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3 道试题
1 . 1961年9月,第一次不结盟国家政府首脑会议召开,有25个国家出席。会议宣布根除殖民主义,发展经济并进行经贸合作,呼吁美苏两国首脑举行谈判,以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这说明(     
A.区域集团化趋势正逐步加强B.世界格局正逐渐向多极化发展
C.亚非拉国家开始反抗殖民统治D.不结盟运动壮大社会主义阵营
2023-09-18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2021-2022年高二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三)
2 . 下图是1947年美国人画的一幅漫画。与“?”处对应的正确选项是(     
   
A.斯大林体制B.北约的成立
C.华沙组织D.马歇尔计划
3 . 人类在20世纪为“非理性”付出过沉重的历史代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的纳粹化进程充满了国家及民众层面的非理性因素......在民众层面则是对强人领袖的迷信及抛弃良知的利益诉求。在这两个因素的合力作用下,一个原本政教发展在欧洲遥遥领先的国家最终却策动了战争,点燃了几乎殃及全世界的冲天烈焰。

——摘编自胡德坤、卢晓娜《二战前德国纳粹化的非理性因素分析》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前德国纳粹化进程中民众层面“非理性”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具体分析哪些现实因素导致了民众层面的“非理性”?

材料二   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东西方冷战把战时盟国彼此塑造成了非此即彼的安全威胁与敌人,在其背后体现了双方极强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并在塑造过程中注入了一些非理性色彩。德国问题本身也就演变成了握在各自手中用以对付对方的有效工具,围绕着德国问题的斗争也逐步成了东西方冷战的新中心。

——摘编自王帅《论战后德国分裂局面的形成(1941—1949》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德国成为东西方冷战“新中心”的表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你认为该如何构建“理性”的国际关系?
4 . 图中柱状高低代表了各国在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如果给该图加一个说明,合适的是(     
A.经济互助委员会成员国经济实力对比示意图
B.马歇尔计划受援国接受援助相对数量示意图
C.“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费开支数量对比图
D.世界反法西斯成员国军事实力对比示意图
5 . 下图所示是《20世纪的世界——百年历史回溯(下卷)》一书的目录(节选)。据此推断,第一章的名称最有可能是(     
第八编变化中的世界
第一章_____
第一节波兰:危机与变革
第二节匈牙利:历史的重负
第三节民主德国:渴望统—
......
第二章苏联的解体
第三章冷战后的东方世界
第四章冷战后的西方世界
A.美苏争霸B.北约东扩
C.西欧崛起D.东欧剧变
6 . 有学者认为,1945年春天,德国投降之时,战时同盟就解体了。曾经的伙伴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不断地放弃合作。此后,两个主要大国之间开始了一场哪一方都不肯屈服的竞赛,但是直到最终都避免了直接的武力对抗。“不肯屈服的竞赛”“避免了直接的武力对抗”所反映的国际格局特征是(     
A.西欧为中心B.一超多强C.多极化加强D.美苏两极对峙
2023-09-1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南太湖联盟高中2021-2022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调研检测历史试题(一)
7 . 美国等西方国家虽然抗议和谴责修建“柏林墙”,但并没有采取措施推倒它,实际上默认了它的存在。苏联没有阻止美军进入西柏林,同样默认了美军在西柏林的自由出入。这说明(     
A.德国分裂是美苏双方推动的结果B.修建“柏林墙”未触动美国利益
C.美军的自由出入说明德国未分裂D.“柏林墙”的修建维护了德国利益
8 . 1962年爆发的古巴导弹危机被认为是“人类存亡的最危险时刻,它险些酿成热核战争”。有学者评论道:“核战争对于大家都是危险的……肯尼迪总统宁愿做出某些让步以求达成谈判解决,也不愿意利用当时的压倒优势发动一场核战争。”下列关于该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
A.冷战的实质是核威慑力的竞争B.美国在冷战中处于劣势的地位
C.核战争的风险使美国保持一定克制D.美国的让步使危机得到了最终解除
2022·安徽黄山·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两极格局瓦解后,在西方的鼓动和支持下,乌克兰持续推动“脱俄入欧”进程,俄罗斯也积极拉拢其加入原苏联地缘政治空间范围。乌克兰在东西取向问题上俨然陷入了一场多边地缘政治博弈的“拉锯战”中。材料旨在说明(     
A.世界政治新秩序尚未确立B.冷战思维仍影响当今世界
C.欧洲一体化进程面临挑战D.发展中国家主权遭到破坏
2023-09-08更新 | 282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3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C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作为国际联盟首倡国,美国的拒绝加入给国际联盟造成了负面影响,极大地打击了支持国际联盟人士和国家的士气。国际联盟一共存在了20多年,对于国际秩序的维系以及对国际争端的解决基本上都是失败的。

——摘编自侯自强《从多边主义思想到国际制度建立》

材料二   二战全面爆发前,本来存在着许多有利于制止或延缓局部战争发展和升级的条件。世界有关大国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采取集体、果断和有力的措施,是可以把大战推迟或阻止于局部战争阶段的。然而就在这一关键时刻,英法美等西方大国却推行了一条纵容侵略、牺牲他人、乞求苟安的绥靖政策,延续了国际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对战局的演变起了加速剂的作用。

——摘编自孔庆茵《论国际体系与世界新秩序》

材料三   近几年来日本和欧美各界舆论围绕亚洲太平洋地区,热烈谈论“亚太的崛起”和“太平洋的挑战”。有人认为大西洋地区已趋衰落,欧洲中心主义的政治格局将为另一种力量所取代,太平洋地区将成为世界中心,断言“太平洋地区将发展成为支配世界经济的地区”,“未来是太平洋时代”,“人类的命运决定于太平洋”。

——摘编自伍贻康《“未来是太平洋时代”吗?浅谈世界经济的多极化趋势》(1985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国际联盟的宗旨,并分析国际联盟“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战争演变的角度,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特点,结合中国战场与欧洲战场的相关史实,说明绥靖政策是战争演变的“加速剂”。
(3)根据材料,结合二战后的人类历史,围绕国际格局的变化,写一篇小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