶段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以争夺商品销售市场与原料产地为主要目标的阶段。这一时期,大约有数千万人口从欧洲移居到世界各地,这些移民提供了必要劳动力和先进制造业技术。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与融合,也带来了世界动植物物种的广泛交流,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第三阶段从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以寻求投资场所为目的,积极开展对外资本输出为目标的阶段。

——摘编自朱丽君等《世界市场、世界历史与全球化》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的三个历史阶段及其主要特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的主导国家的变化。
2024-03-15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2级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