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按照“蒙巴顿”方案,巴基斯坦被划分为地理上相隔甚远且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差异巨大的两部分。1971年,印度通过支持东巴基斯坦建立独立的孟加拉国的决议,并在得到苏联支持的情况下突袭巴基斯坦。不久,孟加拉国正式独立。材料可用于探究(     
A.南亚国家的冷战角遂B.殖民文化的残余影响
C.印度民族的独立进程D.局部战争的文化动因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战期间亚非拉经济政治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交战各国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使这些地区的民族工商业获得相对有利的环境,得以较快地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随之壮大,更加强烈地要求摆脱殖民主义和本国的封建统治。

列强的互相残杀,殖民地半殖民地人们的参战经历,使他们扩大了眼界,感受到了新思想的影响。十月革命还将马列主义传播到亚非拉各国,鼓舞了那里的先进分子,他们开始用新的世界观来观察世界和本国的命运,寻求新的解放道路。

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欧洲列强的普遍衰弱,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制度,这些使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与反殖民主义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民族解放运动有了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

——摘编自黄正柏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两次大战之间亚非拉主要民族民主运动一览表

地区

国家

主要事件


亚洲

中国

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印度

甘地领导国大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英国殖民者斗争

非洲

埃及

在华夫脱党领导下英国被迫让步,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

埃塞俄比亚

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

拉丁美洲

尼加拉瓜

桑地诺领导游击队反对美国扶植的独裁政权,迫使美军撤出

墨西哥

卡德纳斯改革引导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


(1)概述两次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出现新高潮的时代背景。
(2)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民族解放运动相比,概括这一时期的民族解放运动总体有何新特点。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怀仁市大地学校高中部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世界形势风云变幻,扫清迷雾追根溯源;国际关系错综复杂,抽丝剥茧正本清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尔赛—华盛颈体系不过是帝国主义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都不可避免地只会是前后两次战争之间的‘暂时休战’。”一旦……他们必将重开争夺之战,那个时候也就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寿终正寝之时。

——陶诗永. 宋洪章《火山口上的分赃》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大伤元气,无论战胜国英. 法,还是战败国德. 意都严重损耗,经济破败凋敝,政治局势动荡不稳,国际地位显著下降。二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美苏之间的战略目标. 战略构想和战略利益形成了根本冲突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 军事. 经济. 文化等领域形成了全面的对峙和对抗。二战重创了英法等殖民帝国,原来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改写了世界政治地图。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三

第一,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即美欧日及依中等主要国家和战略区域决定世界格局的态势,美国仍然是唯一的超级大国:第二,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性主题不会根本逆转……各国战略将主要着眼于本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王逸舟《关于多极化的若干思考》

(1)材料一中,“上一轮争夺”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两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有何相同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国际格局变化的表现。
(3)结合材料二,列举美苏对抗的典型事件。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怀仁市大地学校高中部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科学技术在不断地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已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环境. 交往方式以及社会互动关系。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网络技术与人际关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怀仁市大地学校高中部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史学家霍布斯鲍姆的一生目睹了工业化锦标赛的全过程。第一次工业革命,造就了大英帝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群雄并起,帝国混战,德国与日本误入歧途,并因此衰落。最终登上领奖台的,竟是英国往日的小弟,美利坚合众国。他在著作中指出:“英国正在成为一个不竞争的寄生经济体,纯粹依靠过去的财富积累、依靠对手的进步过日子”,这是谁都无法救治的“英国病”;“资本家对利润的追逐与聚敛,主导了整个经济,甚至是全部生活”,帝国衰败的挽歌,深埋在英国文化的土壤中。

——摘编自赵一凡《英国现代化奇迹》

根据材料,提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6 . 1946~1949年,世界银行对于法国、卢森堡、丹麦等国的贷款,其批准率超50%;对于智利、墨西哥、巴西等国的贷款,其批准率约有20%;至于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国的贷款,则被其全部拒绝。这一现象反映出(     
A.世界银行主要服务于发达国家B.意识形态差异影响国际经济活动
C.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开始显现D.经济领域已成为国际斗争的焦点
7 . 在1965至1973年,发达资本主义世界骤然从繁荣陷于危机。七国集团各成员国经济的赢利能力急剧下降,并以制造业为最……投资的增长也剧烈地下降了,这又导致产出、生产率、实际工资增长的严重下降,以及居高不下的失业率。这一现象(     
A.导致了西方国际经济地位的下降B.表明产业结构亟需优化升级
C.暴露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D.源于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至第八单元的主要章节或课时标题关键词: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世界殖民体系、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实践、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请任选其中一个关键词,拟定一个论题,并运用所学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20世纪70年代,苏联逐渐增加对西欧重工业机器设备的进口数量。以1975年为例,与全球进口数量相比,从西欧进口的汽车生产设备占比达69%,矿产设备占40%,化工设备占44%,各种钢管占60%,黑色金属占48%,卡车占46%。此举(     
A.说明苏联和西欧意识形态冲突消失B.适应了苏联经济快速发展需要
C.反映出欧盟对苏联出口管控的放松D.带有一定的国际政治斗争色彩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现当代国际关系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可以把冷战结束划分为欧洲模式和亚洲模式。相对而言,冷战在欧洲结束具有彻底性,遗留问题较少;而冷战在亚洲结束则遗留了许多复杂问题。历史和现实相互映证建构了冷战结束的剧变模式和渐变模式。冷战在欧洲是以剧变的模式结束的,酝酿到完结也不超过10年时间。两极格局瓦解,并没有使资本主义势力对社会主义势力的敌对和遏制停止和结束,亚洲的冷战现象只是由原来的以美苏为主要矛盾转化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势力体系对亚洲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渗透、颠覆、遏制和威慑,从而使得冷战在亚洲结束具有长期性和非彻底性。

——摘编自钮维敢《论冷战结束的亚洲模式和欧洲模式》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冷战结束的两种模式:剧变还是渐变”,提取一个论题并加以阐释。(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6-0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三重教育高三下学期考前巩固卷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