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63年,赫鲁晓夫宜称:“如果我们没有了和平,核弹纷纷落下,那么、我们究竟是资本家,或是中国人,或是俄国人,或是美国人,又有什么差别?谁会幸存下来告诉我们这一点呢?”这一言论产生的背景是(     
A.多极化趋势冲击两极格局B.美苏的紧张局势暂告缓和
C.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瓦解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2024-01-16更新 | 282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省辽东南协作体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20世纪90年代,伊拉克频繁受到美国的各种经济制裁,全国90%以上的工厂因缺少原材料或零部件而停工,失业率高达70%;物价飞涨,食品零售价格比海湾战争前增长4231%;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率高达4000%。这可用以说明(       
A.霸权主义导致人道主义危机B.冷战政策威胁人类生存
C.贸易保护主义危害世界发展D.世界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2023-12-07更新 | 111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是美国专家统计的1946年4月苏联对外广播语言及福放时长表,它反映了(     

播出时间(分钟/天)

使用语言

345

英语(其中100分钟是专门针对北美的,55分钟是针对北美和英国的节目)

300

德语(75分钟是直接面向奥地利的听众的)

270

西班牙语(其中150分钟是对南美广播的)

95

汉语、法语、葡萄牙语

90

意大利语,土耳其语

75

芬兰语,罗马尼亚语

60

阿拉伯语,日语,彼西尼亚语,瑞典语

50

希腊语

45

捷克语,丹麦语,荷兰语,匈牙利语,挪威语等

30

阿尔巴尼亚语,孟加拉语,印度斯坦语,印尼马来语,韩语等

15

犹太语
A.冷战扩展到意识形态领域B.苏联建成全球传播机制
C.苏联重视提高国家软实力D.国际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4 . 1949年,美国总统杜鲁门谈及对外援助政策时表示,要“用我们的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以及工业发展的优势,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改善与发展”。杜鲁门政府这一决定意在(     
A.诱导苏联发展重工业B.加强对中间地带的争夺
C.改善美国的国际形象D.扭转国际贫富分化趋势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北约支持乌克兰,挤压俄罗斯战略生存空间,引发2022年以来的俄罗斯与乌克兰战争,美国和北约大量援助乌克兰战争物资,使得俄罗斯与乌克兰战争阔日持久,不断扩大,普金表示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将彻底消灭乌克兰新纳粹势力,目前战争向着不死不休的方向演变

材料二   以色列依靠美国支持在巴勒斯坦不断扩张领土,压缩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生存空间,导致哈马斯等阿拉伯人反抗组织的抵抗。目前哈马斯袭击以色列而引发以色列大规模军事报复,使得无数无辜平民死难,国际社会呼吁停止战争,并对阿拉伯难民进行人道主义援助,都遭到美国及以色列的反对和轰炸。

材料三   在美国等支持怂恿下,菲律宾企图倚靠美日澳等域外势力支持而不断对仁爱礁,黄岩岛多点主动挑衅,并在国际社会上抹黑我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正义行为,这注定是失败的,改变不了仁爱礁,黄岩岛等是我国固有领土的事实。


阅读上述材料,联系所学历史知识,就上述材料写一篇小作文,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明晰,100字左右。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东方学是一个内涵与外延极其宽泛的概念,以亚洲和非洲为主要研究对象,在19世纪有了重要发展。1873年,首届国际东方学学者会议在巴黎召开,并逐渐成为颇具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组织。在其影响下,德、法、俄等国相继成立了专门的东方学研究机构,而英国政府在一战形势危急、财政困顿的1917年,也筹建起耗资不菲的东方研究学院。一战前后,欧洲主要大国的东方学都进入黄金时期。

二战后,东方学的发展出现新变化。1960年,苏联在莫斯科举办了第25届国际东方学学者会议,尽可能多地邀请“东方”学者参会,又额外申请了10万卢比,用于邀请来自亚非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会议快结束时,美国曾申请下一届会议的主办权,由于苏联的干预并未如愿。双方妥协的结果是由印度承办。1964年,第26届国际东方学学者会议在印度新德里召开,主题为“人的尊严、人类友好和世界团结”,试图代表“东方”国家发声。1967年,美国如愿在安娜堡举办了第27届国际东方学学者会议。由于官方以及私人机构的强大财力投入,与会人数达到历史最高。该会议使美国的区域研究范式逐渐占领主要学术场域,并在很大程度上掌控了“东方”研究的学术话语。新范式强调跨学科研究,更加关注目标地区的“当下”问题。

1973年,第29届国际东方学学者会议决定放弃这个备受争议的名字,正式更名为“亚洲和北非人类科学国际大会”。

——摘编自张扬《冷战背景下的知识权力博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东方学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方学出现新变化的原因。
2023-11-24更新 | 280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大连长兴岛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战后,国际力量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决心以强大的综合国力和不断拓展的联盟体系遏制苏联的实力增长和势力扩张,冷战开启。冷战的持续可以视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相互之间不断强化对彼此的制衡的过程。在冷战的不同时期,美苏各有优势,但总体上美国更占主动,对苏联采取长期遏制攻势。苏联选择坚决抵制、刚性回击的政策。具体内容上,苏联通过主导塑造联盟战略支撑下的周边安全环境,制衡美国地缘围堵;着力推进意识形态主导下的制度斗争,防范美国渗透颠覆;全面投入核威慑条件下的军备竞赛,制衡美国战略优势;强势处置两极格局下的危机冲突,反制美国利益扩张。冷战时期苏联对美的战略制衡,是建立在军事实力相当的战略稳定基础之上的,维持了较长时期内“斗而不破”的战略制衡效果,确保冷战而非热战发生。但是,由于苏联战略制衡的目标与自身能力和资源储备长期处于不匹配状态,其战略制衡政策最终失败。

——摘编自韩增林《冷战时期苏联对美国战略制衡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对美国采取战略制衡措施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战略制衡思想实践的影响。
2023-08-3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高考历史押题卷(八)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最深刻的影响是改变了世界范围的力量对比,彻底打破了几个世纪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德、意因战败而退出争霸的舞台,英、法虽跻身战胜国之列,但付出了沉重代价,它们不仅没有像在一战中那样掠取到新的殖民地,连原有的殖民统治也岌岌可危。战后不久,冷战把欧洲推到了美苏对峙的前沿阵地,西欧国家凭借单个国家的力量不仅无力与美苏较量,连生存都成问题。西欧需要美国的经济援助,需要联合起来求生存、求发展。因此,经济复兴与联合成为欧洲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需要。

——摘编自姜南《浅析战后欧洲一体化理论》

材料二   从二战结束到1991年冷战结束之前,中国对东南亚的整体认知和外交实践被美苏两大阵营二元化。冷战结束后,中国对东南亚更加自觉的整体认知和外交实践快速兴起。从发展历程看,中国与东南亚的合作大致以东盟为基准,分为三个层次,即东盟、东盟以内和东盟以外。在此过程中,中国与东盟克服了种种地区合作的知行难题,形成知行共同体,在促进双方关系的基础上,优化了以东盟为中心的东南亚地区秩序。中国与东盟合作蕴含了双方进一步升级合作并优化地区秩序的新机遇,实现与东盟合作的升级,共同推进包容性地区秩序的构建。

——摘编自翟崑《克服知行矛盾:中国—东盟合作与地区秩序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欧洲实行联合发展策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欧洲相比,中国一东盟加强合作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023-08-29更新 | 13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高考历史押题卷(五)
9 . 20世纪70—80年代,许多发展中国家把加入不结盟运动看作独立自主的象征,有的国家声明“加入不结盟运动的目的在于确立主权地位”。由此可推知,不结盟运动(     
A.分化了资本主义阵营B.遏止了冷战加剧的态势
C.重构了世界政治格局D.具有反对霸权主义色彩
22-23高三下·河南·开学考试

10 . 在1982年波兰实行军管后,美国政府要求国际金融组织严格控制对波兰的贷款,阻挠波兰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迫使苏联为稳定波兰局势买单。同时,美国政府还利用苏东阵营内部的问题,推动“自由化”。美国这些做法(     

A.削弱了东欧国家的发展潜力B.造成苏联失去了对东欧国家的管控
C.说明美苏转变冷战斗争策略D.为欧洲一体化进程提供了有利条件
2023-08-12更新 | 192次组卷 | 6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1-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辽宁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