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2 道试题
1 . 《新全球史》提到,“俄国的统治者没有改造经济的计划,但是在内战过程中,他们进行了快速的、无计划的国有化进程”。内战时期的“国有化进程”(     
A.巩固了苏维埃政权B.优化了国民经济结构
C.完成了国家工业化D.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916年上半年,列宁写成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书中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卡特尔成了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之一”,“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起来”,“操纵国家政权和整个社会生活”。资本家不会用“过剩的”资本来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而是输出到落后的国家去,以此将他们的统治扩展到全世界,“资本主义大国已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了”。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发展比从前要快得多,但是这种发展更加不平衡了”,“使资本主义的一切矛盾尖锐化”,“加速着崩溃”。同时,这种不平衡“使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列宁还指出:马恩的学生、德国政治理论家卡尔·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理论,实质是在粉饰帝国主义侵略的反动政治特性。

——摘编自陈征《对帝国主义本质和规律的深刻揭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历史意义。
2023-05-02更新 | 191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1925年苏联粮食收购计划降低了2亿普特,结果工业投资就降低了4亿卢布,工业发展速度随之降低。1926年,苏联粮食丰收,出口数量扩大,工业增长速度也随之提高。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A.经济政策调整非常频繁B.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C.工业发展过于依赖农业D.受到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21年8月28日列宁撰写的《新时代,新形式的旧错误》一文发表于苏联《真理报》,列宁在文中郑重提出:“正因为我们不怕正视危险,所以我们能很好地运用自己的力量来进行斗争,能更清醒、更谨慎、更周密地权衡时机,能采取各种让步来加强我们的实力,分散敌人的力量。”这篇文章发表的背景是(     
A.战时共产主义实现B.马克思主义的传入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D.十月革命即将获胜
22-23高二下·江苏南通·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从彼得大帝开始,俄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和计划都是为军事战略的需要服务的,突出的特点是以牺牲农民和榨取农民为代价,优先发展国防工业。列宁曾努力改变这一传统,但列宁的早逝使这一尝试没有成功,列宁的这一尝试包括(     
A.实行余粮收集制B.实行粮食税C.推行农业集体化D.实施租让制
2023-04-29更新 | 205次组卷 | 4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4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6大核心知识点+40题高频选择题)(江苏专用)
2023·山东淄博·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17年,列宁认为,“这不仅因为战争带来的灾难促成了无产阶级的起义,而且是因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在为社会主义做最完备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入口,是历史阶梯上的一级,从这一级就上升到叫做社会主义的那一级,没有任何中间级。”列宁提出这一观点主要强调(     
A.无产阶级革命条件的成熟B.外部环境激化国内矛盾
C.国际工人运动的不断高涨D.资本主义发展到新阶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二月革命之后,在大多数布尔什维克领导人看来,临时政府是现有条件下可能有的最先进的政府,而党的当前任务是促进民主革命的发展,因此不能立即采取激烈反对临时政府的态度。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A.临时政府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B.工兵代表苏维埃政权丧失了独立性
C.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观条件尚未成熟
D.无产阶级缺乏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导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世界革命”到“和平共处”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逐步形成了世界革命思想,认为俄国革命与欧洲革命要互相促进。十月革命后,列宁将这一思想确立为苏俄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要在国际范围内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统一的世界苏维埃共和国”。19183月,列宁在俄共(布)第七次代表大会上阐述,“十月革命利用了国际帝国主义的“暂时故障”才能够取得胜利。但从长远来看,如果俄国苏维埃始终孤立无援,那么前途是没有希望的,能够拯救俄国的是唤起“全欧洲的革命”,从一国的革命转变成世界革命。”1920年夏苏维埃政府曾尝试借苏波(波兰)战争来唤起世界革命,最终失败。

——据杨泰龙《列宁世界革命理论的发展演进及其意义》等

材料二   19213月,苏波签订里加和约后,列宁对外战略发生明显转变,把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的问题提上日程。19215月,列宁在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会议上对国际形势进行分析,认为苏维埃政权在国际方面面临的主要困难时期已经过去,今后俄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和平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要“通过我们的经济政策对国际革命施加我们的主要影响。”1921年,苏俄先后与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签订了贸易协定。1922年,苏俄政府参加了战后恢复欧洲经济问题的热那亚会议,使苏俄第一次在法律上被西方资本主义大国所承认。

——陈杰军《从“唤起世界革命”到“和平共处”转变的时间和原因》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列宁外交战略转变的理解。
2023-04-21更新 | 46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原创预测(七)历史试题【河北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20世纪30年代初期,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大部分被苏联购买;当时位于乌拉尔地区的世界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大型钢铁厂由美国麦基公司以美国最先进的钢铁企业为蓝本设计的,并有大批美国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其建设。这反映了当时(     
A.苏联工业化过程中优先发展重工业B.苏联经济实力增强外汇储备量充足
C.国际形势客观助推苏联工业化建设D.在美国帮助下苏联工业化得以实现
10 . 1931年,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将每周7日工作制改为6日工作制,改革工资制度,大幅度提高钢铁、机器制造行业以及熟练工人的工资,还强调全力发展苏维埃商业,废除了一些工业品的凭票售货。这表明当时苏联在经济建设中(     
A.注重调整国民经济结构B.不断提高工人收入水平
C.试图发挥经济杠杆作用D.逐渐形成计划经济体制
2023-04-15更新 | 919次组卷 | 9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