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7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社会主义革命的学说,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提出“两个绝不会”的论断,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列宁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新论断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项佐涛老师讲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列宁是如何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导十月革命取得成功的?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从理论和实践上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不懈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这就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此外,毛泽东还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对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政治和文化工作、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等方面,提出了独创性理论。

——摘自人教社《历史》教科书(必修3)第84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指出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理论和实践贡献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在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在国际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改革进入关键时期。1992年初,邓小平先后在南方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表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摘自人教社《历史》必修2第56页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20世纪9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内涵并分析其提出的国际国内背景
2024-05-20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历史试题
2 . 1921年,列宁在全俄政治教育委员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从1917年产生了接收政权的任务和布尔什维克向全体人民揭示了这一任务的时候起,我们要从资本主义社会走上接近共产主义社会的任何一条通道,都需要有社会主义的计算和监督这样一个过渡,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渡。列宁意在强调(     
A.利用经济手段应对协约国干涉B.苏俄不能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C.苏俄缺乏社会改造的基本条件D.协调国民经济比例关系重要性
2024-05-14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下图为法国学者雅克·梅耶整理收集的被称为“绞肉机"的凡尔登战役中参战士兵的回忆录。该回忆录(     
·我们没法吃东西,因为到处都是尸体和驱虫
·在烈日的暴晒下,皮肤早就腐烂了……空气中弥漫着令人难受的味道
A.真实地再现了当时战争的惨烈场景B.带有战争污名化的宣传意识
C.表明新式武器运用使德军伤亡惨重D.感慨战争残酷提倡珍爱和平
2024-05-14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20世纪60年代,苏联立项拍摄电影《战争与和平》。在文化部长福尔采娃牵头下,工业部调配40家企业专门生产博物馆无法提供的易损瓷器和丝织品:罗蒙诺索夫瓷器厂据18世纪图纸重新开窑;轻工部门顶着原料压力制作出9000套西装、11000件纱衣、12000顶帽子和20万颗纽扣;女子宫廷礼服完全采用手工缝制。这说明了(       
A.苏联的工业发展日趋平衡B.美苏意识形态领域竞争激烈
C.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转逻辑D.行政部门对市场的强力控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漫画《我们用我们的小斧子砍的》发表于20世纪上半叶,从左到右三个人物(左右两边代表的是英美)携手合作,共同砍倒了两棵大树。这幅漫画可以反映出(       

A.远东局势步入缓和阶段B.英美对日本崛起的忧虑
C.列强妥协共同操控中国D.反法西斯同盟并肩作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1917年2月,墨西哥政治改革建立了职团主义结构的执政党,职团主义“反对公开竞争和政府中立观念,主张由政府做出有意识的努力,以组织和协调公私部门之间的关系。政府承担领导社会的责任,私人经济组织和社会集团则成为政府进行这一工作的工具。各利益集团不是互相竞争,以影响政府官员,而是直接以官员的名义同官员打交道”。形成了墨西哥的政治特色。这(     
A.不利于国家控制利益集团
B.体现出鲜明的反帝立场
C.保证了墨西哥新的现代化战略的贯彻执行
D.确保了资本主义民主的实现
2024-04-09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益阳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37月,《申报月刊》在其创刊一周年的“特大号”上设立“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成为中国思想界第一次以“中国现代化”为主题进行的思想交流和交融。以下是一些作者的看法:

学者罗吟圃在《对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我见》中谈道:社会主义最重要的含义是废除生产机关的私有制度,尤其是主张社会大众应该握住国民经济的最高权……使中国现代化,最急需的是在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和集体生产……如果能决心依照社会主义所主张一样……中国的前途才有希望。

自由主义经济学者唐庆增在《中国生产之现代化应采个人主义》中谈道:社会主义只适用于贫富不均的国家。社会主义重分配,而我国当前的问题是生产落后……在贫困国家……当设法增加其富力……利是人类的本性,搞资本主义,人民必乐于经营企业,获利愈多,则人民投资欲望越强,资本自然会增加;如果搞社会主义,则人民之获利的希望小……国人将永远陷于穷困而不能自拔。

学者张素民在《中国现代化之前提与方式》中谈道:我以为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早已过去,本世纪各国的资本主义,都是“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所谓节制的资本主义,即一切经济事业,受政府的节制或限制,甚或由政府自办……中国今日之现代化……决非私人资本所能办到……若采个人主义的方式,我们必收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之一切恶果……。

——摘编自《申报月刊》1933年第7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申报月刊》的作者关于“中国现代化”的不同看法。(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2024-04-09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关于一战后的国际秩序,威尔逊的想法是“对国际社会进行改造,克服竞争性的民族国家体系带来的弊端,消除国际无政府状态和权势政治,最终将民族国家的私利引向国际社会共同的利益”。威尔逊的这一主张(       
A.意在促进世界和平发展B.深受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
C.确立了美国的霸权地位D.助推了国际新秩序的构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一战爆发后,英国编辑了一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美国学者和专业人员名单,隐瞒官方背景,定期向其提供英国的宣传资料,通过他们将材料发送到美国各界人士手中,给人的印象他们只不过是英国的正义支持者。英国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拉拢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B.获得国内战时动员的支持
C.打破美国的孤立主义政策D.激起美国反对德国的情绪
2024-03-15更新 | 317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明日之星高考历史精英模拟卷 【湖南版】
10 . 苏联“一五”时期供应工人的计划储备食品按商业价格免卡零售。下表是食品凭卡和免卡每公斤售价对比情况。苏联这一举措(       

食品

面粉

植物油

凭卡价格

27戈比

1卢布26戈比

92戈比

免卡价格

2卢布

8卢布

2卢布

A.有利于增加工业建设资金积累B.推动了农业和轻工业的迅速发展
C.反映了产业发展重点开始转移D.体现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