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3 道试题
1 .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探索的环节中,与俄国新经济政策实质最为相似是
A.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实行国家资本主义B.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C.人民公社化运动D.改革开放
2 . 列宁在1920年提出了“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的著名公式;结合时代背景,对此公式合理的理解是
A.展望了苏联将在20世纪30年代建成社会主义
B.强调了现代化经济建设对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性
C.新经济政策推动了苏俄电气化的发展
D.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相比有充分的优越性
3 .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这段话表明斯大林强调在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为了
A.对抗马歇尔计划
B.对付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
C.打破冷战僵局
D.按计划调配人力物力
4 . 苏联工业化资金的重要来源是农业。苏联采取的与工业化相配合的重大举措是
A.余粮收集制
B.征收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
D.农产品自由贸易
2016-11-21更新 | 533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1年河北省冀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5 . 列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主要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D.斯大林模式
2016-11-21更新 | 973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北省景县梁集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八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6 .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出苏俄农民对哪一政策的不满?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D.赫鲁晓夫改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那些“稀奇古怪的口号”指的是(     
A.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B.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
C.缔结没有赔款的和约D.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10 . 普京在评价斯大林时认为:“从1924至1953年国家有了根本变化: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诚然,农民没有了,而我们大家都清楚记得有农业问题,特别是在最后阶段,排着长队购买食物等等。在这一领域所发生的一切,对农村没有起任何积极的作用。不过工业化确实实现了。”请问“对农村没有起任何积极的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B.农业集体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C.苏联农业设备和经营方式落后D.苏联农业发展的起点比较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