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1922年、列宁指出、“我们在设法建立合营公司。这种公司的资本,一部分属于私人资本家、而且是外国资本家、另一部分属于我们。第一,我们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学习做生意,这对我们是必要的。第二,如果我们认为必要,我们随时都可以取消这种公司”这一主张(     
A.体现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原则B.力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C.强调维护经济独立的重要性D.为工业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2024-05-27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列宁去世后,苏联一直面临着帝国主义发动世界大战的威胁,1927年苏联驻波兰大使被刺,整个西方世界借此掀起新一轮反苏浪潮,甚至主张对苏进行“十字军讨伐”。对此,斯大林明确指出:“国际形势已经开始起根本性变化,只有全力实行高速现代化、工业化,并通过出口更多的粮食换取外汇用以购买工业化所必备的工业设备。”材料说明苏联模式的产生是(     
A.出自斯大林个人主观意识B.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物
C.基于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D.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成果
2024-05-27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如图为学者用的两种统计方法(艾伦、亨特和希梅尔)对1928—1940年整个苏联人口人均消费情况统计图。由此可知(     

A.统计数据都具有主观性B.苏联经济结构有所调整
C.只有一种统计比较准确D.苏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2024-05-26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高三下学期高考押题卷(四)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18年,列宁曾说:“俄国革命只是利用了国际帝国主义的暂时故障,因为向我们冲来的机车暂时抛了锚,它本来一定会像火车辗碎独轮车那样把我们辗得粉碎,可是它抛了锚,原因是两个强盗集团发生了冲突。”列宁旨在强调(     
A.十月革命胜利的必然性B.新生政权处境将会异常艰难
C.应拒绝与帝国主义媾和D.战后恢复发展经济的紧迫性
2024-05-25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十次月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吴恩远在《再谈俄罗斯反思苏联历史、重评斯大林思潮》中认为应重新评价“斯大林模式”,肯定“斯大林模式”的历史价值,认同“斯大林模式”是那个时代苏联唯一可行的模式。对该观点理解正确的是,斯大林模式(       
A.便于苏联在冷战中处于优势
B.保障了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
C.有利苏联建立完整工业体系
D.符合当时苏联社会发展需求
2024-05-24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926年4月,联共(布)中央向全党发出通知,要求每一个党员,党内外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要养成极大的责任感,节约每一个苏维埃卢布和戈比。同时,苏维埃国家尽量设法增加工业和商业的利润,实行严格的节约制度,发行公债,努力吸收居民的游资。这些举措出台的背景是(       
A.新经济政策开始全面实施B.政府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
C.计划经济模式已基本形成D.来自法西斯德国的威胁日益加剧
2024-05-24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7 . 1919年3月,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列宁高兴地致电祝贺,并表示“将用一切力量赶紧帮助”他们。同年3月,列宁表示“共产国际的成立是国际苏维埃共和国即将诞生的前兆,是共产主义即将在国际范围内取得胜利的前兆”。这体现了当时列宁(     
A.注重扩大十月革命的国际影响B.积极争取国际力量对革命的支持
C.对国际社会主义革命的热忱D.客观认识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47年,苏联决议在莫斯科建造多栋高层建筑,提出“(它们)应该与城市历史上的建筑艺术和未来的苏维埃宫的形象相协调”。1954年,建成后的莫斯科大学主楼、劳动模范公寓、重工业部大楼等“莫斯科七姐妹”构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观。这些建筑(     

莫斯科大学主楼
A.反映了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B.体现重工业的优先地位
C.表明新型劳动关系已经建立D.具有鲜明的政治指向性
2024-05-23更新 | 362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25年底,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宣布,从1926年起国家将进入“直接工业化”时期,目的是使苏联从输入机器设备的农业国转变为自己生产各种机器装备的工业国。该内容(       
A.标志着苏联模式正式确立B.说明苏联经济政策已出现新的变化
C.导致苏联新经济政策被直接废除D.暗示国内出现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
2024-05-23更新 | 18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五)历史试题
10 . 1925年,斯大林在与托洛茨基等人斗争时,为了证明自己是列宁的继承人,曾以新经济政策的捍卫者形象出现,但在其思想深处,更倾向于用类似“战时共产主义”的政策进行他所理解的社会主义建设。这使斯大林给苏联带来的最大影响是(     
A.改变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B.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C.建立了世界第二位的工业化强国D.恢复了“战时共产主义”的政策
2024-05-23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五)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